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如东县要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扎实推进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走出一条契合时代特点、具有如东特色的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名词释义】基层智治是实现市域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基石。打造全市统一的乡镇(街道)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建立健全“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智治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构建“扁平一体、条抓快统”的基层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模式、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发展实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彰显了人民本位、公平正义、社会善治的价值旨向。新时代实现治理现代化要以党建引领“社会化”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共治能力,以党建引领“法治化”提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以党建引领“智能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科技赋能,以党建引领“专业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下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基于历史、理论、制度的三重维度分析,总结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柘荣县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成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调动群众参与,推进多元共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有助于进一步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到基层治理实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5.
刘渊 《探索》2023,(1):102-11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面临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能力不高、农村文化治理和乡村规约治理成效不足、数字化治理能力匮乏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遵循“自治、法治、德治”的城乡治理内生要求,结合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以创新引领为重要抓手,构筑“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数字治理+创新治理”为内核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之路。基于此,以“协同治理力、规约治理力、文化治理力”强化“三治”融合,以数字治理力和创新治理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注重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初心使命和主体培育、制度机制和文化引领、数字乡村和特色推介、借智引智和学习培训等方面加强,进而从理念、能力、平台、环境和机制等层面有效促进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层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所在、重心所在、支撑所在。进入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政策议题和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上海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党建组织引领、价值引领、“四治”引领、路径引领等方面总结了上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探究提升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旨在为上海更好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势必要求基层治理实现现代化.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着放权赋能未能充分落实、治理主体责任义务不明确、现代科技利用不充分等难题,因此,应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全面治理,完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运行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  相似文献   

8.
周建立 《前线》2023,(11):70-73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朝阳区建外街道党工委在市委领导和区委带领下,以楼域主体为基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秉持平台化工作理念,从体系贯通、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党群协同、资源共享5方面发力,探索打造“楼域共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楼宇聚集区治理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陆园园 《前线》2022,(9):79-82
回天地区治理是推进实现北京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场域和内容,用大数据管理回天地区至关重要,加快推进回天地区城市大脑建设势在必行。“回天大脑”的探索秉承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已搭建起工作雏形,但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杭州市把城市大脑作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总抓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推进“回天大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回天大脑”建设重在依托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打造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直达的丰富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数字赋能、协同创新、整体智治。  相似文献   

10.
承德市双滦区聚焦城市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精准施策,逐渐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相融合的“1+5”基层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新路径。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基。  相似文献   

11.
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已成为当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共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举措。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化对社区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变革逻辑,通过分析社区治理结构类型,厘清了社区的治理目标、治理方法及治理主体角色和功能关系的互适。以杭州市余杭区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为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的能力、动力、制度的变革机制,提出数字化改革促进社区治理的组织优化和功能更新的现实路径,应优化治理结构,夯实社区网格治理基础;拓展治理功能,构建社区现代化整体“智治”体系;加强治理协同,形成社区多元联动治理格局;完善制度供给,探索社区治理的标准建设,以期实现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24,(15):44-45
<正>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贵州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治理主体之间有效协调,使治理更精准、高效,进而推动整体智治,努力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由“治”向“智”转变。数智赋治,推动社会治理向现代化迈进。贵州获批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试点,政务服务标准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治理、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探索“数治”新范式下城乡基层协同治理对于国家层面的社会治理意义重大。当前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治理机制不顺、治理主体单一、治理平台混乱及制度保障不力等治理难题。随着全域“数治”的发展,城乡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借助“数治”新范式,从多层级协同架构“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体制、多元化协同重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主体、多数据协同搭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平台、多制度协同打造“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保障、多指标协同构建“数治”新范式下的城乡基层治理考核体系,从而实现以数治化撬动城乡基层协同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再造。  相似文献   

14.
正临沂市兰山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枫桥经验兰山红"为基层社会治理主题,以弘扬和践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为主线,以网格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支撑,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法治保障、坚持德治铸魂、夯实自治根基、完善智治支撑、共建共治格局,为创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既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中,政治领导力能够起到统领作用,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思想引领力能够凝聚共识,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群众组织力能够推动事业发展,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社会号召力能够汇聚力量,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这“四力”构成了有机统一整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传播党的倡议、落实党的决议、领导基层治理、凝聚动员群众、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理顺基层社会治理中“多中心治理”与“再中心化”的关系,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各方活力,发挥多元资源优势,需要以“五治融合”为牵引,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抓细法治保障关键点,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以“五治”促“共治”,打造出具有兵团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有效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研究立足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紧盯基层工作中的堵点、痛点,由下而上“破”难点,将“五治融合”的成功经验与当前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让基层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创造既充满活力又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雪梅  杨嘉莹 《前线》2023,(10):76-79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模型,形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民服务机制,围绕街区更新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价值引领,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街道社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基层治理围着问题转”的服务格局,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8.
徐果  李有学 《学习论坛》2024,(2):101-107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红色物业”是党的组织体系嵌入和党员个体嵌入的创新载体,是党建和物业的有机结合。研究发现,在党建引领H市Y街道“红色物业”实践样态中,组织体系的嵌入改变了物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使其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发挥政治导向的作用;党员个体的嵌入主要着眼于发挥个体的再组织化和服务作用,在实践中全方位实现“红色物业”与党的领导在治理结构上的良性互动。嵌入视域下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须从打造“嵌入式”基层党建、形塑“网格式”互动结构、构建“红色”思维、建立“融合式”资源平台等方面持续探索和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最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社区治理应科学运用“五治融合”模式,以政治引领社区治理方向,以自治激发社区群众治理活力,以法治营造公平正义的社区治理环境,以德治厚植社区治理的道德底蕴,以智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从而发挥“五治”的最大合力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先锋》2023,(4):58-59
<正>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部署,武侯区针对社区供需对接不畅、治理主体单一、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多元协同共治,构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反哺”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圈。坚持组织强基,构建多元共治一线堡垒。一是重心下移,建强组织体系。一体推进网格党建“三建一管”、小区党建“四有一化”建设,成立一般网格党组织584个、专属网格党组织222个、微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882个,选优配强专职网格员、微网格长6629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