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观辨证的内涵包括3个层次,即应用现代实验技术,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在辨证微观化的实践过程中,微观与宏观并非等价,微观现象难以逆推宏观证候。微观辨证必须有独特的证型分类,必须有对应的论治方药。微观辨证论治体系一旦形成,微观辨证将会成为中医诊断学中的第9种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3.
改 革开 放 以 来 ,县 级 地 方 党委 的 工 作 在 不断 的 探 索 和 实 策 措 施 ,规 范 经 济 秩 序 ,营 造 良 好 的 经 济 发 展 环 境 ;四 是 对 县践中 ,积 累了 丰富 的 实际 经 验,有 力 地 保 证 了党 的 路 线 方针 政 域内 重大 经 济管 理 活 动实 施 全 过 程监 督 和 指 导, 保 证 政 府在策的 全面 贯 彻和 国家 政 策 法 规的 执 行 , 积 极推 进 了 国 民经 济 经济 管理 过 程中 的 正 确性 和 依 法 行政 并 取 得 实效 ; 五 是 选好建设 和各 项…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张志秋医师,年近八旬,行医、任教五十余载,学验丰富,善用攻下,临证应用大黄尤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本文仅举述点滴,以飨读者。 大黄素有“将军”之称,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明代张景岳推其为“良将”。在临床上张老甚为赏用。他指出:“《伤寒论》,《金匮要略》有30个方用到大黄,可见古人应用之广,对于寒、热、虚、实之证均可配伍治病。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在谈说论辩实践中都特别重视推类思维方法的运用。他们对类和推类的认识体现了儒家的推类理论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学派相比,儒家的推类主要是推"仁"、推"爱"的推理,是用来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和主张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国际私法的性质,即国际私法究应属于国际法还是国内法的问题,历来的争论和分歧均着眼于对国际私法规范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缺陷在于就事论事而看不到相关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本文作者从法理学的宏观角度,先从"国内法"论者观点的方法缺陷入手,进而对国际私法性质的判定标准和国际私法的目的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可靠的逻辑推证,由此得出结论:国际私法应当是国际法性质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7.
对本证与反证的界定,我国学界是从单纯的证据分类学的视角进行的.然而这种分类方式却存在着重大的理论上的缺陷,即其所能包括的证据数量过窄,只能在直接证据中进行再次分类等,这显然违背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的证据分类原则.本证和反证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证明学领域,所以对本证与反证全面而准确的界定应该是从证明学和证据学同时着手进行.与此相关的间接反证理论中所凸现的仍然是具体的提供证据责任,而非证明责任,所以反证方当事人对间接事实负担证明责任的提法是有瑕疵的.在有相反证据推翻不同种类的推定时,应该根据客观证明责任是否转移而使用反面证明和反证,单纯使用反证一词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抛弃圆滑     
搬运工往往喜欢推圆石头,因为它顺从听话,推起来省劲。轻轻一推便滚得又快又远;而他不喜欢推有棱角的石头,因为那些带棱角的石头任性执拗,需要用力不停地翻转才能慢慢滚动。  相似文献   

9.
《正骨心法要旨》是清代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将正骨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认为手法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关键,骨折复位后选择适当的器具进行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且固定后应定期随访复查.损伤后辨证用药,内外兼治可促进损伤的修复和骨折的愈合.内伤之证应专从血论,宗败血必归于肝的理论,在活血祛瘀的同时,要注意养肝血、疏肝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典型个案的裁判结果反映出了刑事裁判思维形式化的倾向。如何形成全新裁判方法,防范化解刑事审判风险,值得深入研究。在法哲学领域,拉德布鲁赫提出了"法的安定性优先,当与正义之间的矛盾不能容忍时,要向正义屈服"的辩证思考公式,其蕴含的"价值相对主义"哲学理念为破解此类谜题带来了启发。该公式映射到裁判思维之中,表现为:实证规范初步优先-机械适用导致冲突-价值判断结论初定-法律解释回溯证成-书面论证形成裁判。这一过程要求法官以法的安定性优先,置身伦理情境检视个案结论与主流价值是否冲突;若冲突达到"不能容忍"门槛,应通过价值判断方法形成初步结论;然后全面提取事实要素、寻找规范实质解释,进行诠释学意义的循环,直到结论正当性得到验证;最后回到三段论的逻辑,经过说理论证形成裁判文书。  相似文献   

11.
"一证通"制度,是以《换押提讯提解证》"一证"代替以往的提讯证、提解证、换押证"三证",使对被羁押对象的提讯、提解、换押及刑事诉讼程序、各诉讼环节时限均在《换押提讯提解证》中加以体现的工作制度.试行"一证通"制度,对预防超期羁押、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提高诉讼质量和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侦讯用证问题在现有侦讯教材中的论述存在诸多不足。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和侦讯实际出发,应在侦讯对策用谋的辩证性中研究侦讯用证的对立统一性。以正面用证和侧面用证、明示用证和暗示用证为例,应该重视侦讯用证技巧定义的准确性;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混杂用证和单独用证为例,用证技巧应该源于侦讯活动的实际;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补充用证和事前用证、演化用证和原貌用证、点滴用证和包围用证为例,应从辩证用谋的角度去研究侦讯用证的技巧性。总之,提高用证效能,有赖于侦讯用证技巧的组合与谋略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线人作为给侦查机关提供侦查线索或者情报信息的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否享有拒证特权,享有何种拒证特权,各国立法有不同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不同做法。在全面厘清线人和拒证特权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全面阐述了拒证特权的保护对象,线人是否享有拒证特权,线人享有何种拒证特权等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立法对拒证特权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并对我国线人的拒证特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探究。方法 基于2 9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运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描述性统计、隐结构及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判断潜在证型,为提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提供依据。结果 纳入的2 907份病历记录中涉及43个证型,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痰热蕴肺证(52%)、痰湿阻肺证(25.5%)、肺气阴两虚证(9.1%)、痰瘀阻肺证(7.8%)、肺脾气虚证(7.1%)、肺肾气虚证(6.6%);共记录有219个症状,将出现频次>30次的67个症状作为显变量,综合聚类成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共8个证候;对频次>60次的52个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兼外感证、阴虚内热兼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脾气虚证、兼证络伤咳血证共10个证候。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两次的证型共有8个,即可认定为支气管扩张症常见证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8个常见的证型为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也开始了新的探索。近年来,一些村党支部在换届选举中实行“两推一选”,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与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一、“两推一选”增强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 “两推一选”的基本做法是:在村党支部班子换届选举中,采取公开报名、公开答辩、公开竞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pS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 运用SPSS 26.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纳入346例pSS患者,筛选出43个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5个公因子,最终归纳为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血瘀证、痰湿阻肺证、阴虚湿热证、阴虚热毒证6个证型;通过因子得分对346例患者进行辨证,得到证候分布频率依次是阴虚内热证(30.92%)、气阴两虚证(24.57%)、阴虚血瘀证(13.01%)、痰湿阻肺证(12.72%)、阴虚湿热证(11.85%)、阴虚热毒证(6.94%)。结论 pSS常见证型按分布频率大小排列依次是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血瘀证、痰湿阻肺证、阴虚湿热证、阴虚热毒证。  相似文献   

17.
案侦的取证与用证相互渗透,选择取证时机与用证推理都是有条件的。考量选择性取证用证之利弊,辨析其合理性与违理性、合法性与违法性,以及它们与司法效益和冤错疑刑案的关系。以冤错疑刑案为镜,在其选证用证中,本应用证排除嫌疑的,却选择了认定嫌疑;本应用证指向另一嫌疑的,却选择了伪装现场等说辞。这些排除与认定,都将案侦司法活动引入了歧途。而错误性选证用证造成的疑罪案件,更没有使当事人获得正义。虽然选择性组织证据体系,是还原案件事实的必然途径,但是案侦应在尽可能全面收集证据材料的基础上选用证据。在选证用证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标准取舍案件材料,在案侦司法人员的考量中,除了业务能力,公正执法的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赋予证人一定条件下的拒证权是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立法欠缺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证人拒证的立法例,设立拒证权制度的法律理念,并为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总结谋划好改革工作,对做好明年和今后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发挥好改革先导性作用,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拒证行为刑事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拒证行为的刑事立法依据是①拒证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当罚性;②拒证行为刑事立法的法典依据.完善诉讼法中的证人作证制度有三个方面①明确证人资格;②规定拒证免责权;③确立强制作证制度.拒证行为犯罪化包括①拒证罪的犯罪客体;②拒证罪的客观方面;③拒证罪的主体;④拒证罪的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