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部曾在我国上映的日本电影名叫《啊,野麦岭》。影片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资本家疯狂摧残虐待工人的令人发指的罪恶。现今,在湖北某地乌龙泉镇,‘野麦岭’竟然恐怖还魂……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有一部名为《啊!野麦岭》的日本电影曾风靡世界。影片以一群打工女饱受资本家残酷压榨的辛酸史,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社会特征和本质。  相似文献   

3.
《友声》2014,(2):10-10
<正>今天,在尊敬的习近平主席及众多外国贵宾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迎来了60华诞,我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对于邀请日本代表团出席此次盛会,并且在高朋满座当中,给我这个致辞的机会,我感到万分荣幸。20世纪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是世界大战不断的时代。日本在那个巨大的时代旋涡中,给中国的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日本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并下决心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我国接触到文化史领域是"五四"时期。那个时代,随着西学 东渐,不少欧美和日本的文化史专著被翻译介绍到中国,这一现 实对我国学者研究文化史是一个推动。而20世纪前半期兴起的 文化论争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史这一新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至20 世纪40年代,文化史研究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文化 史专著。以文化史振奋民族精神,成为这一时期许多学者研究文 化史的目的所在。在此我们试图对这一时期的研究状况作一梳 理,以便更好地了解文化史研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6,(4):62-63
中国制造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要和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去比较,而不能一味和美国比。美国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领先了我们整整半个世纪。我们今天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期比较更合理。这样就会发现,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在电子行业的创新无与伦比,但中国应该有信心能做得比日本还好。首先,我们的增长速度会超日本;其次我国资本市场比日本发展得更好。日本资本市场很糟,80年代日本股市疯涨,90年代初却崩盘了,之后就再  相似文献   

6.
读者表达     
跨越世纪的中山情怀福建曾昭辉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大多与那个时代紧密结合,但是他追求改革创新、博爱行仁与天下为公的精神对年轻人而言,仍然是最佳的学习典  相似文献   

7.
时代与歌声     
舒展 《北京观察》2008,(3):60-61
一个时代总会产生代表那个时代氛围和主导思潮的歌声。三十年代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徐悲鸿建议,由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而成为《国歌》的。这首歌曾激起了全民同仇敌忾的抗日态势,中国人在21世纪照样敢于唱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自信自强的全民呐喊,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已  相似文献   

8.
杨洁  姜凌 《前沿》2011,(18):165-167
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思想启蒙的发展和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为16世纪中叶日本第一次和西欧文化接触提供了契机。葡萄牙带来了枪支和制造枪支的技术,促成了日本形成步枪队,给日本的武士团和城池的建筑结构等带来了重大变革。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基督教传教士的到来,他们试图将西欧文化移植到日本,并以西方的修辞语言、几何、音乐和天文为主,伴随着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医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传授到日本。虽然这种接触在17世纪初就由于日本转而实行锁国政策发生改变,但是作为日本与西欧文化的第一次接触,其过程和影响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183;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183;一五“又每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大多与那个时代紧密结合,但是他追求改革创新、博爱行仁与天下为公的精神对年轻人而言,仍然是最佳的学习典范。正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赋予了他长远的眼光,在那个年代,他就提出建立三峡大坝、修建高原铁路和港口,读及此处,我不得不为先生的洞见折服。贵刊6月号拿出这么大篇幅的版面报道这个世纪伟人,我觉得非常具有独特的眼光,也着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一战争时期,我在故乡沂蒙山学唱了好多歌曲,有一首只能哼唱的,我觉得是半拉歌,这就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自从那个来了哎日本鬼,家家那个户户哎遭了殃!”没有料到这个曲调后  相似文献   

12.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一五”又临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记得上个世纪之末我出访过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对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圣。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自然资源将不再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拥有自然资源不再是致富的保障。日本自然资源短缺也富了,阿根廷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却富不起来。这是因为资源、资本的竞争时代已逐步为科学技术竞争时代所代替。实施科技兴国战  相似文献   

14.
步入20世纪,上海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上海社会处于转型期,上海同乡组织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现代性的同乡会能够为同乡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变得强势,但传统的会馆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它继续履行其服务功能.这反映了那个时代新旧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真实记录了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大事要事"的应对和处理;书信中涉及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周围人物悲欢、世态炎凉及其当时的社会动向、思  相似文献   

16.
清明寄哀思     
石丽芳 《传承》2007,(12):38-39
清明节是祖母的节日,这个节日跟祖母一样,散发着过往的岁月沉甸甸的香味,属于那个消逝了的时代。那个时代,我还没有这般萧索,偶尔,心情会抽出嫩绿的新芽。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批判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揭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始终在争论中不断凸显其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面对科学技术的新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其时代性、民族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可以坚定地说,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引领现时代的科学真理。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六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吕万和同志的《历史研究也要跟上时代》一文,读罢,颇有同感。古往今来,史学研究都是与一定时代紧密联系的。换言之,史学家们的著述都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之产物,同时又都为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服务。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体的事例。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时代,面对“世道衰微,邪说暴行并作,臣弑其君者有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不同的时代总是赋予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历史使命。科学史告诉我们,每一门科学的诞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完成那个时代在科学上的历史使命的结果。 今天的时代已赋予人大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缔造“人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能否完成这项历史使命?如何完成这项历史使命?本刊特此郑重邀请一批对人大理论研究有造诣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存活在人们记忆中的美好时代,至今依然彰显着特殊的魅力。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追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梦想,那是一个堪称高举理想主义的文化启蒙时代。而音乐,则因为其易于传播、受众面广等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启蒙利器,不断地以其韧性与人性,突破禁区、直达内心,唤醒了每个人对生活、美好、自由的向往。【爱上“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