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计 《政府法制》2005,(19):10-11,13
作为现代民主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主权在民“要求立法必须充分尊重、吸纳和体现民意,这一点勿容置疑.但是,民意本身是个过于宏大的概念,不同的民众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复杂、散乱的民意往往很难考量,而且可能冲击、破坏立法所要求的理性和平衡.因此,尽管在目前的情势下,呼吁、推动民意更广更深地介入立法仍是当务之急,但如何科学评估民意,如何有效预防民意的负效应,也是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阿计 《中国律师》2005,(11):19-20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此前,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已经在中国立法进程中烙下日趋鲜明的民意痕迹、显出日益强大的民意力量:2003年春天至初夏,公众对孙志刚事件的口诛笔伐,直接促成国务院废止了有侵犯人权之嫌的行政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2004年5月《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后,有关事故责任认定的条款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质疑和批评,推动北京等地通过征求市民意见、召开立法听证会等手段,出台了更具民意基础的地方交通法规;再晚些时…  相似文献   

3.
伟民 《法治与社会》2009,(10):26-27
近年来,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已成为公共话题和学界显学.再往前追溯,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已经在中国立法进程中烙下日趋鲜明的民意痕迹、显出日益强大的民意力量:2003年春天至初夏,公众对孙志刚事件的口诛笔伐,直接促成国务院废止了有侵犯人权之嫌的行政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2004年5月<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后,有关事故责任认定的条款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质疑和批评,推动北京等地通过征求市民意见、召开立法听证会等手段,出台了更具民意基础的地方交通法规;再晚些时候,一些城市试图制定限制乞讨的地方法规的立法计划,由于民间声音的强烈反弹而纷纷搁浅……  相似文献   

4.
民意,作为非政府社会公众对于公共事务或现象的一种表达,随着社会言论自由的发展程度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问题的决策中。近年来,其在法律范畴上对于法律制定和判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可否认,它对于犯罪有一种抑制作用,对于审判也有着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民意的表达,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但是,民意的缺陷我们不能忽视,理性的处理民意在当今的刑事案件中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民意在现今的审判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但民间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伦理道德、舆论引导和专家意见等。刑事审判中必须考虑到民意中的合理因素,但在民意话语与司法话语相互角力的情况下,司法应当牢牢掌握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司法要通过审判活动,引导民意,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理性与激情是律师职业风格的两个重要特征。在我看来,刑事辩护律师在这两个特征上应该有更突出的表现,这是由刑事辩护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我之所以明确反对在司法活动中一般性地考虑民意,至少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在技术层面,所谓多数人的情感或称"民意",其实是很难被法庭准确获取的。例如,在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中,法庭当庭作出民意测验,但这是否合理?旁听审判者都是什么人?他们的意见能否代表民意?实际上,在司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机制去发现"民意"。第二,作为旁观者和局外人,普通公众对一个案件发表看法的时候,总是要预设一些案件事实,比如说,"彭宇明明没撞人,法院却判他赔偿,真没天理!"、"吴英案不就是个民间借贷吗?居然判死刑!"等,而法律人则恰恰需要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的认  相似文献   

8.
冀放 《中国司法》2012,(6):100-103
一 对于“民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民众的意愿”。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民”字被赋予了一种天然的正当性,凡是与“民”字连用的词,如“民生”、“民主”、“民权”、“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等似乎也一并“继承”了这种不言自明的正当性。对这一正当性的任何质疑都会被本能地抗拒和下意识地排斥。  相似文献   

9.
徐礼鹏 《法制与经济》2013,(6):41-42,45
现代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意对法院刑事判决的影响不可避免。在此我们有必要厘清民意与刑事裁量权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把握好理性民众的合理诉求,使民意对刑事裁量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67岁,按理说早该进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了。但我总觉得自己的心"远"不起来,"偏"不起来。我依然如年轻时那样激情如火,以记者的身份,不息地奔忙在政法宣传口子上。工作的部门从公安转到检察,采访的范围遍及全国。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我的身影,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来自第一线的"火热达达滚"的"原生态"信息转化为文字传递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自从近代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废除死刑的思想之后,西方刑法学家,思想家便开始围绕死刑展开了长达200余年,至今仍无休止的死刑存废之争,而在东方,随着中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理论界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而在民间,废除死刑的观点却惹来了一片反对之声,本文旨在从民众的法律意识,中国的法律传统与刑罚功能的实现等角度来试分析民意对于废除死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众法制意识的觉醒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和对抗日益凸显,如何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坚守法律至上原则的同时,充分尊重融合民意,实现民意与司法的契合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难题。本文以案件审理为切入点,通过对司法裁判中民意内涵进行探究,对司法裁判中民意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司法回应民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属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民意对司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了解司法与民意的对立、统一性,分析司法与民意冲突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部分改善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建议。本文想突出的观点是:在正视司法与民意存在冲突的同时,应尽量去追寻他们之间的平衡点,拉近司法与民意的距离,使它们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阿计 《政府法制》2006,(7):8-12
"《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之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立法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行政强制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入一审程序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向媒体介绍立法情况时,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控权"行政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康宝奇 《中国审判》2009,(11):56-57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司法工作者应分析国家发展大局、社会主义司法性质、法官职业特质、社会矛盾纠纷及传统文化特点,解放思想,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和世界各国现代司法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结合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弘扬人民司法的光荣传统,构建科学理性的民意沟通机制,使法律协调地走人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司法过程中民意不能作为裁判的规范性依据,但民意对于法律解释和漏洞补充具有重要价值。法官应当依据法律而非民意裁判案件,但可透过适当考量民意以使判决契合公众预期。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司法判决自身的缺陷、职业思维与大众思维之间的抵牾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司法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等原因,使得司法判决市场遭遇民意的质疑与批判,司法机构可通过适当考量民意来化解司法与民意难题,法官考量民意时应对民意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汲取民意的合理成分,进而做出合法公平的判决。  相似文献   

17.
童心 《当代法学》2011,(3):136-141
基于理论层面的执行权性质、法院复合性功能等宏观视角,在当今中国,执行机构设在法院更具合理性.从执行权能、执行异议审查处理等中观考量,执行局内设执行实施机构和执行裁决机构,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在微观上,执行机构自身要以统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配置为切入点,管案、管事、管人,建立体现执行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执行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理性对待刑事司法过程中的民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作为一项司法政策,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最高境界.为实现这一目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必须关注民意.民意对刑事司法过程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司法机关应该理性对待民意.具体来说,刑事司法既要独立于民意,又要倾听、引导民意,及时回应民意.为此,应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民意发现机制,同时规范媒体的报道,提升公众整体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律师目前的地位不算很高,但还算是叫人羡慕的职业。我从网上看到一篇名为“理想女友的职业排行榜”的文章,女律师榜上有名并名列前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可以感觉到别人有意无意对我们流露出的羡慕和尊敬。毋庸置疑,我们所选择的这个职业,对广大女性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也正是基于她的魅力和吸引。  相似文献   

20.
范晓燕 《法制与社会》2011,(31):289-29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网络民意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尤为青睐司法这一话题,无论是“药家鑫交通肇事捅人案”,还是“李昌奎奸杀少女摔死男童案”,都无不体现着网络民意对重大刑事案件的关注。究其特点,可发现均是民意在网络上率先爆发,随后在社会上形成滔天民意,似乎极力将司法理性逼入狭窄的胡同。如何在现有法律制度下,将别事个案中处于紧张关系的网络民意与司法理性予以衡平,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网络民意与司法理性的博弈与衡平进行分析,以缓解两者间之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