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传小品     
阿·诺贝尔:仁慈的医生本当在他哇哇坠地之时就结束他痛苦的生命。 主要优点:不沾光讨便宜,不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主要缺点:终身未结婚,脾气暴躁,消化不良。 唯一的希望:不要让人活埋。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是瑞典的科学家。他生于一八三三年,卒于一八九六年。他生前因发明硝化甘油烈性炸药,获得了很大一笔财产。但诺贝尔身后无人,他表示每年要以奖金“分给前一年内替人类带来最大福利的人”。根据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将他遗产的一部分共九百二十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每年约二十万美元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种奖金,一九六八年增设经济学奖金。一九○一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十二月十日颁发。每一种奖金可以发给一个人,也可以由二、三人分得。评定各类奖金设有专门的机构:物理、化学、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金由斯德哥尔  相似文献   

3.
亲人     
她和他,相识在一个文学聚会上.那个如花的年龄,如诗的季节.少年总是充满激情,他们一起吟诵彼此的诗句.内心说不出的亢奋.分别后,他们依然诗书来往,情义渐深.他轻轻告诉她:他爱她!尽管他的家庭很穷困.但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女子,为爱情她可以舍弃一切.她毅然选择了与他结婚.她相信爱情和文学能给她带来一切,财富,幸福.  相似文献   

4.
美国曾有个名叫詹姆斯·凯得的矿工。他生于1879年,死于1949年,一辈子没结婚,没有亲属。他生活极简朴,达到了吝啬的地步。他吸烟,买5美分一支的雪茄.点燃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吸.他认为大口吸烟是一种浪费。他喜欢嚼口香糖.因此备有一个小铁盒.把嚼过的口香糖吐到小盒里,以备再嚼。年近七旬.他已积攒了2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他在遗嘱中写道:给他办葬礼可花掉100元.其余的钱用于研究人的灵魂离开肉体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情景.并把这种情景拍摄、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知道,以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之名设立的“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和经济学6个方面的最高奖,而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还是一位十分重视教育的科学家。他说过:“曾及教育就是普及繁荣。”我省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为教育的普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勤奋工作,他们真切感到——  相似文献   

6.
詹蒙 《今日广西》2007,(3):53-55
丈夫有了“婚外情” 我结婚两年了,丈夫胡伟光是大连市高校的一位老师,我们的婚姻平淡却美满。我的父亲是经商的,我是他们的独生女。他们并不满意我的婚姻,说他与我的条件相差得太远:父母从小离异,他的妈妈靠开小卖店含辛菇苦地把他送上了大学。结婚没有房子,还要养活自己的母亲。但第一次见面,他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时候,他就把他家里的情况如实地跟我说了。他说,如果女方不能接受他的母亲,他绝对不会结婚。就凭这句话,我就决定跟定了他。结婚的房子是我父母准备的。结婚两年来,他对我父母毕恭毕敬,但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他决定考研究生,但是两次都差几分而落榜。我发现两次落榜的打击对丈夫实在是太大了。这一年来,他跟我的交流越来越少,而沉湎于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有一次,他竟忘记了去给我妈妈拜寿的时间,害得我在公交车站傻等了一个小时。最可气的是,他的手机没电了,也不知道充电。家里电话线也被拔掉了。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富人目空一切,拥有财富使他丧失了理智,似乎人间一切快乐都属他所有,财富成为一切价值的标准,而且还幻想金钱可以买到一切……"陈忠孝无疑是一位大款,一位富翁。而他和他的常平集团艰苦创业、兴工致富的事迹在壶关县、在长治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3,(10):4-4
小保:我在一企业某生产岗位已经工作20年.算得上一个老职工了。我的门下最近又带了一个徒弟,徒弟姓张,某大学毕业,来我岗不足一年。最近他要和他身居外地的女朋友旅行结婚。按照规定,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相似文献   

9.
《广东民政》2010,(4):64-64
跟男友恋爱一年,今年打算结婚了。他比我大3岁,独生子,他家人都希望我们早点结婚,我也是想有个停靠的港湾,就答应了。我们感情挺好的,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有些纠结。  相似文献   

10.
一位普通的基层干部,一旦“挪”到“扶贫干部”的岗位上,他就变得不普通了。——他为帮助山村脱贫,典当了自家的住房,变卖了儿子结婚用的房屋,自己几近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1.
《前沿》1994,(3)
诺贝尔和他的遗嘱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于斯德哥尔摩。1850至1854年在美国学习,1854至1859年在俄国彼得堡学习,并随其父从事化学试验工作。回国后开始研究炸药。1866至1867年,他与其父一道研制成功了信号雷管和地雷,并...  相似文献   

12.
黄娟 《人民论坛》2013,(7):206-207
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财富思想。他主张追求财富是人之所欲,应当予以顺应和满足,但要以义取之。在财富分配问题上,他将财富的合理范围界定在社会阶层的等级线上,形成了中庸式的财富阶层说,构建了禄随位、位随德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财富的消费问题上,主张以礼节用、善藏其余。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8,(7):128-128
林先生——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副总,刚度好假回来的他让人感觉春风扑面,神清气爽,“这次是为纪念我与太太结婚二十周年,多亏了建行钻石信用卡了。”原来林先生早与太太约好了今年的结婚纪念日,要带太太去巴黎看大型歌剧。可是前段时间因为林先生工作太忙,眼看结婚纪念日在即却因工作满档,无法抽空去订机票、酒店及巴黎歌剧院的票,当时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相似文献   

14.
<正>诺贝尔是瑞典人。他15岁开始旅游世界,足迹遍及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等地。在周游各国之际,他认识到炸药在军事和工业上的重要性,同时学到了关于化学和化学工艺方面的丰富知识,从1862年起开始研究炸药。1846年,意大利科学家索布雷罗(1812—1888)把有机物无水甘油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得到了硝化甘油,这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受到轻微震动就会发生猛烈爆炸。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比过去的黑火药大得多,但是在运输、贮存和使用方面很不安全。诺贝尔着手改进用硝化甘油作原料的炸药,实验时曾多次发生爆炸,他的  相似文献   

15.
性问答     
1.与他为什么不同步? 我今年35岁,丈夫比我大三岁,结婚12年。刚结婚时,周围人都说男女差3岁最般配。但是在性生活方面,我的感受并非如此。刚结婚时,丈夫对我的要求特别强烈,每次都很主动,要求也频繁,有点应付不了的感觉。可是,这两三年开始,他的热情不知到哪儿去了,我却感到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强。有时,我会主动给他一些暗示,但他好象根本没有察觉,似乎忘了夫妻之间还有这回事。是结婚的时间太长吗,还是他开  相似文献   

16.
在茫茫鄂西北山区,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 15岁结婚, 16岁入党。他把一生都奉 献 给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17.
坐堂感言:最近,一个朋友问我,他该不该离婚。我问他,在婚姻中发生了什么?他说,现在和太太老是争吵,经常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一旦争吵起来,变闹得不可开交。因为朋友年龄和我相仿,我便问他,你结婚几年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8,(7)
林先生——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副总,刚度好假回来的他让人感觉春风扑面,神清气爽,"这次是为纪念我与太太结婚二十周年,多亏了建行钻石信用卡了。"原来林先生早与太太约好了今年的结婚纪念日,要带太太去巴黎看大型歌剧。可是前段时间因为林先生工作太忙,眼看结婚纪念日在即却因工作满档,无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7,(12):26-28
他是一个民工。为打工赚钱,几乎走遍了中国。因为长期两地分居,他结婚,离婚,再婚,却还是两地分居。他追讨被拖欠的工资,为120元的打工钱花了1000元的诉讼费。他加入了NGO组织,在帮助进城的农民兄弟。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尽管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取决于他赚了多少钱,但拥有大量财富的人,总是会受到人们的羡慕与敬重。如果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不但远超普通人群,甚至到了富可敌国的地位,恐怕即便他不想声名显赫,不想举足轻重,也由不得他了。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前,彼时的世界首富,却没有因他所拥有的巨额财富而获得必要的尊严与荣誉。不仅大小官员不时勒索他、挤兑他,就连一般的草根民众,也人云亦云地诅咒他是汉奸、卖国贼--虽然背地里人们说起他的海量财富时,几乎都是两眼发光的“羡慕嫉妒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