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4,(12):6
正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打造跨省合作示范区6月12日至13日,自治区主席陈武再次来到梧州考察调研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他强调,作为两广经济一体化和引领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行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已获两省区政府正式批复实施。接下来,要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突出其跨省合作园区、产业转移园区和特殊地形地貌的特点,扬长避短,将试验区建设成为跨省合作示范区、东部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图为自治区主席陈武在李家庄码头详细询问码头建设及运营情况,强调必须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梧州发挥地域优势,推动粤桂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4,(12):6-6
6月12日至13日,自治区主席陈武再次来到梧州考察调研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他强调,作为两广经济一体化和引领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行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已获两省区政府正式批复实施。接下来,要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3.
区内视点     
正共同推动粤桂黔合作迈上新台阶10月9日,以"合作、互动、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暨广西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柳州举行。粤桂黔高铁沿线13市(州)签署《共同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行动计划》,携手实施合作试验区引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场一体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0,(7):22-22
通过5—10年综合配套改革,衢州要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突出打造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产业四大产业群,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努力把衢州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低碳经济试验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和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正冬日的梧州,气温骤降,寒意袭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记者走进试验区的江南片区,只见塔吊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栋栋"穿"着绿色"外衣"的建筑不断"长高"。"这几年,试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逐渐驶入了快车道。"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经济促进局副部长吴哲说,2015年他来试验区时还是一片荒山野岭,连山路都没有一条。经过三四年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超 《当代广西》2013,(8):41-4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日新月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风生水起,粤桂合作应时而生,并从共识走向实践。肇庆梧州作为粤桂两省区山水相连的城市,借机发挥东联西引的区位优势,在粤桂合作中先行先试。在此背景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点土成金",破茧而出。作为珠三角的重要腹地,梧州要融入粤桂合作大潮,就要从思想上勤思善谋,从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4,(1):11-11
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地和“双特”政策效应持续发酵的东风,临港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蓝图已绘定。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成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地”;  相似文献   

8.
潘义勇 《桂海论丛》2004,20(1):66-68
文章阐述了加强粤桂琼经济合作 ,建设华南经济强区的客观必然性 :指出制约粤桂琼三地经济合作的障碍与原因 ,提出发展粤桂琼三地经济合作的若干建议 ,即确立合作的原则 ;建立三地合作的机构作为三地政府、经济部门及企业的交流合作的对话与提供服务平台 ;三地既竞争又合作 ,以合作促进竞争 ,以竞争促进全方位的合作 ;建立区域合作的规则及区间合作的优惠政策 ,促进区间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房伟 《群众》2020,(6):12-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自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信部于2019年5月在上海启动建设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科技部于2019年9月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10月公布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首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可以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创新发展深水区。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领区先行区,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欧阳万坤 《政策》2012,(1):45-48
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筑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四基地一枢纽"。几年来,全省上下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抢抓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积极应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陈宪 《人民论坛》2023,(21):22-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亦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持未来产业的领先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未来产业的不断试错与培育为基石。  相似文献   

12.
低碳转型中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自强 《湖湘论坛》2010,23(5):33-38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目标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可以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信息等五个产业方向中有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在引导社会消费,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梧州肇庆两市交界处,广西广东合力画了一个"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就此诞生。探索跨省合作新模式,打造东西部合作典范,形成珠江-西江经济带新的增长极,共建西江流域和谐生态区,叠加的政策使试验区良机多多。目前,试验区基础设施还在完善当中,但各种制度创新已在酝酿,粤桂双方正进行深度对接,试验区前景引人憧憬……  相似文献   

14.
<正>【"48条"看点】从4月20日起,对全区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平均降低6.34分/每千瓦时。从5月1日起,对全区所有工商业用电户,暂停征收临时电力价格调节基金(1分/千瓦时)。先行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推进用电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至2015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或季度销售额、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含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营  相似文献   

15.
<正>防城港海工装备制造项目(一期)完成投资2.4亿元,实现年度计划的29.98%;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百矿集团煤电铝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自备电厂工程预计7月底点火发电;广西玲珑轮胎一期项目在柳州汽车城投产,将推动汽车城配套产业的无缝链接……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区项目建设勇挑稳增长的"大梁",拉动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加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放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创新载体建设效应,发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培育和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根据《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中共安徽省委、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21)
<正>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建设,既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交给佛山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佛山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佛山,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令这个城市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18.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引导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滨海新区作为带动我国区域发展的"第三经济增长极",承担着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神圣使命,必须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5-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7月5日-6日在京举行。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鲁政发[2017]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7年3月9日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