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工说,他有一颗关心职工群众的爱心;党员说,他有一颗爱岗敬业的恒心.第七师一二八团二连党支部书记刘鹏把一个个后进连队转变成了团场先进单位.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年,他却得到连队职工的一致好评.2017年,刘鹏获得七师"五好职工"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2020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党支部书记;2021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
<正>他的名字叫党道山,意思是“党的道路稳如大山”。2015年4月,党道山在十四师二二四团火了,他出门能被各个连队的职工认出来。原因是他被兵团电视台采访了,上电视了。党道山是二连资格最老的班长,最老的党员。二二四团始建于2004年,他是第一批职工。他从2004年开始担任班长。12年来,他见证了团场的发展变化,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5年春节前,开展团拜会活动,大部分职工都回内  相似文献   

3.
马义军是农十二师西山农场蔬菜站的一个回族职工。1991年蔬菜站刚开始成立,他们一家人响应农场号召,由农场畜牧队搬迁到蔬菜站,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如今,他已是老蔬菜种植户了,可是他从不摆老资格,与周围的邻里职工,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同志都相处得很融洽,只要有人求教于他,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把生产技术传授给别人。2002年他与本站汉族职工合作,尝试了彩色辣椒的种植,获得了成功;2003年他又与本站汉族职工辛增峰合作,进行食用仙人掌的种植,市场销路十分好;2004年他又积极推广春桃、圣女果等新品种的种植,为本站职工增收拓宽了思路。马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五师八十六团十连,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职工:他是连队承包大户,每年种植收入超过10万元;他又是农机大亨,农机作业上万亩;他还是企业老板,年利润上百万元,是什么样的农垦职工如此的"任性"呢?这位与众不同的农垦人就是该团十连职工李超敬。1989年,21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安徽阜阳来到八十六团种地。刚开始种地的前三年,由于他缺乏经验,连年亏损,但  相似文献   

5.
<正>他在农业生产一线默默耕耘,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体会着基层劳动者的辛苦,不断在成长着;他热爱这块土地,辛勤劳作,自我发展,短短几年,已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农业种植"土专家";他不计个人得失,帮扶职工,垫付资金30余万元,带领10余户职工走出连队,发展域外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目标;他修炼自身能力,强身健体,只想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就是十师一八二团十二连工会主席王瑞锋。2002年,王瑞锋从河南来到新疆,  相似文献   

6.
王群州曾经是二二二团修造厂的技术员兼副厂长,现在已经76岁了,几十年来,他为修造厂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职工们都清楚他是修造厂的"技术"权威.他的点点滴滴都给职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年代初期,修造厂只是一个仅有30多名员工的车间,工种也只有铁工和木工.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就连各连队的东方红、轮式拖拉机都要到阜康大修厂才能大修,十分不便.自从60年代中期,王群州担任技术员兼副厂长以后,他大胆探索、革新、创造,把自己精湛的技术全部发挥出来,逐渐使车间发展壮大,到了70年代各单位的车辆大修尽数被王群州招揽过来,有时间王群州还亲自主修,搞得满身是油,由于他能吃苦耐劳、技术又好,深得职工拥戴.  相似文献   

7.
<正>赵银江是二师三十三团二连党支部书记,他担任基层连队主要领导已有16年,和他共事过的干部和职工每次提起他总会赞不绝口。2012年,赵银江到二连担任连长,当时的二连用老职工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是在赵银江的领导下,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连队就变得井井有条,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成为职工群众心目中最敬佩、最可靠的优秀领导。也是在这一年,他和二连唯一的一户维  相似文献   

8.
老李其实并不老,才50多岁,可全矿职工都这样叫他,这充满了浓浓的敬意和爱意.当工会主席4年多,他无怨无悔地为职工、家属们的大小事奔走着.他就是昌平矿业公司104煤焦厂的工会主席李兰见.自从来矿工作至今,他先后干过采煤、掘进、运输、带班等工种,对职工的苦累有着深刻的体会与理解.2007年,李兰见经过煤焦厂职工选举,以百分之九十九的选票当选了工会主席,同时兼任保管员及煤炭销售等工作,他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全矿的职工信任他,敬重他,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咱们每个职工就是一个细胞,构成了工会组织这个大家庭,家就要有家的样子,家和万事兴,如果家都不和,如何把全部的精力用干矿山工作.  相似文献   

9.
他带头种植桃树,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桃园面积,年纯收入55万元;他帮助其他职工建桃园、传经验,还建议四十一团草湖镇成立果树生产合作社,解决果品销售问题,帮助困难职工脱贫……他就是自治区劳动模范、四十一团草湖镇七连职工李永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一师五团党委、工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促进全团种、养业的迅速发展,为职工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优惠政策是职工发展庭院经济的“吸引力” 几年来,五团党委为职工发展庭院经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主要的优惠政策:1.团行政拨款80万元,团工会出资20万元,筹集自营经济发展基金100万元;2.新开荒的小农场,7年免收土地使用费,8-15年减半征收,15年后按熟地标准收;3.面积100亩以上的开发性  相似文献   

11.
他是名承包土地的连队职工,吃苦能干;他12年如一日细心地照看瘫痪在床的妻子,无怨无悔;他成了连队职工群众争相学习的楷模,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他是七师一二四团三连职工钟振祥。今年48岁的钟振祥,由于长期操劳,显得比常人苍老了许多。夫妻俩曾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俩人是从小学上到初中  相似文献   

12.
<正>每天早晨天还没亮透,在味香源快餐店里就挤满了吃早餐的人,店里热气腾腾,生意火爆。经营这家店的主人是一师十二团二十九连职工梁维富。他在连队还种有42亩棉花和20余亩枣园。2013年,善于经营的梁维富响应团里鼓励职工发展创业的号召,与儿子一起在职工创业园区的一条街搞起了餐饮服务,开起了  相似文献   

13.
阴凯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是山西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30年党派他参加中国工会代表团,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国后担任新组建的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14.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15.
<正>曹庆是农六师奇台农场一一○社区二连职工,今年41岁。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讲信用守合同,每年都认真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及时上缴各项费用。在连队领导眼中他是一个讲信用、重品行的好同志;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他是公认的值得信赖的"信用客户";在职工心中他是一个守信之人。诚信为本,厚德载物。曹庆真诚待人,不仅受到各方认  相似文献   

16.
<正>丁俊是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一连职工,2003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农场不到6年的时间,靠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辛勤付出,2009年他纯收入达到5.8万元,成为农场有名的青年致富能手。2001年,西山农牧场在连队中实行"两费自理"政策,农产品自主销售,职工承包土  相似文献   

17.
劳模的心声     
今年49岁的巴依夫是农十师一八九团三连的一名哈萨克族职工,由于他有着丰富的饲养经验和认真负责、勇于吃苦的精神,赢得了连队领导和职工同志们的信任和好评。 1999年,一八九团将牲畜作价归户,他亳不犹豫地出资2.5万元,买下了他承包的171只羊和羊舍,从此开始发展他的家庭养殖业。2001年,他饲养的羊只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医学专家,吴太元心系病人;作为万县市中心医院院长,吴太元心系职工。病人和职工,成为他心中装着的两上“上帝” 1992年,奉节县一位5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生命垂危。县医院的紧急救援电话打来,为万县市中心医院的发展日夜操劳的吴太元连夜赶赴奉节。一下船,他便急  相似文献   

19.
<正>现年37岁的胡居道是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园艺一连职工,或许是从小就憋了一股子要出人头地、走上致富路的倔劲,17岁的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1990年胡居道开始跟着别人做提篮小卖的水果生意,勤劳、聪明又不怕吃苦的他经过几年摔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选择发展水果批发  相似文献   

20.
倘若你来到独山县东峰锑矿,想见见党总支书记李光伟,那么,请你到职工宿舍、矿井深处去找他.因为他时时和职工在一起:上下班和职工一起挤乘大客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