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楚 《法制博览》2010,(2):21-21
狼好不好色,没人考证,但是自从把色与狼二字联系在一起后。这种沉默而凶狠的动物就成了花花男人的代名词。大约是狼喜欢跟踪的特性让人联想到。女人上街遇到尾随的男人,就会在心里惊呼:狼!再遇到尾随且有行动者,就可以确定:色狼。  相似文献   

2.
张鸣 《法制博览》2009,(2):26-26
眼下,写动物很流行。最具明星相的是狼,其次是狗,不是一般的狗,那种据说比狼还凶的狗——藏獒。只是,虽然号称跟这些动物生活过,写出来的狼和狗,其实都是拟人的动物,把人的某些属性注入到动物的躯壳里,本质上跟迪斯尼的玩意,米老鼠、唐老鸭、三只小猪之类,没太大区别,无非是借动物说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黄毓璜 《法制博览》2010,(10):70-71
小时候,读那篇就世界级著名童话改写的关于“狼来了”的课文,知道了说谎会有些严重后果,也深深同情那个孩子的不幸:估计其年龄跟自己相仿,我正天天背起书包上学校呢,他却已经担当起了牧羊人的差事。那个“狼来了”的诳语。或许缘于难耐山上的孤独寂寞,或许出于孩子们通常会有的好奇心理,或许竟不过是害怕狼会突然袭击过来——就是一种发自自我保护和责任意识的几度“演练”也未可知。稍后,又读到一个关于“烽火台”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09,(21):26-27
大凡政治家都善于生“病”,每当他们在政治上失意或大权旁落时便要“病”上一场,当然这要“病”得技巧,“病”得让人防不胜防,而养病者则以“病”来韬光养晦,保存实力,伺机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5.
张翔  王联合 《国际展望》2023,(2):37-56+159
“逆向搭便车”指同盟内实力较强的成员在内部竞争条件下,通过减少防卫投入以刺激较弱成员大幅提高自身防卫支出的现象。美国利用亚太盟友在“自主—安全”交易与非对称相互依赖中的脆弱性,以政策鞭策而非削减盟友防卫支出实现对后者的“逆向搭便车”。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因盟主霸权透支与盟友“搭便车”而缺乏凝聚力。当前,在对华战略竞争加剧与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的背景下,美国迫切需要重振亚太同盟体系以共同应对所谓挑战。为提高亚太盟友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意愿,美国着手调整同盟义务,提升同盟军事合作水平;突破“轴辐”结构限制,与亚太盟友共同打造众多“印太”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鼓励亚太盟友发挥各自相对优势,积极参与地区公共产品供应。美国对其亚太同盟的“逆向搭便车”基于同盟权力的非对称性,因而对于弥合同盟分歧成效有限。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政策和行动依然对中国国家安全与未来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6):72-73
颁奖词: 从公益的角度来说,“女童保护”或许并没有太多创新的模式,也没有像“免费午餐”那样撬动了庞大的政府资源,但她们始终以温柔的力量传播常识,在安全失守的社会秩序中,关怀赢弱、抚慰伤痕。  相似文献   

7.
高雷 《法制博览》2013,(10):284
目前动物保护的立法得到在很多国家的普遍认同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动物福利保护的立法体系。而在我国,此方面立法相对缺乏,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动物保护在法律面前显得苍白,而由此也造成国内动物受虐待、国际贸易受阻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我国动物立法现状的分析,结合已有的动物保护立法的不足,提出今后在动物立法过程中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犯罪的智能性与大学法制教育的改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竟然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狗熊,使五头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消息引起广大群众强烈气愤和震惊,一时成为新闻焦点,一个冲破千军万马进入了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深造的大学生,本来应该有着美好前途,却由于用硫酸伤害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坐进了“班房”,毁了自己。这显然是一起十分令人痛心的事件,更加引起人们关注“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犯罪问题——。(一)尽管我国大学生犯罪率一直是低的,但涉罪范围、性质及其危害与社会其他人…  相似文献   

9.
太原工务段工会坚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工夫,实实在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树立“关爱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手中,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称赞。  相似文献   

10.
距离     
禾禾 《法制博览》2010,(2):31-31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的开周之君大多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雄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一位雄主,但他偏偏喜欢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一个“上管天文,下管地理,中间管空气”的主儿。他不仅对官场控制得风雨不透,而且对臣民的衣食住行“悉心关怀”,甚至对臣民的家务事都“具体过问”,把中国的“圈养”式牧民之术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1.
广义而言,“土地”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我确定我就是那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猎物是我嘴里的羔羊”仿佛变成了这个转型时代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12.
沙皇和衬衫     
有个沙皇病了,他说:“谁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把一半国家分给他。” 所有的贤明之士都来了,研究怎样治好沙皇的病。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有一个聪明人说,他能治好沙皇的病。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衬衫脱下来给沙皇穿上,沙皇的病就能好。”  相似文献   

13.
陈彧 《南风窗》2014,(19):79-81
“舞蹈表现的是对文化的一种热爱,一种认定。你都不热爱它,把它弄得支离破碎,不停肢解它,使它丧失了文化的纯粹性,还有什么美可言?原生态的歌舞要保有它的纯粹性,它来源于人的本质,对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以保障青少年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具体操作措施的总称。目前我国实行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种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反映了青少年刑事程序中对青少年人权特殊保障这样一种重要价值。人权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任何人与生俱来,包括青少年。由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和成年人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他们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弱,对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实现自己权利的认识较为模糊,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也缺乏深刻的理解,但改过自新的机会较之成年犯罪人却要大得多,因此社会与法律应该予以青少年的人权以特殊的保护。各种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对青少年人权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第49条第1敖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强调了国家对于青少年的特殊关怀。类似的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法定代理人可以到场”,第34条“指定辩护”,第152条“不公开审理”,这些规定都针对青少年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了特殊的待遇,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实现青少年的诉讼权利,更是为了保障青少年的人权而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律师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郭从友 《工会博览》2004,(11):43-45
在北京五建公司,一提起封志德,熟悉他的过去的老人儿自然会想起那个善于在绿茵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的“黑子”;现在,人们看到是那个在工地上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创“连续五年工程不断档,建设工程个个都是局样板工程或局优质工程”的36~#项目部经理的“黑封”。人们之所以把“黑子”的称谓改称为“黑封”,这也  相似文献   

16.
在第10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邮政公司各基层工会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大兴局工会三项活动庆“三八”.一是把法律法规送到基层.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鼓励广大妇女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并在全局倡导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风气.二是把温暖关怀送到女工心坎.向全局女职工发放了55度水杯,表达了局工会的祝福和关怀.三是3月底开展女职工素质课堂,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引导女职工关爱自我、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做乐观自信、身心健康的女人.  相似文献   

17.
筱琥 《法制博览》2011,(14):5-5
齐王给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想把她嫁给当地一个屠夫。屠夫听后,非但没有受宠若惊,反倒连连摆手说:“哎呀,不行啊。我身体有病,不能娶妻。”  相似文献   

18.
齐宇璇 《法制博览》2024,(6):136-138
随着民众保护伴侣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伴侣动物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伴侣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乃大势所趋。本文从我国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现状出发,分析伴侣动物保护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伴侣动物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今天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看到一间专为心理干预而设的“新起点”爱心谈话室,暖色调的墙面、装饰画和精致小巧的家具用品都传达出一种“温馨”信号,一名未成年人在此与心理咨询师一番长谈后说:“把心里话讲出来后感觉好多了。”这次心理干预,是长宁区检察院首创的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矫护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读者观点     
《南风窗》2003,(3)
岁末年终,“年终关怀”(旧称“送温暖”)频现荧屏。笔者曾担任厂办主任,下岗之后又当了一年的摄影记者,对“温暖”感受甚深—虽然不乏动人温馨的场面,但更多的显得造作,令人心酸。笔者曾在的那家工厂尚未倒闭之时,年年遭遇领导“借花献佛”式的“关怀”。上级出面不出钱,工厂缈怕再困难,这些钱也得自己掏。慰问人员一般都是接近下班时间才来慰问的,走马观花孔川也慰问一番之后,正好是吃饭时闻,厂里不但要关怀他们一顿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