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部分保守派政客和学者将和平发展的中国设定为新的战略对手,即使是中国军事力量的正常发展也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学者、“中国问题专家”,一贯宣扬中国威胁论。他在2006年4月号的《国际武装力量杂志》上撰文声称,中国正在建立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潜艇舰队,对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刊刊载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改,标题及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下半年后,中国在外交战略上逐渐用“和平发展”取代以前的“和平崛起”.美国部分研究者对中国该战略产生的背景、战略内容、实施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积极作用都作了较系统而客观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可取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当今美国政府理性制定对华政策并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对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本国“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资助的独立研究小组在2003年5月22日发布的报告。在众多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报告中,这份报告的观点显得有些特别。报告认为中美现有的军事实力至少差距20年,因此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起码现在不是。本刊特编发此文,但并不代表本刊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仅供有关专业学者参考以使读者了解美国对华研究的另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更是受到境外学者包括日本学者的关注。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教授大木一训发表于日文杂志《经济》2 0 0 4年第1 1期上的《如何看待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评价。现将其主要观点编译如下,以供国内学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于2006年1月8日由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发布,作者是美国保守派学者理查德·费舍尔。报告对2005年期间中国军方的一些动向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正在加紧建造或改造航空母舰,并可能利用已有旧航母进行反航母作战的演练,丰富和完善中国海军反航母作战的理论。本刊刊载此文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对中国道路的现状、发展、问题和未来进行了新一轮的深入研析。学者们从各自的经验和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道路的关系、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及其影响、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等问题。因立场和看问题的方法等存在不同,虽然随着中美交流的增多拓展了美国学者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视野和认识,但这些观点实际上仍然带有不少固有的偏见、刻意的扭曲甚至是恶意的攻击。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内部也在不断变化和变动,甚至出现了两极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关于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军可能的干预,既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也是美国战略及军事学者十分关心的课题,对于美军可能的介入方式、时机与后果,美国学者从各种专业背景与动机出发,做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的预测。本文依据美国兰德公司报告《确保进入重要战略地区:发展长期战略》第四章"太平洋战区:中国大陆与台湾兵棋推演"编译,反映了美国最权威的战略智库兰德公司在有关问题上的最新观点。本刊并非同意其观点或证实有关数据,仅供国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如何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怎样看待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掌握并正确认识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对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其中的多数看法和观点比较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  相似文献   

9.
俄刊《远东事务》2006年第1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可夫.伯杰撰写的文章《中美学者眼中的中国大战略》。文章考察了中美学者关于中国大战略的一些重要论述和观点。在美国学者中,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是“深谋远虑”的战略,这是基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弱小,但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必将采取更加“独断的立场”;另一些美国学者则认为中国的大战略只是对特定外部环境的反应,只具有策略性的特征,因此反对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而中国学者在看待此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与美国学者有着本质不同。现将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0.
美刊《外交事务》2008年1-2月号刊登了美国学者约翰·桑顿题为《任重而道远——展望中国民主》的文章。作者从选举、司法体系与监督三方面对中国目前的政治民主发展进行了分析,肯定了中国的进步,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文章的分析是从西方的视角展开的,有其偏颇之处,但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仍有可借鉴之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对中国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既包括普通学者,也包括美国国会、思想库和调研机构等。美国学者对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手段作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评估,还对中国、美国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等。总结和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学者对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及其实现手段和未来前景的解读,这些解读主要依据中共中央相关文献资料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观点比较合理,对于我们切实、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无启示和裨益,而有些看法则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需要加以分析和辨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编译自美国《大西洋月刊》2005年6月号。本文作者系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也是数年来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大力鼓吹者。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势,美国部分右翼战略学者出于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思维,总是一再翻新中国军事威胁的论调。他们把中国的崛起与十九世纪德国的崛起不加比较地盲目相提并论,从而得出中国将威胁美国利益的结论。由于近年来中美关系在诸多领域有很大改善,两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体认,但此文还是在美国及大洋两岸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热心中美友好的学者纷纷撰文批驳作者的论调。本刊不同意原文作者的观点和结论,为让更多国际关系专业工作者和中国公众了解美国右翼人士的冷战思维,本刊特编译发表此文,请广大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由于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努力和共识,两国关系正沿着战略协作的轨道发展。但是,美国国内部分人士出于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思维,总是一再挑起"中国威胁论"的言论风暴,试图干扰中美关系的发展。最近,美国《空中力量》季刊发表文章声称中国正在建设进攻型空军,将严重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甚至呼吁五角大楼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本刊刊发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加强了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既有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环境治理的举措及成效,也有学者渲染并夸大中国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更多学者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回应民众的环境诉求等方面提出治理建议。关注美国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既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环境治理,又有助于增强中国在相关国际议题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德国(原西德)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评介,这是笔者在德国学习时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在德国学习西方政治学的研究者,笔者花费了一定时间,查阅了大量论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德文专著及文献资料,走访了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德国学者。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德国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学者及其理论观点和学术著作,并对此进行了一些个人评论。主要观点有些德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历时十年的革命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全民教育,来建立一个新的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经济和…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一向是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的素材。美国部分媒体、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长期以来不断对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妖魔化的宣传,他们认为中国将要建设一个足以威胁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导弹力量。2006年12月,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发表的由迈克尔·蔡斯撰写的“学术论文”就是这种妖魔化宣传的典型。蔡斯是美国防务集团公司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的研究员,他认为,解放军二炮部队正在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装备,发展作战理论,加强训练。目的是在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摧毁台军的核心作战力量并遏制美军的介入。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本刊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里夫·德里克教授现任职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他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及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其代表作有《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德里克教授是美国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性人物、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的权威学者。在本文中,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对雷默先生提出的“北京共识”进行了批判性讨论,并就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认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应该抛弃民族经济的一体化、自主发展、政治和经济的主权以及社会平等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甚嚣尘上之势,解放军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技术发展都被美国保守派人士作为宣扬中国威胁世界安全的论据。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学者,他依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以及大量未经证实的消息评估了进口武器和技术引进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外国技术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杠杆作用。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弗里德里昂·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地区安全架构与多边主义”国际研讨会于6月21—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的30多位外交及安全政策问题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刊现将与会的部分中方学者的观点摘要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