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风云迭起、动荡加剧,成为朝核危机的又一场续曲.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朝核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冷战、爆发、升级和僵持固化四个阶段.朝核问题是冷战遗产、安全保障和朝鲜国家发展战略三位一体的宏大工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朝鲜依然愿意选择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让步.但从长远看,朝鲜核战略已经明显呈现双轨化倾向.未来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将受朝核问题的发展、美国的对朝政策、朝鲜国内政局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等要素的重要影响.中国与朝鲜半岛利益攸关,在朝鲜半岛新一轮危机到来之前应该调整好外交政策,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2.
朝核问题是中国外交在东北亚面临的重大挑战,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重大战略利益。关于朝核问题久拖未决的原因,中国学术界看法不一,总结起来分为四种观点:合作失败说、朝鲜自身责任说、美国责任说、中国责任说。围绕中国如何对待朝鲜,学界也分为三种观点:有限度支持、朝鲜优先、与朝鲜切割。中国学者对于朝核问题的争论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去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国家利益、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中国、日益加剧的中美安全竞争。  相似文献   

3.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将朝核问题列为非常重要的外交议题,短期内采取了多项单边、双边和多边政策行动.美国对朝核问题的紧迫程度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全方位加大对朝施压力度、以压促谈.美国认定中国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核心角色,试图诱压并举争取中国支持美国对朝政策.围绕朝核问题的博弈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朝核问题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一是朝鲜在压力之下回归谈判,朝鲜核导能力发展阶段性停摆;二是朝核僵局延续,朝鲜在重压之下成功拥核;三是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危机事态或者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4.
朝核问题的跌宕起伏引起了世人的普遍不安,从博弈论角度看,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仅有朝美两方的博弈,引发战争的可能性较大。但朝核问题的解决实际要受到相关大国尤其是中国在东北亚战略取向的制约,美中双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处于协调型互动博弈中。因此,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朝核问题形势与以前多次发生的曲折反复有所不同,朝鲜核战略已调整为拥核自保。除朝鲜战略思考外,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缺乏明确目标和战略紧迫感,也是造成危机升级的重要原因。恢复对话需要新的基础和起点。地区格局能否避免进一步失衡、美国能否做积极战略调整、朝鲜内部局势能否保持稳定,将决定朝核问题能否走出危局,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002年 10月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方会谈”以及 3次“六方会谈”的成功召开把朝核问题纳入到一个多边框架下解决,对于这个重大成果,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尽管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了其他国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朝核问题的发展过程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作用也受到很大局限。  相似文献   

7.
《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第二期刊登了汪慕恒同志的《泰国经济发展战略》一文。该文分四个部份:一、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二、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阶段,三、八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四、展望。如所周知,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章,应该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原有状况、所实行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及其作用和效果,作全面的评价、分析和论证。可惜该文并没有这样做,尤其对战略措施的实施、作  相似文献   

8.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现实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核问题六方第四轮会谈发表《共同声明》,标志着六方会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朝鲜半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大国之间矛盾冲突造成的。六方会谈的现实意义在于努力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以及在朝鲜半岛建立永久和平机制过程中带动地区关系的改善和格局的调整。六方会谈未来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进行核试爆,并以明确的语言宣布已经成为"有核国家",引起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以及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重要变化。这标志着朝核问题进入了"后朝核阶段"。朝核问题存在着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拥核现实化、朝核问题长期化三种可能前景,对六方会谈和东北亚安全合作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朝核问题折冲反复,难以解决。要理解进而解决朝核问题,需要抓住其核心逻辑。冷战后东北亚权力结构的失衡是朝核问题的深层动力,战略诉求冲突和利益博弈是朝核问题的症结表现。各方的逻辑相左与政策僵化致使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多边主义和积极引导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框架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朝核问题已呈现长期化趋势 ,为在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新框架方面抢得先机 ,美、日、韩等国相应做出政策调整。美国加大了“谈”、“压”的力度 ,但尚未将朝鲜作为战略打击的主要对象。日本对朝政策向右摇摆 ,并寻求在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框架方面发挥独自影响。韩国努力增加美韩联盟的平等色彩 ,谋求在解决朝核问题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抓住朝核问题 ,推动建立东北亚“多极”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中国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郭锐 《东北亚研究》2006,(1):21-24,30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已举行了五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的签署,为解决朝核问题确立了发展基线和方案框架。从深层次看,美朝核危机折射出两国在民族文化的源流、形成和结构上的大相径庭,这是造成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僵持化”甚至“迟滞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民族文化角度而言,消除这一安全症结的关键是培植“共有理念”。解决朝核问题不能急于寻求突破,而应首先确立会谈的发展方向,稳步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对朝核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现实主义对朝核问题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从认同和观念的概念出发,可以看到朝美关系实质上处于一种霍布斯文化状态,这决定了朝核问题的困境之所在.本文指出改变美朝之间霍布斯式的文化建构,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朝核问题实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朝鲜核能力评估入手,通过对其战略动机的分析,探讨朝核问题的实质和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朝鲜核计划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的战略谋划,1994年的《框架协议》是在朝方具有了一定的"存在威慑"效应下实行大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克林顿政府务实政策的产物;而2002年以后朝核问题的升级与恶化则主要是布什政府强硬对朝政策的恶果。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将主要取决于美朝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北亚战略格局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葛汉文 《东北亚论坛》2019,28(1):116-126
特朗普就任以来,在朝核问题上以"极限施压与接触"取代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对朝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美国分阶段、有重点、同时亦极其灵活地运用军事威胁、经济施压、言语挑衅和外交劝服等多重手段,推动了半岛安全形势的新发展。特朗普对朝政策调整,无论是直接发出战争威胁,或是与朝鲜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均源自一种简单化思维,体现出对所谓"战略不确定性"的极度运用,可以看作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存在战略遏阻中国的考虑。"极限施压与接触"战略并不足以决定性改变朝核问题的实质,更勿论破除半岛安全的根本症结。半岛形势很可能再次回到外交角力与多方博弈、周期性的"紧张和缓和"循环当中。中国需在深入分析把握美国对朝、半岛和对华政策逻辑、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中国相关政策的优先次序及时间和空间节点,助力实现半岛形势的总体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六方会谈机制是以朝核问题为基本议题的多边主义机制。自2003年启动以来,它缓解了第二次朝核危机,推动了各方共识的达成和落实行动的展开,对国际和平、地区安全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均具积极意义。六方会谈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各方利益分歧和互信缺失,特别是美朝之间的战略博弈,阻碍了朝核问题的解决;二是会谈机制约束力弱、制度化程度低,无法保障承诺的落实甚至机制本身的运转。六方会谈机制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东北亚安全环境的变化、美朝之间战略意图的博弈和与会六方的态度。尽管人们对它能否真正解决朝核问题心存疑虑,但朝核六方会谈的存在和运行仍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朝核局势在2007年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然而2008年伊始又陷入僵局,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朝核问题上,目前唯“六方会谈”是实现外交与政治解决的最佳形式。中国将进一步通过“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危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朝核问题也是中美战略合作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日本虽然不是朝核问题的主要当事国,但却是对朝核问题最为敏感、最为关注的国家.自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启动以来,朝核问题始终与谈判的进程"相伴相随",并业已成为影响这一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日本看来,朝核问题不但是对本国安全的严重挑战,同时又是直接参与东北亚安全事务、进而实现其"政治大国化"战略的机遇.为此,日本极为关注朝核危机的发展趋势,试图把"绑架、安保、建交"三大课题"捆绑解决",使得原本就困难重重的朝鲜半岛无核化之路又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显然,正确认识日朝关系发展的症结,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日朝双方在朝核问题上博弈的本质,也有助于最终实现半岛无核化和日朝邦交正常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自独立以来的朝鲜半岛政策大体历经了亲南疏北和北南并重两个基本阶段。俄半岛政策的调整是与其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紧密相联的:独立之初奉行的是“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调整为东西并重的“双头鹰”外交战略。俄罗斯所推行的半岛政策的目标在于,通过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促进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积极参与朝核问题的解决,彰显其政治大国地位,寻求恢复昔日之荣光。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的亚洲政策初显其“灵巧外交”的轮廓,即在坚持基本战略的前提下,注重加强与新兴力量的关系,通过加强对话合作来增加美国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力。然而,极有可能陷入复杂甚至是危险僵局的朝核问题正在考验着美国新政府的亚洲政策。朝核问题不仅反映美朝关系的战略瓶颈,而且受到与朝核问题的变化有着重要相关利益的日、韩的牵制.还要受到美国内一些政治势力的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