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我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望获得有关它的种种答案,我更是经常被记者们“索要”这道题的答案。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在别人眼里,提到幸福,总觉得两个指标很重要,一个是利,还有一个就是名。但在我的幸福观里,既没有对“利”的计较,也没有对“名”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程昊 《世纪桥》2010,(7):31-33
中共"骄傲问题"存在于党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从毛泽东倡导学习《甲申三百年祭》,正式提出这一问题,到"高饶事件"的发生及解决,中共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两个务必"和"民主新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总结出的两条历史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要发动人民群众起来监督党和政府,这一经验对于当前的执政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要最终解决这一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最近,人们热议“尖”、“卡”、“斌”、“赢”这几个字,说是悟透了你就可以潇洒走一回。 “尖”者,是说做人能大能小也。人生在世,诸多身份的混合体,因时而变至关重要。俗话说得好,既能当“爷”,也能当“孙”,既能当“大人”,也能当“小人(平民)”,所谓能屈能伸,能高能低,能贵能贱。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中国及亚洲的侵略持回避甚至否定态度,时至今日仍在继续。本文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对这一研究成果作详细考证。同时也谈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 ;是一次重新寻找民族自强道路的爱国运动 ;是一次呼唤“人的解放”的启蒙运动 ;是一次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大旗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一次力图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与世界潮流接轨 ,实现“人”的近代化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9):96-98
不知从啥时候起,人们一提到“艺术”一词,常常与“玩”这个字联系在一块儿。好像艺术真的就是“玩”出来的。其实呢,快乐大叔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种调侃。说“玩”往往有自谦和自嘲的成分在其中,换句话说,既然我只是个“玩”艺术的人,不管是琴棋书画也好,吹拉弹唱也罢,水平哪怕再拿不出手,一个“玩”字也就都给化解掉了。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和“两个基础”的重要观点。“两个先锋队”的科学概括.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从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实际出发来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吉同 《党建》2009,(8):51-51
前几天,我的一位在某局任“一把手”的同学,从外地“考察”归来享受了一番接风盛宴。他不无痛苦地说:“接风的入太多了,这酒让人喝得受不了,肠胃都变成下水道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三支两军”这一决定的最主要动因是支持“革命左派”全面夺权。在当时的情况下,军队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威和力量,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对军队自身建设和军政、军民关系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宜完全用解放军的“三大任务”、“三队”思想来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在2002年9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张荣生写的、题目很长的文章:《珍惜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历史——论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该杂志的编辑在此文的“摘要”中,把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观点概括成这样一句话:“‘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史、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年浩劫’这一寓意抹杀一切的不准确表述,不宜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名词。”我认为.这篇文章所谈的内容,不仅是一个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涉及政治的重要问题,必须认真地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群职场精英,拥有不俗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当“衣食无忧”已经不能注脚他们对“小康”的理解,那什么才是他们眼中的“小康”呢?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5,(23):4-4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一奋斗目标特别引人注目。“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具体地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其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有四个面相,也是四个构成性问题:返本、继承、超越和批判。此四个问题合理的解决理路当分别是:把返本与开新统统纳入大文化视野以及人类精神的当代走向之中,呈现一组相对比较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立足于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并联系普遍的中华民族心理,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中提炼出超越应用哲学和自给自足哲学的哲学问题来丰富发展马哲;超越问题已将马哲定位在世界哲学的架构里,因此不应局限在形态创新层面,而更应致力于对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智慧;中西马科对话才是更加合理的批判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同时发散繁衍这四个问题并渐次收敛趋同之,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生成,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更具解释力(包括政治解释力和科学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马工程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陆华 《唯实》2009,(5):25-28
黑格尔在构建其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法哲学原理》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世界精神”这一理念,旨在寻求一种能够调解国与国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石;而20世纪末最早由宗教界人士提出,并迅速得以广泛传播的“全球伦理”亦在试图构建一种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框架。两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的善”,都在寻求人类未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义 《广东党史》2004,(4):55-56
一次,与友人谈及某一繁琐数字问题时,我说,正如北京的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孰知友君是现职小学高级教师,他说,现已数清了,总共501只,有教科书为证。于是,我曾着意地翻了一下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开卷首篇就是《卢沟桥的狮子》。其末段讲述“卢沟桥事变”。正是由于这件事,文末有句结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4,(1)
"大跃进"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钢铁作为当时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强弱的主要标志,"大炼钢铁"运动理所当然成了大跃进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其违背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大炼钢铁"运动注定是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报刊及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对苏州地区的"大炼钢铁"运动的道路、方法、结果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管中窥豹,丰富这一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秦德君 《廉政瞭望》2010,(13):70-70
领导场上是两种人,一种是“大领导”,一种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和“小”,并不以职位高低论——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则是大领导。这主要指人不同的格局气象。  相似文献   

19.
5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 2011,满载“十一五”的喜人成就,满怀“十二五”的美好憧憬,中国“再出发”。 这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这5年,在中国的记忆里却是狂涛巨澜。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9,(2):30-30
何谓感冒?感冒也称伤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见病。然而,在中国,“感冒”一词的源头却并不在杏林医家,即使遍查古代医书典籍,恐怕也找不到“感冒”这个词汇。原来,“感冒”这一词条的发明与流行,竞是始于古代的官场,也可以说“感冒”一词是被古代官员请假给“请”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