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莉 《思想工作》2006,(2):44-44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孩子怎么会面有菜色?“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孩子上的这叫什么幼儿园啊?”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幼儿园里正在搞一个为期3天的“要饭”课,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整个幼儿园里,只有少数几个孩…  相似文献   

2.
野山 《观察与思考》2006,(20):38-39
<正>孩子未婚同居,父母准备好了吗?刘女士的儿子已成年就业,为了给他多一点空间和自由,刘女士平时很少管他。有一阵子,刘女士和先生发现儿子外宿多日未归,有些衣服也不见了,才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搬去和女朋友住了。思想传统的刘女士很难接受儿子未婚同居的事实,却不知该如何跟儿子沟通。为此有专家提醒父母,当孩子与异性同居时,不要觉得是世界末日或有辱家风,因为“性=不道德”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提醒孩子应该想清楚哪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正在海淀一家书店购书时,忽觉门帘一挑,顿感香风袭人,定睛一看,原来进来一位浑身珠光的时髦女士同着他的儿子,一个约摸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只见女士拿眼四下一扫,然后旁着无人地大声喧哗道:“你们老师让买的那个什么辞典在哪个架子上?“应该在工具书架子上。”女士一听,大怒,斥道:“胡说,辞典怎能当工具书卖?!”孩子红了脸,小声分辩道:“就是工具书嘛!”这时旁边的售货员插言:“辞典是查字词的工具,也是工具书。”这回轮到女士红了脸,自嘲道:“我还当工具书是专卖干活儿的工具那种书哪!得得得,我这文化还不如我儿子哪!”孩子取过书,女士掏出厚厚的皮夹,潇洒地抻出一张百元大钞,问:“还买不买别的?要买一块儿买,没功夫儿老陪你逛书店。”孩子听了,又回到书架前翻阅。可没几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31日下午,山西省临猗县居民罗昆山、刘一敏夫妇年仅10岁的儿子罗辉突然失踪了。当晚22时,夫妇俩听见有人敲院门,刘一敏赶紧跑出去,只见儿子罗辉满身是血、面色苍白,趴在自家院门口,他身后拖着一道长长的血痕,一直向后延伸……刘一敏吓得“啊”地大叫一声,差点昏了过去。罗昆山听到妻子的惊叫,也急忙跑出来,惊恐地问:“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此时罗辉已说不出话来,他在自己脖子上轻轻抹了一下,在地上艰难地写了几个鲜红的血字“飞、飞、爸、杀”,写完,就昏了过去,在“杀”字后,留在地上的是孩子手指划出的一条血染的…  相似文献   

5.
绝情妻抛夫弃女,小矮人心伤已绝决心让女成凤 今年47岁的王国林出生在四川资阳一个偏僻的山村。1962年夏天,一名亲戚从外地带回了一种叫“印度虫菜”的蔬菜。王国林和哥哥王国金在吃了之后,腿关节就突然开始疼起来,不久,还没有满5岁的王国林无法行走了。为了治好儿子的病,母亲于是偷偷到镇上去卖血,用卖血换来的钱为儿子治病。经过两年多的治疗,王国林终于又能行走了,可是,他却和哥哥王国金一样,  相似文献   

6.
原人 《人民公安》2006,(22):10-10
一位西部地区的警察说:“你想让我儿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啊?如果他就剩两个选择了,当警察还是到沿海地区的血汗工厂打工,我就让他抓阄儿,抓到哪个算哪个!”你会让你的孩子当警察吗?我曾经把这个问题提给不同的人。一位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这位的哥快人快语,且文采斐然:“为什  相似文献   

7.
伊凤娜·道列尼一边吻着她的儿子,一边不住地嘱咐他:“要乖一些,你的祖母是不太喜欢孩子的,这你是知道的。这是她第一次允许你到她家里去。你得在她面前表现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接着,她转头对女家庭教师说:“福勒琳,你必须在晚饭后把他带回来……先生还在吗?” “在,夫人。公爵先生在他的书房里。” 当房间里仅剩下她一个人的时候,伊风娜·道列尼向窗口走去,突然她看见女教师粗暴地抓住儿子的手,当孩子走到大街拐弯的地方时,一个男人从一  相似文献   

8.
周末,老婆很舒服地躺在床上看杂志,儿子在厅里的地板上玩玩具,我提一本书无处可坐,也只好上床。因为我家没有沙发,一室一厅,室,小得只摆下一张大床一台电脑;厅,自然也小,不摆沙发可以让儿子和他的数码战队超人怪兽之类有更宽广的拼杀的疆场,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家”是租来的,短暂的一个栖身之所,哪有心思去布置? 造成这一现状除了老爸我没有能耐之外,还要怪儿子来得太突然。其实也就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的忘乎所以,儿子他就趁虚而入,在老婆的  相似文献   

9.
在你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即便他成年了,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你还是想伸开自己的羽毛为他遮风挡雨。而对待丈夫,你肯定听信了这个“谣言”:男人都是孩子,所以你对待他也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可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和丈夫也许并不领你的情,他们似乎并没有感到被爱包围的幸福,反而开始逃避,甚至恶语相向于你:“管我那么多干吗?’ 这下,轮到你发愣了,难道我做错什么了吗? 是的,你做错了!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连续播出了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由父亲卖血供其上学的大学生不辞而别,至今下落不明的消息及其评论。据说这名学生在大学里谎称父亲是个有钱的包工头,其出手之大方,让人决想不到他花的是父亲卖血的钱这个广播节目,使人不禁生出几分感慨与忧虑。  相似文献   

11.
正你了解的创客都是什么样的?苦兮兮、累如狗,秃顶早衰同步走?"鸡小二"罗开平绝对能颠覆你对创客的想象,他的状态是这样的:早起——带孩子;午休——带孩子;晚餐——带孩子。一周七天,他能腾出很多时间陪孩子。我俩第一次通话时,他正在带他的宝贝儿子。我一边和他约定时间,一边还能听到孩子在旁边开心玩耍的声音。这真是创客?嗯,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12.
一剑  老曲 《人民公安》2006,(19):34-37
前不久,在辽宁省东港市流传着这样一件蹊跷事:一位村民要举家进城经商,卖房子时学着现在很时尚的促销方法——卖一送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要送出去的不是商品,竟然是自己的亲生老母!人们纷纷谴责这位儿子的不孝行为,儿子却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善举。而这位不孝之子的两个亲姐姐,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即羞愧难当,她们义愤填膺千里“救”母,不料弟弟主意已定……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赖俊铭与妻子一起去日本探亲.日本是他妻子的故乡,是他求学的地方;五年前,又有两个孩子去到那里读书.一些人议论纷纷:“这家人肯定不会回来了.”“日本生活舒适,工作条件也好,谁还回来!”亲友们也劝这对夫妇留在日本.赖俊铭本人也闪过这样的念头:“岳母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也需要照料.我在日本的许多老师和同学现在在社会上也有较高的地位,求他们帮助谋个职业并非是难事.留不留下呢?”……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珠海市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子女迷上“电话网吧”而烦恼,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声讯台的监管。 郝先生的儿子正在念初中二年级,时常趁家长不在的时候,给某声讯台打电话聊天,并与声讯台“冷月”小姐建立电话“恋爱”关系,两个月说悄悄话长达 187 5小时,电话费高达 1 08万元。“受批评时,这小子一赌气离家出走三天未回来,弄得我和他妈坐立不安。如何教孩子远离声讯台是个难题。”郝先生如是感叹。 珠海某中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有个学生的家长向他反映,说自己的儿子在家里既不复习功课,也不见他出去玩,有空就煲电话粥。经…  相似文献   

15.
新婚妻子对他说:“我结过两次婚,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他听后沉默无语。妻子生下了他的孩子,又说:“儿子死了……”他不禁顿生疑窦。历经许多波折,他得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然而,这是自己的儿子吗?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伊始,一部由著名作家、编剧海岩的儿子执导的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热议的谈资。这部火爆网络的电视剧,让大家认识了导演侣皓吉吉,也因他"著名作家儿子"的身份,让更多人开始好奇:那些有着作家老爸或老妈的"文二代"们,如今都在做什么呢?是继承父母衣钵继续走文学之路,还是另有其他安排?两岸的"文二代"们,又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理”和“礼”存于人们的实际关系中。有时两者相互冲突,激烈导常;有时却互相交融,配合和谐。一点小事,通过“理”和“礼”的关系处理,看出一个人品质是高尚,还是低劣?行为正派还是“出轨?”记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讲过这样一件事。1937年,当他新到陕北苏区时,由两个孩子侍候他吃饭。他对一个孩子说:“喂”。拿点冷水来。”孩子毫不理睬他。他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一样。这时交通处长李克农同志扯扯他的衣袖,对他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你不可以叫‘喂’,这里什么人都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28日的傍晚,在辽宁丹东市某医院,一个早产婴儿在无人祝福的情况下提前匆匆降生了。从降生到出院,妈妈仅仅给了婴儿15分钟的时间。连助产医生都心生怜悯:唉,七活八不活,这个孩子生命堪忧啊。好心的医生没有想到,就在这孩子出生的前一天,婴儿在母腹里已经“遭遇”了一幕人间惨剧,他的奶奶被人夺去了性命。更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是,在他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妈妈也因杀人嫌疑而被警方拘捕。三天时间里,婴儿历经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劫难。这是怎样的一段悲情故事?婴儿躺在医院里嗷嗷待哺,却举目无亲。这时,三个“警察妈妈”来了,开始了充满爱…  相似文献   

20.
近期推出的电影《生死抉择》,撼人心魄,动人情怀,发人深思,催人警醒。它是一部反腐的警示篇,它是一曲为民的正气歌。《生死抉择》所反映的,是紧跟时代、紧贴生活、紧扣人心的大主题,即反腐倡廉这一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主题。影片从反映中纺厂的“卖厂风波“开始,进而围绕揭示矛盾、解决问题逐步展开,步步深入。其间虽然一波三折,但终究真象大白:一个曾荣耀无比、拥有辉煌的企业,为什么在短短几年间江河日下,破败衰落?其问题的症结在于企业领导班子的一帮人结党营私,利用手中权力,聚敛财富,致使中纺厂富了方丈穷了庙。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