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宾宾 《侨园》2014,(4):40-40
自从我知道众多电影都是在西部影视城拍摄的,我就总想找个机会去实地看看.终于,去年秋天我利用放假的机会去了趟那里.记得那天一大早,我就去了西部影视城.我曾经看了不少在这里拍摄的好影片,很多情节记忆犹新,比如《红高梁》、《牧马人》、《黄河谣》等,还有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周杰伦的《刺陵》、《越光宝盒》、甄子丹的《锦衣卫》等.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欧阳晓东同志潜心古学,呕心多年,拟出版一套微型《国学经典小丛书》,包括《启示箴言——我说周易》和《究世恒言——我说老子》,还拟再出《劝世忠言——我说孔子》和《观世喻言——我说庄子》。晓东同志希望我为这套丛书的出版写几句话。我对国学没有研究,读的书也不多,但因工作的经历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读者建议     
《瞭望》编辑部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一名年过70岁的老读者,对于《瞭望》,我有比较深的感情。以前,是在单位阅读《瞭望》的文章,退休后,我的收入不多,但是,我仍  相似文献   

4.
《瞭望》给我科学与智慧编辑同志:去年2月7日,《望》第六期《时事杂谈》专栏一篇题为《无聊之链》的征文,已经被我十分有效地运用了一年多。为此,亲友们感激我及时帮助他们卸掉了精神包袱,做了件聪明的好事。我则觉得受之有愧,这完全应该归功于《望》,是《望》给...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44)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和他对我的教诲,我写了《怀念》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良师和益友作为一个《党政论坛》的忠实读者和党的基层宣传干部,6年来,我从贵刊中得到了许多指导和帮助.每当接到新的宣传写作任务时,我首先想到的参考材料就是《党政论坛》,可以说,《党政论坛》已成为我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良师和益友. 我认为,《党政论坛》所开辟的栏目都是很实在、很适应我们需要的.我个人还特别喜欢《实践中来》、《国事大家议》、《资料库》、《历史长廊》和《思想漫笔》等栏目,因为这些栏目的文章更贴近实际、贴近工作,且文章大多短小精干,信息量大,常常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瞭望》海外版在香港出版发行五周年,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向《瞭望》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瞭望》海外版的同志请我说几句话,我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短文。 我希望《瞭望》海外版今后能继续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及海外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柳萌 《民主》2009,(2):49-50
《三月风》杂志创刊20周年前夕,特派两位记者来家采访我,让我谈谈当年创刊的一些情况。我是《三月风》杂志创办人之一,连《三月风》刊名都是我起的,自然熟悉这第一本残疾人杂志。两位记者走后,我坐在沙发上.边饮茶边回忆,思绪不由回到2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7,(8)
<正>按常理,进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圈之后,我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冰心。但环境使然,我变成了"吃鲁迅饭"的人,而对冰心却基本上没有研究。为什么按理我应该研究冰心呢?因为在新文学作品中,我最早接触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关于女人》。她那篇悼念母亲的散文《南归》,也曾赚了我青少年时代的不少眼泪。冰心作品充满了爱:母爱之爱,童  相似文献   

11.
一起成长     
《瞭望》周刊编辑部: 我是一名山东的读者。在我的案头总摆着一份自己心爱的《瞭望》, 我结识贵刊已经有很多年了。可以说,贵刊成了我的“座上客”,是我一位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同  相似文献   

12.
<正>石仲泉(1938—),湖北红安人,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曾参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组等工作;直接主持编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主持编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八年。著有《我观毛泽东》(增订本)、《我观邓小平》(增订本)、《我观党史》第一至五集11卷本、《长征行》(增订本)、《我观周恩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论》、《党的建设理论热点今日谈》等。  相似文献   

13.
整体观念     
《求知》2018,(11)
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释义】天地万物虽形态各异,但本源上相同,宇宙万物与我混然同为一体。【作者简介】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写作背景】《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齐物论》以"丧我"发端来说明万物不齐是由于"我"的偏执所至,只有达到"忘我",才能实现万物的"齐"。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政协》月刊更名《北京观察》了,我从改版一期的目录看到柳萌一篇文章,题为《要敢于听真话》,说得好。文章我还没看,光这一句就值得叫好。我想起前年第2期广州《炎黄世界》月刊上曾有王金凤写反右中一段往事,《含辛负重王葆真》。  相似文献   

15.
1955年《文学季刊》发表了曹禺的《雷雨》剧本,那时我还在中学读书。《雷雨》反映的封建大家族与我的家庭相似,里面的人物都似曾相识。那时我想,什么时候我能看这出戏呢?不久,中国旅行剧团将它搬上舞台。由于它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的北平市长以这出戏有伤风化为由禁演。剧团无奈,便在天津法租界首演。我听到消息非常着急。奶奶耐不住我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4月25日下午,我从广播电视中得悉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我从小就是京剧迷,特别对梅派艺术情有独钟,我觉得梅派艺术太美了。解放前,我曾在上海亲眼看到梅兰芳的两出戏,一出是《樊江关》,另一出是《贩马记》。我深深被他的艺术感动。解放以后,他来杭州演出,我又看了他和名小生姜妙香合演的《洛神》,我更被梅派唱腔陶醉了。  相似文献   

17.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18.
简洁与真诚     
薛涌 《瞭望》1989,(17)
日前买到一册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其中《旧序》上的一段话,读来真是饶有兴味! “大前年的夏天,我在西山养病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条杂感曰《胜业》,说因为“别人的思想总比我的高明,别人的文章总比我的美妙”,所以我应该少作多译,  相似文献   

19.
伏琛 《瞭望》1998,(Z1)
茅盾与︽蚀︾伏琛《蚀》即“《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茅盾曾说:“1925年到1927年,这期间,我和当时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有相当多的接触,同时我的工作岗位也使我经常能和基层组织与群众发生关系。”(见《茅盾选集·自序...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快八十岁了。许多关心我的亲友劝阻我不要做长途旅行。我想,我姐姐白竟凡已八十二岁了。她都能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我怎么就不能去呢?其实,我心中自有打算。名义上,我是去参加国际会议——《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我还交了一篇论文《从大阪的反华丑剧看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