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欧洲的民间传说,人世间有一种人是能变为“狼”的,“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变形之后,它会对着月亮长嚎,难以自制地想吃活人或动物生肉。早在史前,世界各地的古代文化中就有关于“狼人”的种种传说。一位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堪当良师益友的书生,却在月圆之夜失去自我意识,变身为六亲不认、残忍凶暴,令人不寒而栗的“狼人”。这些传说的原型,或许是来源于现实社会里具有“双重人格”的人吧!  相似文献   

2.
刘效仁 《文明大观》2003,(10):33-33
瘟疫与愚昧似乎就像狼与狈,总是结伴而行。SARS猖獗肆虐之际,迷信也就甚嚣尘上:记得立夏这天楼上楼下突然鞭炮大作,不一会就在整个小城炸响,过年一般:我一时懵了,经打听说是某地生下一婴落地就会讲话,“立夏喝绿豆汤,放鞭炮防非典”,心下未免黯然。未想到这一文本竞流布数省,“神汉”、“巫婆”也异常活跃。说起  相似文献   

3.
Mr.DongguoandtheWolf¥LINZHENZONG古代有位东郭先生很仁慈,也很迂腐。一天,他在路上遇见一只狼。狼说:“先生,我是一只善良的狼,猎人在追赶我。请您救救我。”东郭先生很可怜它,就把它藏在自己的空书袋里。猎人追到这里,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有重视“和”与“团队工作”的倾向,在企业中这种倾向更明显。一个人即使特别有能力,像一匹狼似的只顾自己工作,不重视“和”与“团队”.就会被视为异端。这类人被赶出公司一点也不罕见。  相似文献   

5.
蒙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也就是说,我们离“无所不知”是越来越近了。这是很值得人骄傲的——很久很久以前,人怕狼,一听说狼来了就落荒而逃,只恨上帝少给造了两条腿;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狼怕人了;再有一天,人要为狼划地为牢提供庇护,因为狼在人的围剿中已丧失了物种存活的可能。   这一切是从人的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工具开始的;历史证明,人的强大应该拜科学所赐。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但神话和谎言还大有市场;更可怕的是,它们甚至是以“科学”的名义出现。市场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6.
狼与山洞     
一天,狼在山脚下发现了一个山洞,许多动物都从这里通过。狼非常高兴,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其他小动物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从山洞里的一个小偏洞逃掉了。狼很沮丧,它搬来石头堵上了这个小洞。第二天,又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没想到兔子从侧面一个小窟窿逃走了。狼很生气,它一口气把类似大小的洞全都堵上。第三天,跑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小孔钻了出去。狼气急败坏。这一回,它仔仔细细地检查了山洞的里里外外,把所有缝隙堵得严严实实。“就是一只蚂蚁也休想…  相似文献   

7.
梦断金山     
多年以前,江南古城镇江城郊的山林、沟壑里,曾有野狼出没。这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很多年以后,当旧城一改再改,当城域一扩再扩,狼的踪影不见了。然而,狼之踪影的消失,并不代表狼在完全意义上的绝迹。有一天,这“狼”又出现了。只不过是“两条腿”的“狼”而已。此刻,“狼”就坐在我的对面。“我要剥开你的皮,再剖割心脏来看看。”我在心里说。“那你就剥吧,我知道你是写文章的,你剥了我的皮我会好受些。”“狼”在心里说。  相似文献   

8.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6):52-53
喂狼 一饿狼觅食,听到有女人在训孩子: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孩子哭一夜,狼在门外痴痴等至天亮,长叹一声:骗子!  相似文献   

9.
在圣彼得堡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一星期。他会说我已经非常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个月,他会说我已经有些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年。他就会说,我一点也不了解圣彼得堡。如此推理,像我等在圣彼得堡两脚生风暴走三天的家伙,就完全有资格当圣彼得堡的“全权代言人”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的“恐狼症” 人们常说中国男子足球有个“恐韩症”毛病,而中国企业患的则是“恐狼症”。“恐狼症”突出表现是:把外资企业比喻为“狼”。就是因为这种毛病,“狼来了”的惊呼不绝于耳。国内企业界将外资企业比喻为“狼”由来已久,从开放之初一直喊到了现在。胆小的发出的是求救声:“狼来了”;胆大的则放豪言:“与狼共舞”。 “狼情结”是企业观念上两大误区在作祟:一是害怕,不敢去拼,去争,未上阵就输了一半;二是认死敌,不把狼杀死,或赶走了,不罢手。这两种观念上的误区,都直接导致中国企业无法保持对商业竞争的正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强将手下无弱兵”,甚至还有说“狼团队”、“羊团队”之说。大意是说“一只羊带领的狼团队”绝对斗不过“一只狼带领的羊团队”,还有什么“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理论佐证。但是,这个道理在企业里却行不通。放眼望去,一些英明神武的全能老板手下几乎全都是“弱兵”,一些聪明能干的老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帮助他,不是员工们能力不足,就是敢于担当的实在太少,用当下流行的词就叫“执行力不足”。这种中国企业的管理现实,让众多的管理理论成为了一种管理谬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张旭 《小康》2010,(2):80-82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野外与一只母狼邂逅,狼竟罕见地躺下与她亲近。从此,这位年轻美貌的女钢琴家开始了她与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八面来风     
2003.7上公安月刊282003年4月7日,在辽宁锦州动物园,有一只被游人私自带入园中的宠物狗在狼园的进食口旁玩闹时,被里面的狼拖入狼舍咬死。一位目击者介绍说,晚上6时左右,一只可能是被游人带进动物园的沙皮狗在狼舍附近玩耍,这只小狗开始贴着狼舍寻觅什么,就在小狗经过狼舍的喂食口时,里面的一只雄性狼突然伸出爪子,将小狗拖入狼舍,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搏斗,这只凶猛的狼就把小狗咬死了。事件发生后,动物园没有接到宠物主人的投诉,实际上,动物园方面更担心的是这种接触所潜在的危险:由于动物园里的动物密集度比较高,这种外来的动物很可能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据《太平广记》载,唐贞观年间,"财富无尽"的化度寺找了个叫裴玄智的和尚理财,他外谨内贪,把储藏的黄金窃取一空,逃之夭夭,留下一首诗:"放羊狼颌下,置骨狗前头。自非阿罗汉,安能免得偷。"为后人谨慎用人留下明训。如果我们让公道正派、廉洁奉公的贤能之士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让心术不正、以权谋私之徒无隙可乘,那么,就不会重犯"放羊狼颌下,置骨狗前头"的错误,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由此可见,反腐倡廉重在严把用人关。古人云:"德者,才之帅也。""尚贤者,政之本也。"在用人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是否廉洁又是衡量一个干部德的重要内容。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评议干部要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大人都会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借此告诫:不要撒谎,否则后果严重。但是,“狼”到底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最近武汉发生的一件事,深刻演绎了“狼”的可怕。  相似文献   

16.
坚持     
曾经读过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深为那种顽强坚持的精神所震撼。一个饥疲交加仅能爬行的人,一头跛脚的病狼,在荒原里互相角逐。其间,人几度昏迷过去,当狼用牙齿咬进人的肉体时,人又拼命振作起来,紧贴着狼的喉咙咬去,一股暖暖的狼血终于流进口里……  相似文献   

17.
狼动物名。足长,体瘦,居垂于后肢之间。吻较狗为尖;口也较闭。眼斜;耳竖不曲。毛色防产地而异,通常上部黄灰色,下部白色。性凶暴,常袭击各种野生和家养的禽、畜,是畜牧业上一种主要的各兽。有时也伤害人类。恐怖如风近几年乌鲁木齐的夜晚,虽说不上是“不夜城”,但较之以往已大为改观了。华灯璀璨,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之中呈现出的是一片祥和繁华的良宵胜景。但是,一群恶“狼”的突然闯入,破坏了它的安谧之夜,恐怖如西伯利亚的寒风吹遍了边城的大街小巷。常常冷不丁儿在什么地方,几声“狼”嚎和受害者的惨叫打破夜的宁静,鲜血…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04,(12):41-41
夏天,一只狐狸看见狼卧在草地上用力地磨牙,就劝它说:"天气这么热,别人都在休息,你也歇一会儿吧!" 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他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前进》2013,(10):55-55
下属“出事”而“殃及”领导的新闻,近来频频发生。对于一个领导干部而言,最可以调动的是自己的下属,最应该信任的是自己的下属,最需要保护的是自己的下属,但最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毁掉自己前程的,也是自己的下属。《聊斋志异》的“梦狼”篇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进士出身的邹平县令李匡九,居官清正,公道廉明。但只因一个案子,却落得一片骂名。  相似文献   

20.
!说会行不! ng你都执会我硫th是我地你应要,决管口︹的坚不尸尸妈妈说,宁可相信一头吃饱的狼也不要相信一只饥饿的绵羊‘二一’一’-男人啊,男人@王云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