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1月1日 先后同李先念、邓小平谈话。 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人大有关人事安排问题。根据毛泽东一再提出的要安定团结的指示,会议确定了“基本不动,个别调整”的原则,讨论通过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国务院的部、委设置和各部部长、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选的报告。4日,和王洪文联名向毛泽东报告会议情况,并送去讨论通过的人事安排方案。  相似文献   

2.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不仅承受着来自许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且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  相似文献   

3.
余玮 《党史纵横》2009,(4):26-29
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最后一次手术、最后一次刮脸、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周恩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最后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为邓小平拼死一搏 从三届人大到四届人大,间隔了整整10年.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还是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们都非常清楚,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必将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国家领导人到各部门领导人,由谁来掌权,情况大不一样. 据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纪登奎回忆: 总理在动了两次手术后,身体很虚弱.从1974年10月下旬起,他就在305医院分别找人谈话,征求意见,我去了7次.最后提出一个准备在四届人大上产生的委员长、副委员长和总理、副总理、部长的名单,是总理亲笔写的.12月20日凌晨,他叫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吴庆彤去,把他写的名单送到国务院印刷厂印成清样,然后将原稿交回烧掉.总理为什么要做得如此严密?因为要不留痕迹,警惕“四人帮”插手.  相似文献   

5.
李鸣生 《实践》2014,(2):29-29
1974年5月19日,周恩来写完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批示。这就是著名的“5·19”批示。 尼克松的“黑匣子”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几天,美国的一架运输机提前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运输机刚停稳,一个集装箱便从飞机上卸了下来。这个集装箱被迅速打开后,露出的是一个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的卫星地面站。在中方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首都机场。  相似文献   

6.
李新市 《湘潮》2011,(9):48-48
周恩来一生对我国的各项工作做过很多批示,而他病重住院前的最后一个批示则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周总理身边的最后一批秘书之一,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同志撰写了《难忘的八年》一书。该书记录了从1968年8月至1976年1月这8年中,他在周总理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本文选取了《难忘的八年》一书中的几个小片断,献给广大读者。通过几件小事,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周恩来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13,(1):50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个集装箱从美国运输机上秘密卸下并安放在首都机场。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一天,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尼克松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坐在电视机旁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他指着身边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手中拎着的黑皮箱(即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说:"从我踏上中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最后一次手术、最后一次刮脸、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心脏监护仪上划出了一条直线,跳动了78年的心脏停止了。“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大家听到这里都哭了。都知道这是大姐在同总理作最后诀别。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最后一次手术、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成为身边人永远的记忆。心脏监护仪上划出了一条直线,跳动了78年的心脏停止了。"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大家听到这里都哭了,都知道这是邓颖超大姐在同总理作最后诀别。病房内两位老战友常常促膝谈心至深夜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过之后,周恩来的病情急剧恶化,经肠胃镜检查,除了以往的膀胱癌,又新增添了结肠癌。1975年3月底,周恩来做了次大手术。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阅文读书不断毛泽东希望通过"文革"的大乱进而大治,发动之初并没有想到时间会拖得那么长。1967年他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文化大革命"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束,然后召开九大。但事与愿违,1969年4月九大过后,运动愈演愈烈,局势的发展他已难以驾驭。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那几天毛泽东一直睡不好,也很少说话。1971年冬天以后,大叶性  相似文献   

12.
1927年7月,周恩来与贺龙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相知相惜。此后,他们志同道合,为革命事业共同奋斗。1969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并肩战斗40多年的这对亲密战友生死两隔,一时仓促的分别竟成了永诀……  相似文献   

13.
孟兰英 《世纪桥》2013,(2):10-13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党和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中心,是周恩来经常处理国务和外事的地方。这里发生和处理过的事情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大会堂的每一个办公场所。到每一个厅室都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倾注了周恩来太多太多的心血。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永远地镌刻在了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的心里,引起了人们众多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回忆……  相似文献   

14.
王永钦 《党史博览》2002,(5):18-21,41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中国今后  相似文献   

15.
1925年夏天,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经组织同意结为夫妻。可这时周恩来在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会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脱不开身。而邓颖超却远在天津,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兼天津各界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为此,党组织  相似文献   

16.
1925年夏天,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经组织同意结合为夫妻。他们自1919年相识,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中逐渐建立起真挚的爱情,但为了革命工作,又长期各自东奔西走,已经有五个年头没有见面了。现在要准备举行婚礼,不仅组织上和周围的同志为他们高兴,这也是他们自己迫切盼望的。可这时周恩来在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脱不开身。而邓颖超却远在天津,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兼天津各界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为此,党组织决定调邓颖超来广东区委会工作,一方面配合周恩来,一方面也照顾她与周恩来的特殊关系,便于他们结婚。周恩来因此写信给邓颖超,要她速来广州。  相似文献   

17.
吴跃农 《湘潮》2006,(12):15-19
1964年10月16日凌晨,在苏联解除赫鲁晓夫职务几个小时后,苏联驻华大使契尔年科立即向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伍修权通报了情况。他从皮包中掏出公文,照本宣科:“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的原因,根据他本人的请求,决定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0月15日,苏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会议,决定解除赫鲁晓夫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任命柯西金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契尔年科念完,将这份俄文文件交给伍修权,伍修权没有迟延,立即驱车前往中南海,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得知后,不…  相似文献   

18.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我国西部地区升起了一片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就在这天,一件巧合的戏剧性事件发生了:苏联塔斯社发表苏共中央全体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公报:鉴于赫鲁晓夫“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任命柯西金为  相似文献   

19.
1964年发生了两个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一个是中国的原子弹炸响了,另一个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了。毛泽东决定派周思来前往苏联,看看勃列日涅夫意欲何为?是不是能缓和两党两国间日趋紧张的关系。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竟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  相似文献   

20.
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三○五医院约见了八大军区司令员。这次约见中,总理语重心长地讲了以下的话“本想在见上帝前,再和你们见见面,主要的是师以上的人,都想看看。有些话和老同志谈谈,可是上帝给我们的时间不够用,来不及了。你们进京开会是难得的机会啊!我想找的各位都来了,很好。你们谈的情况,有的我知道一些,有的还不知道。总的一句话,事情就这样复杂,以后还会复杂起来。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