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3,(9):21-2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毛泽东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与探究,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胜利的观点。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自强不息”三个方面阐述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着力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英勇无畏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3.
左鹏 《前线》2013,(5):7-9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求生存、图发展、谋振兴中形成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刘熙武 《党课》2013,(9):24-3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要高擎理性爱国主义大旗,把满腔爱国热情依法有序地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质的凝聚和表现。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祖国统一的团结互助精神、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给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抗日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兵团精神中的"热爱祖国"和"开拓进取"最为充分地展示了这两点。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生生不息和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鼓励我们斗志的精神源泉。科学阐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也是毛泽东倡导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跃飞 《学习月刊》2011,(22):99-100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反映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教育、传承都存在着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策略,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构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源头和逻辑起点,而且是当代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回应西方文化霸权扩张坚实的思想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警惕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科学概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发挥民族精神的开放性、进步性和融合性,不断对民族精神做出新的诠释,增添新的内容,赋予时代的神韵,更好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总书记这一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20,(10):18-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宗明义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以及为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体现着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高度责任感和理性自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乐章的时代强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发  邓美英  李忠 《求实》2006,1(11):68-70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的升华,也为中华民族精神乐章奏响了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9.
刘明 《探索》2003,3(1):80-82
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的突出表现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贵和尚中的处事原则、天下为公的群体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本文探讨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表现 ,以及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宏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哲 《世纪桥》2010,(7):76-78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但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多元文化在国内迅速传播,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严峻挑战,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建设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内涵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勇于奉献精神、勤奋节俭精神、互助和谐精神、勇于创新精神等的教育与实践,使大学生坚定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和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