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长健  刘函 《求实》2012,(5):62-65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江西省作为生态大省,特别是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根据其自身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区域内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发展在解决农民增收、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进多功能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及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将发挥极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解决发展用地瓶颈制约问题,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亲近大自然,去乡村感悟、体验农村生活乐趣,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与现代对接,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项目缺乏特色、核心景区匮缺等困难,而科技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变旅游者的消费方式、提高旅行社的工作效率、丰富景区景点的内涵。所以,借力科技助推丽水生态旅游发展非常必要,要依靠科技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挖掘特色旅游,改进发展模式;打造智慧旅游,带动消费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的发展真正进入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范是前提,打造特色品牌是关键.提升服务质量是保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人民公社体制为载体的控制型治理模式与八十年代开始确立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乡政村治"治理模式。在这两个阶段,农村社会呈迥然相异的发展状态。反思乡村治理模式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可得到如下启示:乡村治理须以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为基础;乡村治理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与创造性;乡村治理不应割裂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黄冈市积极发展以大别山、红色资源和名人资源为依托的乡村生态旅游,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分析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找出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突出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从而分析黄冈市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黄冈市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现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的互动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它不仅是将有机农业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拓展,而且是有机农业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将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国的有机农业尚处在探索阶段,还缺乏规范的认证体系和完整的市场链条。因此,实现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还要进一步规范市场认证体系和科学发展有机农业及乡村旅游业。总体目标是: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以有机农业技术为推动力,以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园区布局、挖掘本地特色,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种,推动有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江口县云舍村,座落在锦江之源太平河流域中段的河坎谷地,有着古朴、典雅、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土家族千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以土家民俗风情旅游为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舍的乡村旅游现已初具规模,2004年被省政府定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相似文献   

10.
在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大有作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乡村旅游在国内各地兴起.乡村旅游传播对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转型、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增强民众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分析国内外的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理论及国内的乡村旅游现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根据信息传播的媒介分类及传播效果的评价为基本方向,针对南安市福铁村美丽乡村形象传...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毕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一直不变的宗旨。1985年7月,在了解了新华社记者对海雀村的报道后,刚刚接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第一次下乡就到了赫章县恒底乡,着重调研了海雀村的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13.
乡村债务对乡村治理的多重负面影响已经在学界形成了一种共识,而在找寻债务.艺解路径的过程中,全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显得力不从心。公安县伏村债务化解的工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债务化解的地方经验,更让我们透过村庄的债务化解工作看到了乡村秩序的重塑和乡村治理得以有效表达的重要机制。债务化解工作不仅消除了村庄发展难以承受的沉重包袱,更在这个过程中锻造了村民相对平衡的权力与义务关系,增强了村民对村庄未来发展的预期,重新树立了村干部的权威,并最终达到了相对善治的治理局面。抛开具体的手段和途径,伏村债务化解工作所传达的乡村治理理念和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作为龙泉驿区乡村旅游名片的山泉镇更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提质增效。本文从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经营管理、软硬件支撑、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山泉镇乡村旅游存在产品供给不佳、营销管理滞后、软硬支撑脆弱、政策保障薄弱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12项具体措施,希冀为推进山泉镇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提供可行的路径参考,同时为龙泉驿区其他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林茜  张霞 《求实》2006,(Z1):244-245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这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乡野地区为目的,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大城市周边。成都农家乐是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笔者将以成都农家乐为剖析对象,旨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共同建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被逐渐纳入国家的话语系统中,因此,探讨边疆地区新的发展路径就成为一种迫切的实践诉求。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打破"中心—边缘"二元结构,还能促进边疆地区综合发展。因此,作为一种21世纪新型产业的乡村旅游就成为对这种实践诉求的有力回应。本文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屯堡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事项进行深入的解读,力图从旅游的去边缘化理论视野出发勾画出屯堡社区在旅游这一平台上,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自觉和保护及社区亚稳态等方面的"去边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经济、假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强,为了减轻压力,人们渴望回到恬静舒适的环境去感悟大自然,调整心态、放松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在创建国家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抓住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创办了连锁乡村酒店——熊猫驿站。这种"公司+学院+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
克服农民的分散性和改善农村社会的弱质性,是以党建引领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现实课题。通过S省J市S村“加强农村党建的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五个功能作用机理,抓住了农村党建这一关键点,最终形成“以点带面”乡村振兴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发展规模化,十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但是受传统发展思路以及一些客观因素制约山西省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农产品产业链短、销售渠道窄、利益联结机制不牢固、产业体系人才支撑缺乏以及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不强等方面亟需有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山西向产业大省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