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1946年6月底全国性内战爆发后,时近一年的国共和谈的成功希望本已荡然无存,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作为国共调处人的美国特使马歇尔,都不愿宣布和谈破裂,而是继续与中共进行所谓谈判。蒋介石想利用和谈作烟幕,欺骗舆论,掩盖其军事进攻,并企图将内战扩大的责任嫁祸于中共。马歇尔不肯主动退出调处,为的是继续贯彻美国的对华政策———助蒋反共遏苏,但又要求蒋作出某种让步,并进行某些民主改革。这种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最终使马歇尔逐渐失去其公正性,沦为蒋之帮凶。为助蒋行骗,年逾花甲的马歇尔不惜冒着酷暑,在7至9月间,…  相似文献   

2.
杜聿明进攻山海关,内战升级,开始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在美国特使马歇尔调解下,几次停战,但又几次战火重燃。到1946年6月,已成风满西楼之势,暴风雨就要到来了。1946年下旬,中国的局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局部战火、地区性冲突已演化成全面内战。蒋介石在美国帮助下,内战前线有军队总计200个师、200余万人。蒋介石认为时机已成熟,可以一举打败自己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美关系及中国共产党对美方针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以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来就是支持蒋介石进行全面内战,用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马歇尔调处不过是一场骗局。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的论者提出:美国侵华总政策不变,而其策略手段则前后有所不同,起初是扶蒋容共,后来转变为助蒋灭共。这一变化的关节点,是在1946年3、4月间马歇尔回国述职与再度来华。这种看法应该说更接近客观事实。然而进一步考察起来,在此关节点之后,美国  相似文献   

4.
匆匆离南京中原救“火”急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地又笼罩起内战的阴云。这年年初,国民党当局由于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大批军队还没有运到内战前线,加之先头部队向解放区的进攻连遭失败,政治上又日趋孤立,于是,不得不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无条件停战的建议,同中共达成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随后,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参加下,国共双方经过继续谈判,签署了“停止军事冲突”协议,并颁发停战令,组成由国、共、美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及“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美国出于其在中国的利益考虑,有意修正赫尔利对华政策的错误,特别派出五星上将马歇尔作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作为回应,中共派出周恩来全权代表。自1946年1月开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周恩来和马歇尔有了一段共事的经历。"三人委员会"成立,周恩来与马歇尔初识  相似文献   

6.
1945年10月以后,国民党违背《双十协定》,调遣80万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由于国民党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有困难,而美国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也需要调处中国内部的军事冲突,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2月15日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表示赞成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并派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调处内战”。此文讲述的就是在此期间,马歇尔特使视察延安的历史情景。——编者  相似文献   

7.
<正>1946年7月14日,蒋介石乘坐"美龄"号专机,由南京飞抵九江,在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陪同下登上庐山。这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首次上庐山,距离1937年12月的离开,蒋介石与庐山分别了将近9年。9年前,国民党军政要人齐聚庐山,共商抵御外侮之计,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抗战宣言。与当时热闹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夏都"庐山,除了清冷之外,触目皆是遭受日军破坏  相似文献   

8.
李冉 《世纪风采》2011,(5):35-37
1945年,中国内战迫在眉睫。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马歇尔为特使,到中国调处国共纠纷,企图能化干戈为玉帛,但由于种种原因,调停失败。马歇尔觉得自己对中国的局势已经无能为力,换一个人,也许会出现转机。经过全面考察,他选择了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来担此重任。精明的马歇尔为何会选择司徒雷登这样一个外交“新手”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呢?这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张家康 《党史纵横》2014,(11):46-49
正抗战胜利后,享誉国际的美国五星上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被杜鲁门总统派往中国,和平调处战后的中国内战。最初,他以客观、公允的姿态,奔走于交战中的国共双方,从而得到中共的好评,被毛泽东誉为"和平使者"。可是,由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与矛盾,马歇尔也是无能为力,常胜将军终有了"败走麦城"的记录。你一定要帮助我去完成这项使命马歇尔16岁时,考入弗吉尼亚军校,自此开始其终生的军人生涯。军校毕业  相似文献   

10.
按今天的标准来说,桌上摆的也不过是百姓家的寻常饭菜。而在1946年,这顿饭已经是延安的“国宴”了。3月4日,毛泽东在窑洞里宴请马歇尔。五星上将马歇尔是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中国“调停”内战的。吃惯了西餐大菜的美国人,不知作何感想。 菜不多,酒不薄。虽然连盛酒的壶也没有,用个茶壶代替,却倒出了边区军民对总司令的情和义。1946年11月19日,陕甘宁边区为朱德60寿辰祝酒,毛泽东即兴题词“人民的光荣”。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2.
我军最早组建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美国五星级上将马歇尔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身份来华“调解国共军事冲突”。为在延安迎接来访的马歇尔,党中央特地指示我军驻南泥湾某团组织一支仪仗队。从全团精选500名年轻、精干、姿态好的战士,编成3个连,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在延安进行紧张训练。组队伊始,战士们听说要去欢迎一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人,抵触情绪很大。许多战士很不高兴。队领导向大家讲了执行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传达了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我们以这样的形式欢迎马歇尔,表明了我党要…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14.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自恃拥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和美国政府的帮助,破坏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解放区积极组织自卫反击,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军事进攻,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区,通过党的地下组织,发动各界群众深入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和美国的军事援华、助长内战政策,逐步形成了反对美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在第二条战线中,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则无疑是主力军。就上海而言,它是旧中国的工业中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依照形势调整自己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最后转变为"联将抗日"。正是在这一政策转变的形势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1937年6月,周恩来到庐山同蒋介石多次会谈。7月,周恩来等又与蒋介石等在庐山举行会谈。最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9月22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  相似文献   

16.
马歇尔是一位美国五星上将,1939年到194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美军协同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作战,获得了很高的军事赞誉。卸职后,1945年12月以总统杜鲁门特使的身份来中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1947年1月回国任美国国务卿。关于马歇尔,蒋介  相似文献   

17.
晓农 《党史博览》2000,(7):33-38
引子 作为首都,国民党对南京的统治严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市96万人口中,党政军完人员占了11万,其中军统、中统的职业特务和警察9700人。然而,在这样一座称为“铁桶城市”的名副其实的虎穴里,战斗着一支以沙文威为首的中共谍工队伍。这支队伍在沙的指挥下,施展无孔不入高明至极的手段,在窃取最高军事机密、策动敌方陆海空起义等方面成绩斐然。中共情报工作领导人李克农啧啧称奇,盛赞“沙文威厉害!”沙氏系中共在华东区域最为倚重的谍坛枭将。 国民党联勤总部的少将署长,将绝密军情源源不断地送到沙文威手里 1946年的8月,国内局势骤然恶化,内战的乌云加速聚汇。是月10日,马歇尔公开宣布“调处”失败,等于发出了放手让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信号。果不其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27日,我军解放上海.国民党气数已尽,来不及歌唱“后庭花”,如此多娇的江山便在手中丧失,蒋介石逃到了台湾.美国政府发表了白皮书,即《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它是向美国人民交待:美国花了很多气力、钱财,以调停中国的内战,支持南京的国民党政权,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蒋介石政权太腐败,并非美国的过失.意在昭示世人,美国已尽了盟国的责任.白皮书公开宣布中止美蒋条约,不再援助蒋介石,采取袖手旁观政策.  相似文献   

19.
马歇尔来华后,曾经推动国共两党相继签署了停战、政协和整军等重要协议,从而使中国一度出现和平民主发展的前景。然而这一线希望,很快便因东北再度燃起大规模内战之火而破灭。通过进一步研究马歇尔在解决东北内战中的态度和奉行的政策,可以更深刻地揭示东北内战爆发及马歇尔调处失败的原因。 (一) 从1945年11月中旬开始,美国政府内部经过反复研究,实际上为马歇尔制定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公式:促使国共在华北停战——为国民党向东北运兵——实现由国民党统一中国。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其中向东北运兵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从马歇尔调处中包含着限制苏联向东亚和太平洋发展这个意义上说,促成华北停战,就是为帮助国民党向东北运兵创造条件;而美国希望的中国统一,其目标包括将苏联从东北排挤出去和限制中共在东北发  相似文献   

20.
林木 《党史博览》2007,(6):28-29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根据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精神,按照国共双方于1946年1月达成的停战协定而于1946年1月14日在北平正式成立的.它是1946年1月7日成立的周恩来、张群(后为张治中)、马歇尔"军事三人小组"的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