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发表了唐慧同志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问题初探》一文。作者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许多悲惨事件、社会灾难,看成是社会主义危机的表现,不同意只用挫折或失误来概括,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深刻探索,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者在文章中所论述的一些具体观点、看法,我们很难苟同。借此文与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夏振坤一迄今为止,西方发展经济学,一般都是以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摆脱了殖民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其研究对象,把这些国家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其所以如此,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受...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初探梅荣政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系指国家重大的关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乃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政策。正是因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它已被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1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危机。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危机问题的讨论,在我国是一个禁区。传统的理论不承认危机现象的存在。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挫折,是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把挫折和失误看成是危机。近三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对社会主义危机的讨论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法治思想肇始于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不朽名著《政治学》中最先提出了法治的内涵。他认为,“法治应包括两层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①。这就是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思想之后,引起许多学者、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特别是近代以后,他们提出了许多法治内涵或标准的观点,例如,英国学者戴赛的三标准说②,美国法学家郎·富勒的八标准说③,美国学者罗贝托·昂格尔的二标准说④,德国的M·韦伯的六特征说⑤,1959年印度新…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领会的“主体社会主义”,是指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建立起来的,以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为特征,其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而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有益补充的一种社会主义。它的确立,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若干问题初探涂大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根本任务等问题作若干分析。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二大报告曾对物质文明的含义和内容作了最...  相似文献   

8.
权力制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权力制约与社会主义法制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厘清两者的内在关系,对于推进依法制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软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三农问题中最基础性的物质要素。因此,在理论上研究土地问题,进而在工作实践中解决现实的土地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学秋 《理论月刊》2002,4(12):49-51
本文分析了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巨大差异,指出现实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而是与现代资本主义处于同一历史时代,担负着相同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只是社会生产的一种形式,不能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方面,因此有无商品生产不是衡量是否进入共户主义第一阶段的根本标志,甚至认为没有预见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保留商品生产,是马克思的理论失误。其实,相对资本主义经济而言,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或者历史飞跃性的最根本方面,集中地表观在社会主义辩证地否定了商品生产,过渡到了无商品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以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和纯粹按劳分配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所必然采取的社会经济形式,只能是产品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这是因为,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必须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对社会主义的政体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左”倾思潮的长期影响下,使得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不大重视国家的政体问题,他们所重视的只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本质。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内容决定形式,因而政体问题是无所谓的;似乎一个国家的性质只要是无产阶级专政,那么它的政体采取什么形式,政权的内部构成是否合理等等,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还认为,有什么样的“内容”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本身会自动“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形式”,因此对形式的研究是多余的。我认为,上述这些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齐 《思想战线》2006,32(1):69-76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安全是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对文化主体生存权利、生存方式、文化成果及其价值核心的承认、理解和保护,是对人类文化生存、发展和进步状态程度和水平的一种反映。在资本的全球扩张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其文化霸权和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问题正在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本文试对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 农民问题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692页)那么,在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否还存在农民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是依据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利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要求。 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关系的演变,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对民族利益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否则就不能够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现阶段自身需要和发展的多样性以及适应和参与国际关系进程中所出现的极为复杂的现象作出符合现实的解释。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同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以往的观点侧重于这种联系。而今我们还要看到不能用对内政策去代替给予对外关系的全部解释。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公安学刊》2007,(5):56-60
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管理不完善、全球化的共振效应、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竞争压力和道德失范等,是我国公共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危机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管理体系不合理、反应和处置能力弱、公众的危机教育与训练机制不健全、政府与媒体未形成良性沟通、法制建设滞后和社会公德缺失等,则是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重点要加强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郜风涛 《人民政坛》2009,(10):37-37
郜风涛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7期载文《法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指出:法治是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基石,经济表现的背后往往是法治的比拼。一,把握法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原则。坚持合法性原则:在提出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时,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真正做到依靠制度谋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就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相协调的问题。科学发展是有良心的发展,这种良心包括热爱国家、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科学发展是有伦理精神的发展,这种伦理精神包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互助友爱等内涵。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在伦理价值上的指向就是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反应到人们头脑中,导致人们的思想多元性特点非常突出。在剧烈变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的主流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荣辱观引导人们?成为执政党必须回答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由此引起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荣辱观问题上,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人不把国家利益当作最高利益,说出一些有损国格的话,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以为…  相似文献   

20.
陈建越 《湖湘论坛》2001,14(6):84-8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三讲”教育的核心是讲政治。而讲政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个问题不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起,党中央就反复强调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30日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其他重要讲话,也多次强调这一任务要贯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不仅是因为还存在着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活动,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