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我和开发商2006年10月签订了一个购房意向书,此时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该意向书约定我必须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交了1万元的诚意金。如果我不签订合同,那么开发商就不退还该款。2007年6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要     
《中国审判》2010,(2):89-89
目前,发放VIP购房卡成为开发商促销商品房的重要手段。认购人按照开发商要求交纳一定数额的“诚意金”后即可获得VIP购房卡。从而可获得优先购房权和房价优惠。“诚意金”的性质如何认定?是定金?订金?还是违约金?  相似文献   

3.
刘女士缴纳诚意金明明是想要购买格林花园的房子,可是转眼间却变成了丰盛花园的房子。2005年9月22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法院对一起房屋中介商利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案件进行了审理,在法院的主持下,该纠纷得到调解解决。消费者刘女士从房产中介公司拿回了其先前缴纳的10000元“诚意金”。  相似文献   

4.
汪远 《检察风云》2022,(23):46-47
<正>利用购房者急于低价购房的心理,通过熟人介绍、社交软件发布信息等方式,营造出可以从开发商手中购得“内部低价房”的假象,借助假印章、私制商品房买卖合同、贷款合同等,诈骗他人钱款245万余元。2022年9月29日,经江苏省盱眙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李秋月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5万元。  相似文献   

5.
林海 《检察风云》2013,(22):76-77
王先生:余律师您好!半年前,我们跟开发商签了合同,在上海买了套一手房,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总房价款为人民币400万元。开发商的法定代表人张经理在收取我们10万元定金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离奇的要求:“我们开发商只要你100万元,剩下的钱打到陈先生的账户上。”  相似文献   

6.
黑丁  钦鹏  莉红 《法庭内外》2008,(9):20-23
北京某公司经理萧峰在网上认识并爱上一名自称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女生李丽娜”的网友,仅仅3个月时间,在既没有见过本人也没有看过视频,甚至连电话都没有打过的情况下,萧峰先后25次汇去“包养情人”的“诚意金”101万元。2007年8月21日,当报警后的萧峰见到这位让他朝思暮想的“李丽娜”时,出现在他面前的“美女”顿时让他傻了眼:一个身材只有1.65米的无业盲流站在他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相貌丑陋的小伙子陈联长,就是让他意乱情迷的“名牌大学美女大学生李丽娜”。  相似文献   

7.
论点辑要     
目前,发放VIP购房卡成为开发商促销商品房的重要手段,认购人按照开发商要求交纳一定数额的诚意金后即可获得VIP购房卡,从而可获得优先购房权和房价优惠。诚意  相似文献   

8.
王松  张勇 《法庭内外》2006,(3):14-15
郑先生状告开发商商品房面积“发福”5%要求退房一案,由苏州市沧浪区法院依法判决原告退房,郑先生最终拿回了36万余元的房款。  相似文献   

9.
“的姐”孙海萍囚禁不住感情诱惑,频繁借钱给通过拉出租而认识的“开发商”赵远峰.累计借款达30万元。当丈夫发现后,自己却再也找不到赵远峰,而她的家庭此时也处于崩溃边缘。家庭美满的孙海萍为什么会掉入“越位”陷阱?赵远峰到底去哪了?没有任何证据的孙海萍该如何要回自己的借款?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06,(6):64-64
法官: 前不久,廖某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可他一测量.少了9个多平方米。为此,他要求开发商解除购房合同.返还购房款以及利息,但开发商却拒不同意,仅愿退还“缩水”面积的购房款。请问:买来的商品房“缩水”时,可请求解除合同吗?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开发商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拟对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中将属于业主共有的车库、车位进行违规“销售”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作出探讨。一、案例情况由于当今私人购买车辆的不断增加,在购买商品房的同时购买车位或车库,成为业主们购房同时的重要选择。如:开发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卖方)与业主(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方)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后,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约定:楼盘内的某个车位“销售”给业主,业主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后,该业主拥有此车位的“永久使用权”,但…  相似文献   

12.
李林章 《检察风云》2010,(11):54-55
伴随着发了高烧的房价,投资购房一阵热似一阵。有些开发商为降低建筑成本。趁机玩起了猫腻,房价不打折扣,却在房屋质量上悄悄地打起折扣,妄图浑水摸鱼大捞一把。不过.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位开发商却因此栽了跟头,仅仅因为房屋的层高比设计高度低了3厘米。最近被法院判决赔偿业主4.5万元。这都缘于他“倒霉”地碰到了一位较真的购房者……  相似文献   

13.
济北南 《检察风云》2010,(12):29-29
5月12日,湖南新化县人民医院一产妇死亡后,医院遭200余名家属打砸围堵,不少病人被迫转院,直接经济损失超60万元。县委称出于“维稳”需要,对家属赔偿20余万元。“砸烂医院”显然有悖于法治社会中的维权常态,毕竟这是一个有处说理的法治社会。产妇死亡固然值得同情,可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却也让维权者陷入到了非法的境地之中。维权本身是一种说理的东西,用不讲理的维权方式来维权,很可能会造成“双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微风 《经济与法》2002,(5):15-17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尽快筹集资金,收回投资利润,在以预售方式销售房屋的同时,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地产销售的经验,出现了一种新的商品房促销方式——商品房包销。这一促销方式的出现,对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搞活房地产市场,发挥房产包销商的特长,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项目的特殊性和办理权属登记手续的现状”有关的“测绘、确权”等政府行为,是否可以视作不可抗力,使开发商在业主没有如期获得房产证的时候“免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5业主讨要产权证败诉2000年初,25名购房者先后与望京新城的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了望京新城A-5区410楼的商品房,同年5月30日开发商向这25名业主交付了房屋,但购房者却迟迟拿不到房屋产权证书,直至他们于2003年9月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之时,有关房屋的权属证书尚未办理完毕。作为原告的业主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开发商应于房屋交付后90日内将房屋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16.
张鹏 《天津律师》2007,(3):50-52
所谓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并没有标准的概念,一般是指没有真实的商品房买卖关系,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及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作为购房人,通过虚假买卖的方式,套取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行为。”假按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开发商利用本单位职工或其他关系人的名义(名义借款人)申请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17.
法律解读     
开发商迟延交房,买房人主张解除合同近日,北京市延庆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开发商迟延交付商品房案。原告王某2005年5月14日与开发商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买方交付商住房价款为171万元,2005年5月14日首付70万元,余款101万元以按揭贷款形式支付。开发商于5月15日交付房屋。因为种种原因,直到2006年6月开发商也未向王先生交付房屋。原告遂向延庆县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楼款、支付违约金,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被告返还原告王先生购房款7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4万元。根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  相似文献   

18.
商品房预售,俗称“楼花”买卖,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约定,由购房者交付定金或预付款,而在未来一定日期内拥有现房的房产交易行为。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商品房预售在房产交易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与现房销售相比,在商品房预售交易中,房屋在预售合同订立时仅处于待建或正在兴建状态,至最后完工交付,尚须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不确定因素较多,困而购房者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加之商品房预售在我国尚无一套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因而,实践中,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困开发商的恶意欺诈而处于十分不利的境…  相似文献   

19.
几又 《检察风云》2010,(7):26-26
网上流传的“日记门”局长韩峰涉嫌受贿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初步查明,韩峰多次收受贿赂款共计482万元及价值30万元的商品房一套,据透露,‘局长日记”中提到的在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工作的女当事人,目前正接受检察机关的调查,其他主角则已“失踪”。(《中国青年报》3月16日)  相似文献   

20.
不需要本人身份证.黄牛党就可以替你预订或购到“实名制”车票,说是实名制,进站口只看票不查人,普遍获得“免检”待遇:呼来铁警抓黄牛,却告知抓到也不易控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