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洛-庞蒂自认是一个现象学者,其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以<知觉现象学>作为书名,这样,我们就会期待梅洛-庞蒂是从现象学的角度对知觉进行研究,我们期待在其中有对知觉精细的现象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空间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哲学家们对于空间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梅洛-庞蒂则指出,应当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考察空间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种视听格式塔:论梅洛-庞蒂的电影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45年,梅洛-庞蒂的基本哲学思想框架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开始向美学领域延伸。同年,他在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演讲《电影与新心理学》代表了他有关电影美学的基本思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在格式塔心理学眼光审视下的电影美学。这篇演讲稿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格式塔心理学的一般思想及其在知觉现象中的应用。第二部分讨论电影的视听语言能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第三部分将电影、格式塔心理学同"当代哲学"(即现象学)联系起来,认为三者面临和探讨共同的问题。他的电影美学思想影响了诸如戈达尔这样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对电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关群德 《法国研究》2002,(1):102-107
作为哲学家的梅洛 庞蒂在哲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虽然他自称其哲学思想许多来自胡塞尔的启示 ,但是他对胡塞尔的理解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一个故意的误解 ,也许胡塞尔本人也会这么认为。作为萨特的同事和朋友 ,他的哲学常常和萨特的哲学被认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 ,然而 ,他在不同的地方或明或暗地批评了萨特的哲学观点。在其一生中 ,他对哲学的看法也有许多改变。前期他的哲学思想以《知觉现象学》一书为标志。按照一些人的看法 ,这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 ,甚至也许是可以改变西方思想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此书中 ,他大量引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张颖 《法国研究》2011,(2):10-19
梅洛-庞蒂将波伏娃的《女宾》解读为一部关于与他人共存的主体经验的哲理小说。这场形而上学剧的最大教益在于告诉我们,存在者不能是一个孤零零的意识,存在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意味着他者将作为比我们自身更加基本的东西伴随着我们的世界经验的始终,于是,差异与冲突——更根本地说,相异性——将恒久地为人生带来不安。以对象化的方式来消除他者存在所带来的不安必然以取消主体的存在经验为代价,而主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正是在自身与他者的差异和冲突之中逐渐得以确立的。  相似文献   

6.
(1985年1~2月)联学苏哲期期期期期,‘J.二内‘‘.二J里七J工匀.J工匀目‘Jn八六己OOC己O丹哲学知识的概念性质(苏)谢列兹尼奥夫关于系统方法在社会意识研究中的作用(苏)纳索诺夫系统知识的认识论决定因素(苏)库兹明,系统论方法在不同知识领域中的论点(苏)库兹明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和186互”1863经济学手稿中的异化问题 (苏)柯冈国际法的现代发展哲学(苏)列文作为社会哲学范畴的基础和上层建筑(苏)巴切什基纳认识心理学的起源和现状(苏)加里培林科学技术革命与苏联当代哲学周国平当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苏)日丹诺夫当代黑格尔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 L.George)一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程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和对外政策研究,独著、合著了十余部学术专著,获得多项学术荣誉和奖励,其中由他和夫人朱丽叶·乔治(Julliette L.George)合著的《总统人格:伍德罗·威尔逊的精神分析》1,无论从政治心理学研究发展史来讲,还是从乔治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8.
袁征 《美国研究》2003,17(3):137-141
长期以来 ,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的选举制度 ,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2 0 0 0年美国大选僵局的出现 ,更是引发了许多思考和讨论。近期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心树先生出版了新著《选举的困境 :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① ,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一这部论著共 18章 ,作者运用统计学 (计量学 )原理和心理学的分析范式 ,对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使人读来耳目一新 ,有助于读者对各种选举困境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书中 ,作者将各种选举结果分为“善局”和“难局”两大类。所谓“善…  相似文献   

9.
平石直昭教授是日本学术界颇具实力的一位著名学者。平石教授生于1945年,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以后,历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助教,副教授、教授。平石教授专攻“近世”日本思想史,尤其是对荻生徂徕的研究,在日本学术界颇具影响力。有关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荻生徂徕年谱考》、《徂徕集》、《战中、战后徂徕论批判——以初期丸山、吉川两学说的研讨为中心》、《徂徕学的再构成》、《徂徕学中道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徂徕先生回答书)考》、《(徂徕集)解题·解说》等。 平石教授对荻生徂徕的研究,从客观的立场出发,在批判地继承先辈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开拓性的研究。由此构成了平石教授学术思想的特色。这种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独创性的立论。 所谓独创性的立论,是说平石直昭教授对荻生徂徕的研究,不是停留于表层的、外在的分析、论证,而是深入到思想家的思想深层,进行再探讨。 例如平石先生在《徂徕学的再构成》一文中,通过对“古文辞学的形成和特征”、“古文辞学和经学的关连”、及“天”、“人性”、“道”、“物”、“鬼神”等范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徂徕学内  相似文献   

10.
《蜻蛉日记》作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采用了同故事叙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历史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作者及其写作叙述行为,以及展示在文中经历事件的"我"的行为,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次元上的表现。《蜻蛉日记》虽然是回顾性叙事,但主要以经历故事时的经验自我的有限视角进行"即时"叙事,并融入大量内心独白与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生动的临场感与真实感。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偶尔穿插故事讲述时叙述自我对事件以及"经验自我"的解释或者评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双重聚焦,或分离或重合,使第一人称叙述者—人物"我"的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11.
张微 《法国研究》2000,(1):59-69
胡塞尔所创建的现象学,无疑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之一,但他显然无暇顾及美学,正如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S.凯西所说,胡塞尔“犯有忽视审美现象学的错误”。1他的这一缺陷,是由杜夫海纳和罗曼·英伽登予以弥补的。杜夫海纳在构建他的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时,提出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见解,而“情感先验”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丰富和发展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对审美认识先验性条件的性质、功能和运行机制,作出了新颖而深刻的论述。虽然其局限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当代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在他的一本《扎记》中谈起面对《辩证理性批判》这样记念碑式的著作产生的无能为力和敬畏交加的感觉:你不是高师出身的终身哲学教师那个圈子中的人,就不能够吃透它,萨特似乎本来就是为他们写出这大块论著的。但是这部书不仅仅是出于作者的窃窃自喜,也是为巴黎某些知识分子的玄奥讨论提供资料而构想出的一个综论:这部《批判》与一切哲学派别无关,与各大哲学思潮也无涉,虽说气势逼人,令人生畏,可是始终具有重大意义。溶合集团(le groupe enfusion)和战斗群众(foule combattante)  相似文献   

13.
罗兰·巴尔特的《明室:摄影札记》一直被学界视为探讨摄影的当代经典文本之一。然而,不同于以图像修辞学或以媒介符号学为主导的影像批评理论,巴尔特在《明室》中将论述逻辑建基于对摄影这一行为本质的探讨。通过将摄影的本质确立为“这个存在过”,巴尔特不仅就真实的维度对摄影进行了现象学还原,他还就其过去的维度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将欲望主体对不可企及的实在界的哀悼呈现为摄影的第一个刺点,同时,摄影的第二个刺点即时间的显现则提示了摄影对象作为此在自身的必死性。《明室》对于摄影本质的动态揭示所彰显的,正是巴尔特后期思想中的哲学转向,特别是他从法兰西学院时期开始就已渗透于其整个写作当中的现象学-存在论立场,巴尔特的写作理论特别是“中性写作”观念的形成与这一哲学立场的确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郭树勇 《美国研究》2003,17(1):137-148
20 0 2年 10月 ,北大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学大师罗伯特·O .基欧汉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下称《批判》) ② ,显示出其独到的学术关怀和人文精神。《批判》汇集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诸流派领袖人物的精粹 ,虽成书于上个世纪 80年代中叶 ,但它极具前沿性 ,其思想深度、学术取向和价值关怀至今仍没有被超越。近 2 0年来 ,每当学者们意欲穷究国际政治学之本真 ,洞察国际政治发展之逻辑时 ,人们还是不能绕过《批判》。《批判》率直、深刻与思辨的光芒 ,影响了…  相似文献   

15.
(198斗年3~4月)联学苏哲期期期,‘,‘内j孟.J份月,八污O乃O八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统一和矛盾问 题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若干倾向和问题当前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 展马克思和人道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资产阶级批判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苏)斯捷潘年苏联东欧研究资料(苏)索库列尔(苏)穆斯里夫钦科哲学译丛国外社会科学(苏)康士坦丁诺夫(苏)莫特罗希洛娃(苏)舍斯塔科夫(苏)约夫丘克国外和社会科学情况文摘文摘国外社会科学843期84.3期8斗.4期8斗.4期期期期期期4 423484 84848484 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李文研究员著《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第四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二等奖。《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学术著作。“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是遵照已故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先生的遗愿,于1997年9月由宋庆龄基金会设立的,旨在利用孙平化先生生前、生后所得的各类捐赠和奖酬,支持中国日本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奖励优秀学术成果,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本届评选的对…  相似文献   

17.
除史地、宗教、民俗、中外交通等领域外,《大唐西域记》在文学领域的价值也很珍贵。研究《大唐西域记》的文学价值,首先应确定其文学归属。目前,对《大唐西域记》的基本认识主要有游记、行记、传记、报告文学、新闻文学、回忆录等。以上归类认识,各有其归类理由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均有缺憾:或者因视角单一而无法兼顾《大唐西域记》的其他特质,或者归类间互有重叠而身份难辨,或者会因传统认知对《大唐西域记》的文学价值造成遮蔽。打开视野和思路,跳出文体认识的局限,从《大唐西域记》深湛的宗教性内涵和多样的文学表现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出发,将其归入宗教文学(佛教文学)这一大的范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这样处理,在突显《大唐西域记》自身价值的同时,可为数量众多的同类作品找到一个共同的归属,也为中国文学、东方文学和比较文学拓展出新的研究空间,为促进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大唐西域记》人文意蕴较为丰富,如伦理观念、生态意识、警示意义、求真精神、理想主义、开放心胸等,将它归入宗教文学,并非是要回归传统的宗教性解读,而应着重发掘、整理和研究其宗教性内涵中有益于当下、有益人的资源,实现其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步平 《当代韩国》2005,(2):7-12
2005年4月,由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组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由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第二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查通过。这部历史教科书从酝酿、编写到获得审定,其实是日本社会变化的深刻反映。但是,迄今为止多数对《新历史教科书》的批判,仍然仅仅强调教科书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历史的歪曲以及对侵略事实的否定,有的批判还力图具体列举出该教科书对历史事实篡改的地方有多少处。《新历史教科书》对侵略历史的歪曲确实是严重的,对侵略事实的否定也是相当恶劣的。但是,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深层的思考上,仅仅关注《新历史…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自然主义小说如果说浪漫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反动,那末现实主义就是浪漫主义的反动,而自然主义则是彻底的极端的更强调科学性的现实主义,或者说是左拉所倡导的文学领域里的遗传决定论。根据左拉的《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和《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以及其他有关论著,自然主义小说的含义可归纳为:1)作家  相似文献   

20.
江户时代儒学汉文著作的完成自然离不开中国典籍的滋养。探究域外儒学汉籍与中国典籍之间的关联,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内容,更是研究江户时期儒学者思想的基础。山鹿素行作为批判宋明理学的古学派代表人物,其古学汉文著作也脱胎于宋明理学典籍。具体而言,《山鹿语类·圣学篇》是以明修《性理大全》作为批判参考底本,《四书句读大全》则是山鹿素行对《四书大全》进行的古学式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