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1作为一名随军新闻工作者的我,早就听说过顾永武的名字,然而真正认识他,却是在进军大西南的万里征程中。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奉命去陈赓兵团第对师红军团采访。年轻英俊的团政治处主任陈占楼告诉我,顾永武团长是老红军、老英雄、老模范,在这个团工作的历史最长,希望我最好先找他谈谈。1949年10月2日,我在陈占楼的引见了,拜会了团长顾永武。那时,他还不满月岁,中等身材,面额红润,着装整洁,平易近人。顾永武是安微省六安县人,贫农的儿子。1931年3月参加鄂豫皖工农红军第四军,当时他还不满13岁,被分配当传今兵。少年顾永武虽然…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一部名为《我的左手》的电影在北京电视台及一些地方台公映,受到广泛赞誉。电影素材来自于武警某部团政治委员丁晓兵的真实故事。 他在战场上英勇擒敌,失去右臂,他荣获多种荣誉,受到过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荣获过“感动中国人物”称号。他说他的荣誉有一半是妻子的。他的爱情之路没有多少离奇曲折,但却让人津津乐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1938年和1939年,我在江都、溧阳、扬中地区,四次见过陈毅司令员,听过他的报告、指示。那时我在新四军挺进纵队担任大队政治指导员、团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到师、军单位工作,多次聆听过陈老总的教诲,受益很大。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我是工会贷款的老客户,靠团工会贴息贷款养猪养鱼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去年又养了藏獒,多亏了团工会大力扶持我,使我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这是二师二十四团六连养殖户邓显友说的一段话。今年50出头的邓显友是二十四团六连一名普通职工,因家庭兄弟姐妹多,排行老七,周围的人都习惯称呼他邓老七。  相似文献   

5.
王永春 《党史文苑》2006,(10):52-53
奇袭青龙关之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然而红军英雄--二七四团作战参谋周学义生前给我讲过的他亲身经历的这次惊险战斗,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父亲是位十分敬业的牧工,他的敬业精神,不仅在七师一二九团有名,而且在兵团、自治区也很有名气,并能在各级"劳动模范"的目录中找到他的名字——拦学礼。1960年,刚满18岁的他,从甘肃来到了一二九团,从此与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修过五五大渠,开过荒种过地,所干工作无不以非常敬业而得到大家称赞。正因为他认真敬业,1984年,团党委根据他在甘肃老家有过儿时放羊的经历,决定调我的父亲和母亲到十五连接管一群年老体弱  相似文献   

7.
正他始终把牧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解牧民之所难,视牧民群众为亲人。无论是在何种岗位,牧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我是个党员,所有的牧民都一样,都在我心里,我帮了他们,他们受惠,我也快乐。"他说。他,就是五师八十八团牧区牧民心中的好书记——左进国。自1990年到八十八团工作以来,左进国始终把改善牧民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他帮助扶持过的牧民一个接一个富起来,在他心里,改变贫困牧民的生活就是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他心里总有一团炽热的火李育凡转眼间,和谭谈相识22年了。那时,我们同在一座煤矿,都是青年工人;不同的是,他长我几岁,且在文坛上已小有名气,是我写作的启蒙师长。后来,他蜚声文坛,我们终于分别了。我仍在煤矿,他进了省城,当记者、当作家、直到担任省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9.
韩念龙受到周总理的严厉批评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团政委的韩念龙接到电报,叫他近期回北京.因为我国跟巴基斯坦建交了,确定他到巴基斯坦当大使.韩念龙原来在军调部呆过,是军调部驻淮阴小组的代表,挂的军衔是上校.韩念龙决定要我跟他去巴基斯坦.我当时在朝鲜任志愿军俘管团内勤组组长.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9,(6):89-91
1931年11月,徐向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李先念任红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后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政治委员。一直在徐向前直接指挥下。李先念称:我真正认识徐帅是在红三十三团当政委时。我们两人不约而同就熟悉了。他和我特别好,我和徐帅是意气相投。我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向前,一个是陈云。向前教会我打仗,陈云教会我搞经济。  相似文献   

11.
郑若杜,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旧官吏家庭.父亲在北平旧政权时期工作过.1949年入伍,因为他思想进步,很快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郑若杜虽然在大学就读过,但他毫无书生气,他担任606团6连指导员时整天和战士们滚在一起.从表面看,如果不知道他底细的人准说他是一个工农子弟;他担任605团宣传股长时,经常深入连队调查研究,撰写先进典型事迹.因为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感动的哨兵都劝他休息,但他父亲的那段历史长期困扰着他.在部队援越开拔的前夜,他带着厚厚的澄清书找到我家一直谈到深夜.我对他说:你的历史问题组织上早已查清了,你父亲未做过任何对不起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曾4次拜访中顾委委员刘志坚将军。请他谈谈“二战”时期在红三军团参加“东方军”入闽作战的有关情况,他说:“当时,彭德怀为三军团可令员兼东方军司令员,滕代远为政委,我任红三军团青年部长、民运部长和宣传部长,参加了红三军团三次入闽作战。记得当时我还写过两篇新闻报道呢!”当我们将他在1933年7月写的《朋口战役记述》等文章的复印件送给他时,他高兴极  相似文献   

13.
<正>翻开《二十八团(现二十九团)团志》,有两页是关于团场"英雄人物简介",介绍在团场屯垦戍边中有过显著贡献的"草根明星"。其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曲折、经历最传奇——他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退休职工玄怀珠。虽然他退休已经20年,但他的"明星"光芒却一直没有暗淡,他的故事也让人留在了心底、挂在了嘴边,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也许人类正是从绿色中走出,所以人们永远渴望与绿色相伴。于是,世间留下了“人活百岁,树活千年”的古话,以及诗人的礼赞:“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题记每次从市林业局那爬满青藤的办公楼里采访归来,我的心里都会产生出一种对绿色的向往。这时,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团团葱宠的绿色,李永芳那绿染的风采也就随之而出,流入了我的笔端。他是北京市农口领导干部中的一位资深的局长。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他用绿色把他的政绩写在大地上,也写进了渴望绿色的人们的心田李永芳搞林业是半路出家。1987年秋,他调到林业局时已经是50…  相似文献   

15.
他,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47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今年93岁。他,1947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第四野战军39军27师351团,相继担任过战士、班长、副排长等职务。少年时期,他做过党的地下小交通员;青年投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大西南及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负伤,屡立战功。复员回乡几十年来,他有功不居,依然保持着革命本色,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82年底调到支部生活社工作的,之前在天津造纸四厂办公室当秘书,负责撰写工作报告、经验总结、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等文稿。能来《支部生活》要感谢当时的主编张鸿飞。我初做秘书工作时,他曾在四厂蹲点,手把手教过我那类文稿的写法。我曾说过有写作的愿望,他记下了,在他去广播事业局之前,把我调了过来。  相似文献   

17.
时间过得真快。郑林同志逝世已是10多年了。山西的同志们在筹备出版《郑林风范》以示怀念,并且要我写一点文字作为对他的缅怀。郑林和我在山西共同有过近30年的战斗历程。他是我的战友、同志、朋友和兄长。我确实应该写点东西表示对他的哀思。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没有给他送行,只是在他去世后,我在回太原的机会,到双塔寺烈士陵园骨灰堂去看望了他和卫恒、武光汤等先我而去了的同志们。这个烈士陵园是他生前负责监督修成的。我在他和别的同志的像前三鞠躬后,感到十分凄凉。我默默地流泪,低声地说:同志们,安息,巴!我永远不会忘j已…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咱们连一位老兵千里迢迢从湖南老家回到连队。当他看到珍藏在荣誉室里的老石磨时,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他给我讲述了一段老石磨的故事: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指示,咱们团在小长山岛执行国防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9.
“年夜饭,我要到王怀良的家里吃”。问起2007年春节如何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农五师八十四团十连连长卜宪运说:“我要兑现与王怀良的约定。”卜宪运从2001年担任连长以来,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与困难职工一起过。他认为,过年到困难职工家里走走,可以拉近与职工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42岁的魏尊元,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三连一名青年民兵。1993年来到一二九团后,曾卖过冰棒、贩过鸡鸭打过工,凭着挣来的辛苦钱,1997年,他开始承包土地。最初几年,他不懂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