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发病情况  2 0 0 1年春 ,南京郊区种草养鹅的农村雏鹅群发生以排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且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1月 6日 ,某自然村的 5户农民从外地购入雏鹅 110 0只 ,分养于 5个不同地点 ,1月 2 0日 ,其中 1新养鹅户的 4只雏鹅突然死亡 ,当时仅怀疑可能是受凉而未引起重视。次日 ,陆续有雏鹅排白色稀粪和死亡 ,其余 4户的鹅群也相继发病、死亡 ,先后共死亡 5 12只 ,死亡率 45 .4%~ 72 .2 %。用土霉素和小鹅瘟血清等治疗均不见效后 ,改用鹅副粘病毒血清肌肉注射而使疫情得到控制。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 ,闭目缩头 ,羽毛粗乱 ,食欲减退或不食 …  相似文献   

2.
马骡蹄叶炎是蹄匣里面血液循环障碍,蹄内压增大,真皮小叶发炎所引起剧烈疼痛的蹄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机械性外伤、继发于结症后期、中毒性疾病和风湿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其中最常见的是继发性蹄叶炎,约占发病总数的60~80%。(一)蹄叶炎的症状 以蹄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跛行,可分二种。一种是一肢蹄痛性跛行,病畜站立时患肢提起,不负重;运步时患肢不敢负重,蹄尖着地;患肢蹄部增温,触压敏感;掌、跖动脉搏动亢进。另一种是两肢或四肢同时呈现蹄痛性跛行,病畜有明显全身症状,不能久立,前肢向后,后肢向前;强行运步时全身出汗,常卧地不起;触诊蹄部增温,用物轻轻打击,疼痛明显;掌、跖部血管搏动亢进。  相似文献   

3.
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或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或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口、唇、乳房、尾根、四肢内侧等部位的黏膜和被毛稀疏处发生特异性痘疹、痘块。早期发现 ,及时对症治疗 ,病死率较低 ,一般在10 %以内 ,反之则高。1 发病情况2 0 0 0年春和 2 0 0 1年春 ,榆中县梁坪乡、韦营乡、金崖镇和城关镇 32户农民饲养的 176 1只羊中有 80 2只发病 (其中绵羊 798只 ,山羊 4只 ) ,发病率为 4 5 .5 % ,死亡绵羊 5 2只 ,病死率为 6 .5 %。2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至 4 1~ 4 2℃ ,呼吸加快 ,心跳增速 ,…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血清(或血浆)防治方法 ①对有发病史的养鹅场户,小鹅孵出2~4天后,即应用小鹅血清(或血浆)每只皮下注射0.5ml。②对已经开始发病的雏鹅,应立即使用该血请(或血浆)进行紧急防治,每只背部皮下注射1~1.5ml,严重病  相似文献   

5.
临床用放四蹄头血方法来治疗蹄叶炎、蹄冠炎、球节扭伤、蹄部钉伤、痉挛疝、结症、中暑等病。从防病角度看,放四蹄头血也少生病,马血多而精气少,故马必于针刺出血少生疾病。 蹄头穴的部位,一些书籍记载:蹄头毛边上缘3分,从正中向外旁开4~8分的血管上,此穴血管较粗大,按压时略有波动感,前蹄较后蹄偏的多些,每蹄各一穴,急刺3分,出血量300~500毫升(《兽医手册》兰州兽医研究所编著,1972)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黄淮白山羊蹄部的解剖及组织结构特征,应用大体解剖学及组织学研究方法,将10只成年黄淮白山羊麻醉后处死,取其中2只的蹄供解剖学观察,另外8只分别取蹄底、蹄壁和蹄球部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软化液软化后脱水、透明、浸蜡及包埋后切片,通过HE、Weigert-VG和Sacpic染色,显微观察并摄影。结果,黄淮白山羊蹄匣包括蹄缘、蹄冠、蹄壁、蹄底和蹄球等结构;蹄底、蹄壁主要包括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乳头层和网状层结构,但蹄底无透明层,蹄底皮下组织中含丰富的动静脉吻合,蹄壁角质小叶和真皮小叶交替嵌合结构明显,可使蹄匣与肉蹄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蹄球中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和弹性纤维,此结构特征是分散蹄部承受外力的结构基础。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黄淮白山羊蹄部的组织学结构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笔者试用自拟桐灰膏治疗耕牛蹄黄1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配法 用生灰250g过筛,铁锅内拌炒,待焦黄后取出,混于500g桐油内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病例一 陈某饲养黄公牛一头,于1986年3月20日发病,走路时蹄部不敢着地,呈跳跃前进,临床检查体温、饮食等均正常,未发现异物损伤,而局部温度有灼热感,诊断为蹄黄,随取上药涂于患处,每日3次,3~5天即愈。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 我场饲养的黑白花乳牛发生一种蹄病,其临床症状与苏联C·H·克列维尔著的《蹄病与装蹄》一书中介绍的“绵羊化脓性蹄间腺(蹄间囊)炎”相似,故暂名为“牛蹄间腺(蹄间囊)炎”症。 据调查,成年母牛、青年牛、育成牛、犊牛都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我场1980年6月至1981年6月的一年内共发病29头,发病率为9%。病牛蹄部肿胀,患肢跛行,站立和步行困难,不能跟群放牧。在短期内营养剧降,产奶量迅速降低,并影响幼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8~ 9月 ,广东省陆丰市城东镇淡水、墩头 2村 6户农民饲养的山羊发生一种以全身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山羊痘。1 流行病学调查6户农民共饲养山羊 134只 ,品种为本地黑山羊。均采取固定地方、自由放牧的方式喂养 ,饲料以青绿多汁草料为主 ,自制精料为辅。 2 0 0 2年 8月 9日墩头村 1户农民饲喂的山羊首先发病 ;数日后 ,该村另外 3户农民家的山羊也开始发病 ;十几日后 ,相临的淡水村有 2户农民饲喂的山羊也发病。发病高峰期在首例山羊发病后的 10~ 2 0d ,发病率高达5 0 .0 0 %~ …  相似文献   

10.
某养鹅户于1989年5月28日购进雏鹅300只。7月12日发现病鹅4只,以后逐日增多。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拉稀粪,食欲减退,经用喹乙醇片,敌菌净片内服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蔓延,病鹅日渐增多,继而开始死亡。至8月2日共发病143只,死亡89只,病程7~10天。  相似文献   

11.
(八)蹈创 蹄踏地时被地面的尖锐物体如玻璃片、铁钉等刺伤蹄底或蹄叉沟为蹈创。发病后须脱去蹄铁,清理创口,拔除异物,以2%高锰酸钾水或2%苦列阿林水洗净创伤,涂碘酒消毒,撒布磺胺粉等,如创口小深不易清理或已污染化脓,可适当开大创口,排脓清除坏死织组后撒布磺胺粉,缠蹄绷带,注射青霉素等消炎,并注射精破抗预防破伤风,系干洁厩舍休养,每4~5日检查换药一次,创伤治愈后,蹄能踏地负重,跛行症状消失、锉修蹄形装藁底或革底蹄铁,即可轻役。 (九)创伤性蹄软骨炎 蹄软骨外侧有损伤时,要严格消毒,探诊创伤深浅,一般外伤  相似文献   

12.
牛羊腐蹄病在余庆县较为常见 ,主要发生在每年 4— 6月份的梅雨季节 ,畜圈特别潮湿呈烂泥溏样。牛羊肢蹄长时间泡在污泥脏水中 ,致使蹄部腐烂。牛羊患病后 ,站立不稳 ,四肢不停地交换 ,走路跛行。治疗方法 准备 1条长 1m的导火绳 ,每隔约 3cm处用刀割一小孔 ,使其火焰能够喷出为度 ;将患畜侧卧保定 ,刮净腐蹄凹陷处的脏物 ,用清水将腐蹄部反复冲洗干净后再用双氧水冲洗 1— 2次 ,用刀削掉腐蹄部位的残存物。将导火绳上的小孔对准腐蹄部位 ,点燃导火绳熏烙 ,至患蹄部颜色略变微黄为度。轻者治疗 1次、重者 2— 3次 ,特别严重者用鱼石脂涂…  相似文献   

13.
滚蹄病多发于骡及驴的后蹄。我们运用针刺屈腱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柱栏站立保定。将患肢拉向后方进行固定。也可采用患肢在上的横卧保定方法。先将蹄进行修整,然后装钉舌状蹄铁。术部在跖部中1/3屈腱外侧方。剪毛消毒。用2~3%普鲁卡因液30~40毫升行胫腓神经传导麻醉。用0.5~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行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4月 ,阿拉善左旗有 11群羊发生采食冬青花中毒 ,在 3378只羊中发病 95 9只 ,发病率为 2 8.39% ,死亡 10 1只 ,死亡率为 2 .98%。临床症状 病羊四肢无力 ,行走摇摆或卧地呈昏睡状 ;严重病例多见于乏弱、幼龄羊 ,病羊结膜发绀 ,口吐白沫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出现腹胀或腹痛 ,多在 2— 4h内死亡。剖检变化 瘤胃内充满冬青花 ,胃粘膜充血且易脱落 ;肝呈土黄色 ,质脆 ;肾被膜下有点状出血 ;心内膜和心外膜均有点状出血。治疗 轻度中毒病例只需留在原地 3— 4h可自行恢复 ,严禁驱赶病羊和饮水。重症者每只羊灌服食醋 30— 5 0mL或…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9月中旬,合水县太白乡的羊大量发病死亡。接到疫情报告后,笔者即前往发病村户调查疫情、现场剖检病死羊,并将所采集的病料带回本站实验室进一步检验,确诊为羊快疫。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2 0d后基本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合水县太白乡苗村行政村大院子自然村有4 6户农民,其中养羊户2 7户,共养羊36 6 0只,已发病羊30 8只,死亡羊4 6只;安子坪行政村店子沟自然村有35户农民,其中养羊户2 8户,共养羊370 0只,已发病羊2 81只,死亡84只;葫芦河村葫芦河自然村5 4户农民,其中养羊户4 6户,共养羊6 2 6 0只,已发病羊110 7只,死亡5 40只。经对该…  相似文献   

16.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在肺等部位形成肉芽肿结节。各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 ,雏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999年 5月 ,河南省光山县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樱桃谷肉雏鸭陆续发病并大批死亡。根据其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 ,确诊为雏鸭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某养鸭专业户于 1999年 5月 11日自本地一家孵化场购进1日龄樱桃谷肉雏鸭 80 0只 ,6日龄开始发病 ,当天死亡 4只 ,继之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11日龄时达高峰。截至 14日龄时共发病 3 2 6只 ,发病率达 40 % ,死亡 17…  相似文献   

17.
牛蹄病(腐蹄病、蹄冠炎、蹄部创伤感染)在我场每年发病率达15~20%,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在患肢系部皮下注射,取得显著效果,治愈率100% 症状 患肢系部有热红肿痛的炎症反应,表现跛行。严重者患部化脓,并有体温升高、奶量下降、食欲减少等症状。 治疗方法 固定患肢,对轻症清除污物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溶液冲洗,再用5%碘酒将患部及系部充分消毒,涂布鱼石脂,然后将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用5毫升注射液稀释,注入患肢系部皮下1~2次;对重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大都麻乡李家沟村民李某 ,放养内蒙古绒山羊 114只 ,2 0 0 2年 2~4月 ,部分羊出现瞎眼和神经症状 ,死亡 4 6只。经临床检查、牧场毒草调查和本动物试验 ,最后确诊造成绒山羊发病死亡的原因是萱草根中毒。1 发病情况大都麻乡李家沟村民李某冬春牧羊的草场海拔30 0 0~ 4 0 0 0m ,阴坡长有松树 ,阳坡有灌木和杂草 ,原放养 2 0 0余只甘肃细毛羊 ,2 0 0 0年开始放养内蒙古绒山羊 8只 ,春季死亡 4只 ,2 0 0 1年放养绒山羊 4 6只 ,春季死亡 8只 ,2 0 0 2年放养绒山羊 114只 ,春季死亡 4 6只。发病山羊突然出现瞎眼…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2月和 2 0 0 2年 1月 ,河南省信阳市某个体猪场7~ 10日龄哺乳仔猪 2次暴发疫病 ,造成 11窝 12 1头仔猪发病 ,5 7头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 3 8头、生长肥育猪 15 0余头、哺乳仔猪 16窝 170多头。 2 0 0 1年 12月中旬先后有 4窝 7~ 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开始出现高烧 ,每窝有 1~ 2头仔猪发病 ,1~ 2d后增至 5~ 6头或整窝发病 ,病程多为 3~ 4d。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 4窝 3 9头仔猪全部死亡。 2 0 0 2年 1月又有 7窝 7~ 9日龄仔猪先后发…  相似文献   

20.
裂蹄是马骡常见的蹄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我所1974~1975年对2283匹军马调查,裂蹄发病率达17.39%,约占蹄病总数的23.53%,但其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随着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家畜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化。温代如(1985)曾对北京黑白花乳牛变形蹄角质中氨基酸和一些常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但马骡蹄角质,尤其是裂蹄与体内各微量元素的关系如何,尚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