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箱     
已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的民事案件,如果发现案情复杂,可否转用普通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发现案情简单,可否转为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2.
张晓茹 《法制与社会》2010,(36):283-284
近年来,一种风靡于网络的虚拟婚姻形式——网络婚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亲睐,由此引发夫妻感情破裂而导致离婚的案件在逐年增多。因此,采用法律手段来规制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阐明网络婚姻的性质,比较网络婚姻与现实婚姻的区别,分析网络婚姻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系列调整网络婚姻的立法构思。  相似文献   

3.
网络婚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网络的虚拟隐蔽性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尴尬,网络婚姻作为网络高速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受到对现实婚姻不满者的青睐。人们对现实情感的不满是网络婚姻出现的根本原因。然而,网络婚姻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难题,正确面对网络婚姻,完善对其的立法规制,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的制度,规定股东可在章程中约定分期缴纳,完成首期出资后经办理股东登记即取得股东资格。此时,仅缴纳首期出资的股东可否转让股权?是否还需承担补缴剩余出资义务?未经股权变更登记的受让人可否以公司名义作出意思表示?  相似文献   

5.
公证复查中,公证机构应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程序,采取什么方式组织复查?公证协会如何处理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复查决定的投诉?公证机构在组织复查工作时,可否邀请其他公证机构的公证员或专家对案件进行论证会诊?当事人可否对论证会诊人员进行投诉?一个案例引发了作者对我国公证复查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婚姻是指在网上组建的一种虚拟的、只存在于网上的、精神上的所谓婚姻。根据网络婚姻的社会功能,可将其分为角色认知型、求偶见习型、情感补偿型三种。网络婚姻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使家庭观念产生变异、婚姻形式多样化、性关系更为随意,破坏现实夫妻感情,导致现实婚姻破裂,影响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守着娇妻不满足,非要缔结“网络婚姻”,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最后呢?“贪心的蛇”还不是被撑破了肚皮!  相似文献   

8.
婚姻的圆满对社会意义重大。可如今社会上摧毁婚姻基础的不良现象屡屡发生,其中最具摧毁力的就是"第三者"干扰婚姻关系。而我国法律在这一方面对婚姻保护存在不周。为顺应形势,本文将就受害配偶可否向干扰婚姻关系之"第三者"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进行探讨。本文将提出我国应设立配偶权,使受害配偶向"第三者"请求损害赔偿有法律依据。当然,在维持我国现行法律稳定的情况下,也可对"名誉权"进行扩大解释,认为"第三者"干扰婚姻关系,是侵害了无过错配偶的名誉权,以此支持受害配偶的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9.
李钰伟 《法制与社会》2010,(19):188-189
网络婚姻虽不是洪水猛兽,但对社会生活上已造成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对社会是利或弊?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本文通过对网络婚姻与现实社会所发生冲突的探索与思考,分析了目前网络婚姻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晓宇 《法制与社会》2013,(21):272-273
婚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持久、最具特色的一种男女两性的结合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劳动分工,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常说"情比金坚",由此也可见中国人对于婚姻的重视。然而,最近的"离婚潮""排队离婚"等现象让人不禁对婚姻开始怀疑:婚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到底占据着怎样的地位?是不是婚姻只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催化剂,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简单工具?人们对于婚姻如此轻视是否预示着社会转型的某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面对婚姻危机,是当机立断家庭解体,还是一妒忌再忍生活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缓冲婚姻矛盾."试离婚'现象近年来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它能否成为挽救婚姻的神药良方?又如何从程序上进免草率离婚?  相似文献   

12.
因“工作需要”,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婚龄加以限制,合法适当吗?计划外生育责任在谁?计划外生育可否成为用人单位对职工除名的事实依据?采取除名措施,要履行哪些程序?  相似文献   

13.
律师名片     
祖上留下的地皮我能否继续使用? 我家住在某个乡镇,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们全家除了三姐住乡镇外,其他全都到了市区工作。由于企业不景气,住房困难,我想再回到乡镇发展,想申请祖上留下的一块约35平方米的地皮建房。由于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又不想引起纠纷,特向贵刊询问:①祖上留下的这块地可否申请重建房?②假如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的话,可否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平方?  相似文献   

14.
17年前的一场意外致好友眼睛受损,一份一次性赔偿协议,到底是要一次性解决赔偿问题,还是别有用意?17年后,失明的当事人可否继续索赔?  相似文献   

15.
本案是上海法院受理的一起新类型案件:被告因侵犯著作权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同时,受害人可否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普通法官,我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过程中,常常会对如何处理好爱情、婚姻、家庭以及夫妻、婆媳之间的关系有些许感悟,最深刻的就是下面几个片段。你做好结婚前的准备了吗?年轻人崇尚婚姻自主,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年轻人在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尚未完全成熟时步入婚姻殿堂,于是,就出现了闪婚、裸婚的现象。我审理过一起典型的裸婚案件。男方与女方在上高中时通过网络相识,两人很谈得来,做了好朋友。经过努力,两人又成了同一所大学的校友。  相似文献   

17.
婚姻的成功通常要求婚姻双方对婚姻进行大量投资,而男女两性婚姻角色的差异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通常离婚时,妻子的损失更大。长期婚姻契约反映了婚姻双方的利益,那么,怎样可以保证这—契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完善的婚姻立法当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外在的因素,婚姻的维护以及对婚姻中女性的保护,还需要婚姻双方的道德因素共同作用,毕竟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已经死亡的公民有没有名誉权?对死者名誉的损害,其遗属可否提起诉讼?近年来随着死者名誉案件的不断出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9.
信箱     
编辑同志: 已由法院决定假释的罪犯,在考验期中,可否结婚?有人认为,可以结婚;有人则认为,在考验期中,不可以结婚。请问:假释犯在考验期中,是否可以结婚?  相似文献   

20.
选择婚姻,没有人想收获苦涩,从幸福开始的婚姻,为何要背离初衷?每一桩婚姻,都承载了太多的重负,每一个故事,都在诉说着围城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