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Legato”的特点,提出Legato(连贯地)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声乐演唱中只有达到气、声、字、情的协调统一、相互连贯,使其依据汉语声、韵、调的固有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势与歌曲旅律紧密结合,才能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思想情绪,塑造个性的声乐演唱方式,获得良好的声乐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2.
宋小霞 《青年论坛》2008,(1):152-153
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练声对于正确声音体系的建立、良好演唱习惯的养成、饱满演唱情绪的培养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练声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要因人而异,因歌曲而异。在练声过程中要长期加强发声方法、演唱技巧教学。  相似文献   

3.
许潇尹 《新东方》2011,(5):77-79
学院派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为代表的,即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特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乐坛之上,民族声乐跨界现象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的重视.民族声乐跨界现象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为什么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我们要"划界而分"?为什么民族声乐的发展史决定其在跨界演唱中必然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民族声乐跨界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所呈现出的方式都有哪些?跨界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价值、审美评判又是怎样界定的?贵州本土民族声乐的发展及跨界现象又是怎样的?民族声乐跨界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演唱每首声乐作品,都应该有一个艺术再创作的任务和过程,在演唱时,既要忠实于作者原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又要在这一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和想象,使歌曲更加生动、完美,富有艺术感染力……对声乐的思维,对音乐的想象,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感受美,感受生活,感受痛苦和欢乐,感受每一个让我们感动的瞬间,然后把所有的感受用歌声传达给我们的听众。实践证明,这种内心听觉对声乐技术的发挥和对音乐的再创造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掌握歌曲艺术处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懂得如何准确、细腻地表达一首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杨忠 《前沿》2009,(13):83-85
从民族性上说,由于不同民族的审美角度和审美尺度不同,因而对声乐的审美评价也就不同。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必须将鲜明的民族风格、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强烈的时代感三者高度结合。我们应借鉴科学的美声演唱方法,不断寻求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一种既具有科学发声方法之长,又能彰显民族特色与风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7.
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渊源流长,其优美的音色与和声宛若天籁,演唱表达的情感直指人心,合唱的多重魅力使成它成为群众参与面最广并且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艺术性的一门艺术。它不仅能使参与者得到声乐、合唱技能的训练,提升音乐素养,更能带来美的享受,使人们感受到合唱艺术的强大震撼力。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26日,由国家文化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光明杯”中国21世纪少儿歌曲创作评选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首由张明怀创作的赞美草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少儿歌曲《爱草原》获得三等奖。这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内蒙古地区仅有的一部获奖作品,也是作曲家张明怀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去年8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少儿声乐作品及演唱比赛中,由包头市小歌手王晓岑和青山少年宫合唱团共同演绎的这部作品,代表自治区的两个声乐节目,与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歌是特定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苗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共同造就的民间文化瑰宝。它旋律优美,具有独特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技巧,是苗族人民交流思想情感、表现生活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湘西苗歌的体裁、种类、节奏和节拍等角度入手分析,通过对其演唱形式的研究,从声部、润腔、发声等方面对其声乐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瑶族是我国迁徙历史最长久、迁徙空间最遥远的少数民族,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语言支系的多样化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独特魅力,其研究文献虽不少见,但多依据民歌内容揭示瑶族人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内蕴,或从传统民歌演唱的理论角度寻找差异与共性。对此,基于声乐表演的专业知识,结合瑶族民歌的生态背景、曲谱资料与艺术特色,从形式、行为、意识三方面剖析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结构图景,指出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技巧、心理、情怀对现代声乐发展的有益影响,揭示了音乐为人服务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樊凤龙 《前沿》2008,(10):79-81
我国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内的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宋一鸣 《青年论坛》2005,(3):123-124
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演唱形式,由于其独特的组织和表现方式,赋予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教育训练功能,合唱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多种教育功能,其中在美育、思想教育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有着多方面的补充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汉族的干阿爸/抚育我成长/给我一个避风的家/您把我当亲生儿女一样看待/给我买书包/送我去学文化/雪域的羔羊/永远是您的牵挂/汉族的干阿爸/就像我的亲阿爸。”这首《汉族的干阿爸》歌曲是以汉族援藏干部收养藏族儿女,并资助他们上学读书的感人事迹进行创作,由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刘莎谱曲、青年词作家叶木青作词,作品热情讴歌了广大援藏干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反映了我国民族团结、汉藏一家亲的美好情景,唱出了藏族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感情。在2004年10月由文化部、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蒲公英”全国少儿声乐大赛上,福建省少年歌手高建玮以此歌演唱荣获演唱金奖。前些日子,央视少儿频道又重播了这首歌曲。而词作家叶木创作这首歌的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曾无私资助他的援藏干部邱运财。  相似文献   

14.
牛利新 《前沿》2013,(18):59-60
艺术教学中有很多思想受哲学观念的影响,比如中国哲学思想中整体意识,以及西方哲学观念中的主体性思想及实践性思想等,都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声乐教育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持。本文主要就声乐教育与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哲学思想及西方哲学思想在声乐教育中的使用进一步阐释哲学思想对声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及其科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及其科学基础肖黎声西洋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是渊远流长。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歌唱训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声乐界重实践轻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历史与传统,使得嗓音科学、歌唱艺术及声乐教...  相似文献   

16.
林颖 《前沿》2009,(1):187-189
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这是本文的理论立足点,也是文中展开所有理论探讨的出发点。音乐社会学是当代音乐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既强调了音乐,也指向了社会,是音乐的社会性,也是社会意义上的音乐。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提取音乐的艺术门类之一——声乐艺术,重点从声乐艺术的社会历史渊源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历史原因与声乐艺术的社会情感意义及其不同时代的社会功能显现两大方面进行理论初探。一方面,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或有些许理论上的细化与具体化,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充实音乐社会学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拓宽声乐艺术关学的研究视野,从音乐社会学的混响中辨析、感受声乐艺术情感论美学的独特音响,给声乐艺术情感论以社会学的解释、支持与证明。  相似文献   

17.
本人主要围绕“活”唱即歌唱的艺术处理这一中心,分别从歌曲的分析(包括主题与内涵、基调和结构)和歌曲的演唱处理(包括风格、字、节奏、腔、力度、速度、音色和韵味)两大方面展开,并以《龙凤呈祥》这首歌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阐述了“活”唱即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并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融文学、戏剧、音乐于一体它要求歌唱者既要有高超的声乐技巧,同时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表现力。歌唱演员在演唱时所体现出的修养和魅力,是歌唱演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含文化艺术修养、个性、审美情趣、广博的学识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了歌唱者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气质特征。本文对什么是歌唱气质,歌唱的气质特征以及如何培养歌唱气质作以粗浅论述。一、歌唱气质的诠释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反映  相似文献   

19.
林苗  王殿民 《台声》2013,(4):96-97
王海英,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原籍台湾省高雄。现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多年来,王海英顽强拼搏,置身声乐艺术教育,精心培养下一代,成为河北省优秀台胞代表。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掌握了它的发展规律,声乐教学工作就会顺利进行。一、准确的发声共鸣点声乐学习应了解发声器官,以便找准发声共鸣点,发出科学的、动听的声音。这里所说的发声共鸣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所用的声音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