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4期登载了郑澄桂同志《闽浙赣省委称谓究竟始于何时》一文(下称郑文),对闽浙赣区党委改称闽浙赣省委的“起始”时间作了新的考证,否定了他自己原将改称一时间判定为“1947年11月15日”的说法(详见《福建党史通讯》1987年第7期)。这种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郑文仅凭一份华东局“辰灰电”,断然得出“证明了上级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于1949年5月9日解放,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是闽北游击纵队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设闽浙赣区党委(9月改称省委);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等文件,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委员王文波任中共闽北地委书记.  相似文献   

3.
1947年 4月9 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后改称闽浙赣省委)在古田县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武装暴动,建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较有名的澄洋暴动。 澄洋暴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区党委(省委)及其所领导的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理由是:首先,闽浙赣边区这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又经过八年抗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则一直是在党  相似文献   

5.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权势横暴、倒行逆施到民心尽失、全盘崩溃的转折点。福建省闽粤赣边区的党组织和游击部队从分散隐蔽转入公开发动游击战争。闽浙赣边区党委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摧毁国民党统治的反动基础.恢复与建立民主根据地。同一时期,在中共闽浙赣边、闽粤赣边区委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6.
由福建省档案馆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征委会闽浙赣办公室编的《闽浙赣党史文件资料选编》上、下集,列入福建档案史料丛书,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六月间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中共闽浙赣省委  相似文献   

7.
正闽浙赣边区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区域。大革命时期,即开始有党组织活动。土地革命时期,边区各地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先后建立了工农红军,创建了苏维埃政权,其中闽北、闽西北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后,闽浙赣边区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为中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闽北是闽浙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浙赣边区很多重大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师大、闽浙赣党史办、原福州军区史学研究者编著的,反映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党的历史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4月1日在福州举行首发式。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诞生40周年,也为了完成原中征委交给的闽浙皖赣四省协作的写史任务,闽浙赣省委领导下武装斗争研讨会筹备领导小组于1989年5月决定编写《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武装斗争史稿》一书并相应成立了编审组和编写组。当年9月写出初稿,于1990年1月在福州市武夷大厦召开审稿会征求意见。这次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和同志们,特别是当年战斗在闽浙赣边区的老同志一起,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首发式。《中共闽浙赣边区史》是我省继《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在党史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对《中共闽浙赣边区史》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闽浙赣边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边区党组织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省情、区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铁传     
李铁山东省济南市人。一九三七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一九三六年五、六月间在北师大入党,一九三八年入闽。历任中共福州工委、福州市委书记、闽江特委书记、闽中特委特派员、闽江工委委员、组织部长、闽浙赣区党委候补委员、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一九四八年四月间在城工部事件中被错杀,时年三十七岁。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曾洪易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曾洪易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到赣东北苏区(1932年12月改称闽浙赣苏区),曾任红十军参谋长、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成为闽浙赣苏区最高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曾洪易积极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和扩大化的"肃反"路线,使苏区和红军遭到严重损失。曾洪易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忠实执行者,曾给闽浙赣苏  相似文献   

15.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于1993年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4月举行了首发式.为了深入对这部史书展开讨论和研究,5月17日,闽浙赣党史领导小组和福建师范大学党委联合在福建师大专家楼召开书评座谈会.闽浙赣党史领导小组成员左丰美、苏华、黄庚禹、张翼、林志群、王村民、张次愚等,福建师大校长陈一琴、中共福建师大委员会副书记胡绍樵等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我省史学、理论界专家学者和《中共闽浙赣边区史》编写组成员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现将部分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如下:王大同(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从筹备、研究、编写到正式出版,历时10年,数易其稿,足见其工程之艰巨,也表明了这部著作领导小组和编写人员对历史高度负责的党性和严肃科学的治学态度。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包括正文、附录共计51万余字,另附有3幅作战示意图。这部史书的编写  相似文献   

17.
1947年4月9日,在中共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的领导下,闽东北地委书记左丰美在古田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暴动,拉起队伍,建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有名的澄洋农民暴动。  相似文献   

18.
《古田党史资料》1986年第4期刊载史文文章《试论“澄洋暴动”的成功与不足》。该文认为,1947年4月9日,闽浙赣区党委在古田县东部成功地发动了著名的“澄洋暴动?,一举揭开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序幕,对整个爱国游击战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翻开《左丰美在闽浙赣边区》一书,如同启开时代熔炉的闸门,在热浪滚滚的硝烟里,在血与火的辉映下,矗立着闽浙赣边区一代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而左丰美同志顽强奋战的勃勃英姿,尤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作为纪实性的作品,本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成立暨与南下大军会师50周年。这是福建革命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有力地策应了解放大军渡江南进,为迅速解放闽浙赣边区全境、解放全福建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