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庭暴力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妇女、家庭问题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家庭暴力有明确的法律处罚条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还专门制定了反对家庭暴力的单项法律。本文首先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具体含义,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国外反对对妇女家庭暴力理论与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特别是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外已形成了许多较成熟的理论、制度。我国至今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现存的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导致法律实践中对受暴妇女的保护和救济力度不够。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夫妻共有关系强制中止制度、保护令制度、“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受暴妇女临时庇护机构、社会性别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制度,以切实维护妇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3,(4):29-30
家庭暴力问题是目前我国公民权益保护领域亟待法律规范的突出问题,影响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将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审议项目。为了加快这项关乎人民群众家庭幸福的重要法律的立法进程,全国妇联建议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一、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  相似文献   

4.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11):20-24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1995年,随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家庭暴力”概念引入到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禁止家庭暴力”明确写入国家相关法律,社会各界也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4,(5):45-46
<正>家庭暴力是基于不平等权力关系下的侵犯人权行为,是我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妇女之家"工作者应当对社区中发生的家庭暴力做出敏锐的反应和行动,坚决维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利益,在干预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发挥倡导者、支持者与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相关的法律条文散见于各种法律。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存在公安教育缺失、公安工作缺失和干预技能缺失。专门立法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专门立法十分有利于全社会,包括公安部门对家庭暴力的深入认识,十分有利于提高反家庭暴力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十分有利于解决实际干预中"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在我国,一直把家庭暴力看成"家务事"而没给予充分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觉醒,原来潜伏的家庭暴力问题逐步浮到社会表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并为受害人提供了相应的救助措施,为治理家庭暴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田梅 《前沿》2010,(6):87-90
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涉及公权力与私权力冲突的解决问题,涉及主体介入的任务与权力范围等问题。我国现在的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意识、法律法规及运作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缺少一部专门的、统一的法律来确定警察机关介入的程序、介入过程中的职责等。警察机关介入家庭暴力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通过对家庭暴力的涵义及警察机关介入的现状的反思,从协调矛盾为根本、取证工作为重点、积极介入与有限介入相结合为方式及极度危险之下保护责任为例外等四个角度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当然警察介入家庭暴力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针对外来因素对青少年的伤害,忽略了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家庭暴力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示范作用,造成未成年人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个性成长和行为方式,应该高度重视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面对家庭暴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存在事后处罚措施乏力、立法缺乏未成年人视角、强制报告制度缺失、刑事自诉制度的限制等法律困境。因此,应该努力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司法解释中完善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法条、构建完善的事后处罚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的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家庭暴力谈妇女人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燕怡 《前沿》2003,(7):84-86
本文从理论上对家庭暴力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指出家庭暴力对妇女的生命权、自由和安全权以及平等权、人格和尊严构成了严重侵犯。进而对如何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妇女人权进行了法律上的思考 ,并呼吁我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出台 ,对执法过程提出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家庭暴力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立法的不完善导致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而警察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不足也使其无法有效干预家庭暴力,社会公众的不认可更使警察干预家庭暴力举步维艰。因此,为有效干预家庭暴力应当明确立法中关于家庭暴力的具体标准及警察的执法权限和程序,并加强针对警察的反家庭暴力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论反家庭暴力行为中的警察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介入家庭暴力行为时的关键职能在于防止家庭暴力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具体有以下几点: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教育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帮助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人;执行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向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在对制止家庭暴力行为过程中警察权力的立法要立足我国的国情,不能盲目求快、求多,要在严格执行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再进行必要的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刑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法角度审视家庭暴力 ,对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意义重大。根据刑法规定 ,家庭暴力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 ,侵犯的客体是家庭关系和人身权利 ,行为对象是与施暴者有家庭关系的成员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处理家庭暴力犯罪应注意区分非犯罪性家庭暴力与犯罪性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的界限。鉴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和刑法规定的抽象性 ,司法实践中处理婚内强奸案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袭警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具有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等特点,给国家法律尊严、社会治安稳定和警察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这与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忽视和误解人性化执法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警察在具体执法中应树立人性化理念,同时针对警察在人性化执法中的误区进行反思,对人性化执法进行合理定位,使警察在执法中能有的放矢,从而遏制袭警案件的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睦安康是社会稳定昌盛的前提条件。当今,人类已进入了现代文明时期。人们的思维理念、行为模式大多完成了对粗俗与野蛮的超脱。然而,“家庭暴力”这个与现代社会极不协调的现象还在困扰着时代文明,由家庭暴力引发的各类案件频频发生。对此,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着种种思考。本文从对家庭暴力事件的认定入手,分析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各种成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杀性暴力犯罪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随着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频频发生的危害社会的自杀性暴力犯罪现象而产生的。自杀性暴力犯罪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也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它属于暴力犯罪的一种。自杀性暴力犯罪的表现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自杀者一般采取爆炸、投毒等暴力手段与危害对象同归于尽,这种自杀犯罪形式占绝大多数;第二种是等到实现犯罪目的后再自杀。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案件有不同于其他普通违法犯罪行为的特殊性,警察在干预和处置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法律规定不明确、取证困难、受害人诉求模糊等诸多实际问题。文中从分析家庭暴力的危害入手,结合法律规定,对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依据及处置、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相关实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6,(6)
As one of the first signatories which ratified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 in 1980, China has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on aspects of law, policy, society and so on, to strictly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States parties, improving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giv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rights to women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However, women's employm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ealth,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have not been well addressed,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about problems concerning girls, rural women, older women and other special groups of women. We cannot merely remain at the stage of empowerment.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o change social custom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women to exercise their rights, to promote the equality on the ability to achieve real justic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gender equality.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反对家庭暴力行动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对中国家暴进行合理有效的新闻报道是动员全社会投入反家暴的瓶颈之一,也是新兴的研究课题。在家暴问题的报道方式上,本文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旗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跨文化地区香港《南华早报》的相关实践作出分析,同时对中国内地媒体提出了本土化报道家庭暴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