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 《世纪风采》2007,(4):10-14
1939年9月,日军纠集两万多兵力疯狂围剿由罗荣桓领导的鲁中等抗日根据地。10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由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组成,当时在山东菏泽专区一带活动,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电报还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主持此事的是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  相似文献   

2.
13、惠及生人肉白骨,至今歌颂满湖西1939年秋,罗荣桓逐渐把注意力转向鲁南地区,即当时的山东省津浦路以东、胶济路以南的广大地区。10月初,当他正准备率大部队向鲁南转移的时候,突然接到电报,说位于苏、鲁、豫、皖的(微山)湖西地区,苏鲁豫区党委又在搞什么“肃托”(即肃清托派),并抓了许多人,有300多人无辜被杀。就连时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的梁兴初、支队独立大队政委郭影秋等部队领导,也被当作“托派”抓了起来。罗荣桓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他一边拍电报给主持“肃托”工作的王凤鸣,命令其立…  相似文献   

3.
杨柳 《党史纵横》2007,(12):23-26
一1939年9月,日军集中两万多兵力对罗荣桓领导的我鲁中等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清剿。10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由八路军115师344旅一部组成,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列平 《党史文汇》2005,(3):50-53
第五章 挽狂澜罗荣桓刀下救人平冤案郭影秋滴水石穿 罗荣桓接到彭明治的电报后,马上意识到湖西"肃托"事态的发展比料想的要严重得多,如果不立即制止事态的扩大,湖西根据地将有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10-12
1939年5月,根据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到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策应江南新四军北渡长江。支队接到命令后,司令员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即率部队向陇海路以南进发.留下第一、第四大队坚持湖西斗争。  相似文献   

6.
正开国中将梁兴初戎马一生,他从战士到将军,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这位打铁出身的虎将,9次负伤,九死一生,从来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条铮铮铁汉也曾哭过三次。第一次哭——委屈之泪1938年10月,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副团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东进,抵达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简称湖西)地区,部队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建设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36年起,中共曾先后派黎玉、张经武、郭洪涛、罗荣桓、陈光、徐向前、朱瑞等到山东工作,他们都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尤其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罗荣桓抱病受命,不负重托,进一步巩固了八路军在山东的战略地位和壮大了山东的抗日武装。对罗荣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毛泽东后来曾有过高度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党史上,郭洪涛是一位有特殊经历的人物。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郭洪涛曾任陕北红军总指挥部政委(总指挥谢子长)、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陕北省委书记、陕甘宁特区党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1938年后郭洪涛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等职,为开创和发展山东抗日根  相似文献   

9.
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在代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的率领之下进入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7月下旬,罗荣桓到达梁山宋江寨以北的前集,陈光从湖西检查工作后,也到达这里与罗荣桓会合。 8月1日,前集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指战员们早就安排了文艺节目,正搭台子、栽杆子,拉起庆祝“八一”建军节的横幅标语,准备召开庆祝大会。这时,师部突然接到地  相似文献   

10.
艾波 《党史纵横》2002,(2):26-27
1939年在山东微山湖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300多名革命干部遭到杀害.罗荣桓同志闻讯,飞马急奔湖西,制止事态蔓延,解救数百名同志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湖西“肃托”事件是1939年发生在山东湖西地区的一起在全党有着重大影响的冤假错案。“肃托”事件在所谓“肃清托洛茨基匪帮”的名义下,使湖西大批党政军干部被捕、被杀,严重损害了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梁兴初三哭     
正开国中将梁兴初从战士到38军军长,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彭德怀写下"38军万岁"。自此,梁兴初以"万岁军"军长而威名四扬。这位打铁出身的虎将,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从来是流血不流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条铮铮铁汉,也曾哭过三次。一哭,委屈之泪1938年10月,时任115师685团副团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东进,抵达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简称湖西)地区。在此,部队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1939年5月9日,日伪军80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求投降的照会.8月11日清晨,在山东莒南县大店村,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居住的院子里,来了一批客人,有山东军区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萧华,省参议会会长马宝山等.罗荣桓当众宣读了刚接到的朱德总司令的电报,命令八路军和新四军收缴所有日伪军武器.这一天,延安总部接连发布多道命令,命...  相似文献   

14.
7、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我们发现晚了”1929年3月,罗荣桓随红四军首次入闽。部队到达福建长汀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了分兵游击、发动群众的方针。与此同时,为了迷惑敌人,将部队番号作了改变。团改为纵队,营改为支队,连改为大队。罗荣桓所在的三十一团三营改为三纵队九支队,他仍担任九支队党代表。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主要讨论关于建军原则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反对流寇主义、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军阀主义等正确观点。但这些正确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15.
罗荣桓同志毕生从事我军政治工作 ,经历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初创、逐步发展、臻于完善的过程 ,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楷模。同时 ,他也是我军战功卓著的军事家 ,在领导山东军民抗日斗争中 ,他的贡献尤为突出。抗日战争持续 8年 ,罗荣桓在山东 7年。其间 ,他相继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代理师长、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 ,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他在领导山东军民开创抗日根据地、击败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思想。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派主力部队去山东开辟抗日…  相似文献   

16.
湖西“肃托”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1939年的湖西“肃托”事件,震惊全党。对这一冤假错案的处理也经过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湖西“肃托”事件的发生和平反,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1939年8月,中共湖西地区发生了肃反扩大化,一大批干部被杀,对湖西地区党组织造成了严重损失。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115师及时制止了这场"肃托"扩大化,在党中央的指示下,适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尽最大努力挽回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逐渐恢复了湖西的党组织,稳定了人心。"肃托"由来湖西地区位于苏、鲁、豫、皖4省交界,因其大部分位于微山湖以西,故称湖西地区。这个地区紧靠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干线,逼近战略要地徐州,是连接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8.
姜龙 《世纪风采》2023,(11):32-33
<正>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和山东省战工会长期驻扎在连云港东海县西朱范村周边,第115师343、344旅等部分师主力部队都曾经战斗在连云港地区,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清乡”等侵略企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连云港地区成为了整个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士榘、谷牧等党政军首长在此指挥作战,渡过了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列平 《党史文汇》2005,(2):50-53
第四章 逞疯狂二王磨刀霍霍 莫须有郭梁下狱受刑 丧心病狂的王须仁、王宏鸣两次在谷亭镇捕杀了许多人后,又继续策划了一个更大的杀戮阴谋. 他们捏造说:苏鲁豫边区的党,都是"托匪"发展起来的.因此,二王通过白子明,以区党委的名义,向各地委、县委和各县地方部队发出通知,命令各县区委以上的干部必须到区党委 (实则苏支四大队 )来"受训".而且还要求把所属部队也带来.所谓"受训",也就是进一步把各县、区的党和非党干部,打成"托匪"进而加害.  相似文献   

20.
激战板桥集     
刘泉 《党史纵览》2018,(2):44-46
正1940年6月27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和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第二纵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7月27日,根据刘少奇的指示,黄克诚率第四纵队一部直插皖东北,此后又奉命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共2万余人,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原八路军第四纵队重新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