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2,(8):5-5
4月1日起,一批法规、规范性文件开始实施。其中,国务院发布的《拘留所条例》要求拘留所应当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进一步保障了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拘留所不得纵容他人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拘留所条例》旨在规范拘留所的设置和管理,惩戒和教育被拘留人,保护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虐待行为不断出现,特别是教师对未成年学生的虐待问题日益严峻,危害巨大。但是我国刑法中关于虐待罪的界定过于狭窄,其他法律也没有明确的立法来规制教师的虐待行为。因此,在我国刑法中设立虐童罪,并不断完善其他法律配套机制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立法     
《中国律师》2012,(4):86
《拘留所条例》出台3月1日,新华网授权发布了《拘留所条例》,该条例将于4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拘留所应当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或者指使、纵容他人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最高法出台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司法解释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问卷调查,衡阳市中小学有65.2%的学生反映其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体罚.对于体罚和教师正常惩戒行为的边界,我国现行法律未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多认为教师正常惩戒行为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具有必要性,体罚是教师惩戒行为的一种极端形式,但上述调查学生则将教师的轻微惩戒行为亦纳入体罚中加以理解.对上述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亟待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导致中小学体罚现象的发生,其原因具有多方性,这既包括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现代承继,也包括部分教师教育技艺不精、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匮乏,学校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犹存,学生抗压能力弱及家长过分溺爱等.纠正我市中小学体罚现象的关键,在于明确教师正常惩戒和体罚的边界和区别,并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不同的纠正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飞 《法学杂志》2012,33(10):56-60
儿童虐待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我国规制儿童虐待的法律主要有专门性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与非专门性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等法律。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形式分散,缺乏系统性;儿童虐待报告制度残缺不全;调查与处理制度暂付阙如及受虐儿童保护制度设计不合理等缺陷。借鉴域外经验,我们应将儿童虐待定义明确化、制定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设立儿童代理人制度、改革儿童收养与寄养法律制度并设立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死刑犯和可能被处死刑者权利保护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  姜福先 《山东审判》2004,20(5):40-42
近年来我国作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的签约国,在有关死刑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但仍存在 不少问题。我们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 度,赋予被处死刑和可能被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必要的权利,确保死刑这一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以加快我国正式加入此公约的进程。 一、申请对其人身进行刑讯伤情检查、鉴定和在法 庭上展示刑讯伤情权 为了杜绝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等违法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对于"体罚"的规定原则、模糊、不确定,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教师在执行学校的纪律时很容易触犯法律的底线,也不符合教育学的规律,最终也不易达到教育的目的。法律对于体罚的明确、细致的规定能够使体罚得到良好的执行,并且通过用法律的程序控制体罚的过程,用法律的后果强化体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能够最大限度的执行学校纪律,实施体罚这一教育措施,达到教育的目的。体罚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体罚是否是出于教育目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罚是否会造成严重后果。体罚应当坚持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对于超出体罚的教育目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来,频发的虐童案件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现行的防止虐待儿童法律救助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虐童行为无法被及时制止,带来了一些严重后果.本文指出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结合我国现状,可以通过明确虐童行为的外延,完善现行举报制度,建立专门的虐待儿童处理和救助部门,完善防止虐待儿童法律救助制度,保障儿童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于改之 《法律科学》2013,31(3):172-181
为了有效防止儿童虐待,日本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反观中国,由于规制儿童虐待的法律之不足,儿童虐待故未得到有效抗制;对于非家庭成员实施的儿童虐待行为,刑法中也无合适的罪名加以处罚.因此,完善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把小星娃置于“阳光下”,王老先生本想展示“早教效果”,却被指责为“虐待事件”。一时间,当事人被卷入强大的舆论漩涡。小星娃是否被虐待?谁有权把孩子送去助养?政府部门是否有权干涉王老先生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博士郭开元——破解公众心中的法律疑惑。  相似文献   

11.
据2004年5月11日《黑龙江监狱》刊登的资料,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检察机关2003年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中,对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以及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等依法提出监督意见7055人次”。检察机关已把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列为2004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体罚现象,是近年来社会上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并没有引起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警戒,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二是有关体罚制度的法制不健全,三是对体罚的处罚力度不够.所以,要真正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加强法制建设是基础,正确界...  相似文献   

13.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肖君拥 《北方法学》2010,4(4):79-89
普遍存在的体罚儿童现象随着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的关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家庭内部的儿童体罚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年来,禁止一切形式的儿童体罚的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探析儿童体罚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从国际人权文件和我国国内法律体系中寻找家庭内部禁止体罚儿童的依据,以类型化分析的方法比较世界各国保护儿童的立法例及其进展,借鉴外国禁止体罚的立法实践,针对我国在禁止家庭内体罚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方向,以求尽快达到禁止体罚儿童的国际人权法律标准、不断改善国内儿童权利保护状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虐待被监护、被看护人罪的客观要素与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虐待被监护、被看护人罪的侵害法益为被监护人、被看护人的人身权;只有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自然人和单位才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有四个行为表现形式——违反(不履行)监护或看护义务、虐待行为、虐待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以及本罪侵害对象只能是处在被监护、被看护情况下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在司法认定方面,一是要考察涉案人员与被害人是否存在监护、看护责任关系,二是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情节恶劣”的虐待行为.本罪与其他虐待型犯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主体与行为对象的关系不同;二者违背的义务来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症于1977年被发现,至今被一些国家定性为儿童虐待行为。在中国儿童保护领域,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关注。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了解其表现形式、法律后果以及在司法上带来的难题,对及时发现、处理案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监管机构既包括监管犯罪嫌疑人、罪犯的机构 ,也包括因实行一般违法行为被强制收容之人的机构。殴打是指那些同时具有力度较强、时间较迅疾、工具为钝器、击打部位较大特点的人身打击 ;体罚是指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 ,使被监管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处于特定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并因此造成被监管人心理痛苦或身体极度疲劳或疼痛的行为。虐待是指针对被监管人采用殴打、体罚之外的非人道手段侵害其人身权益 ,使其遭受身体或心理痛苦的作为或不作为。本罪主要侵犯了被监管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同时也侵犯了国家监管职权行使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杨建 《法制与社会》2013,(22):275-276
本文探讨了变相体罚的内涵,分析了变相体罚的特征,并对变相体罚问题作了类型化研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变相体罚的危害性,并对变相体罚的法律责任问题作了分析,对于防范校园侵权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保护学生自身合法权益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64-164
据2004年5月11日《黑龙江监狱》刊登的资料,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检察机关2003年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中,对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以及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等依法提出监督意见7055人次”。检察机关已把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列为2004年工作的重点。本文所说的“监外执行”,包括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5类罪犯。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体罚现象,是近年来社会上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并没有引起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警戒,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二是有关体罚制度的法制不健全,三是对体罚的处罚力度不够.所以,要真正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加强法制建设是基础,正确界定教师的惩罚权是关键,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和司法干预是保证.以此为研究框架,目的在于加强教师法制观念,提高教师法律意识,进而为杜绝体罚现象提供理论决策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