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占彦 《西部社会》2002,(12):47-48
早在三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中国远古人类就在灵武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使古老的灵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水洞沟闻名遐迩,古长城蜿蜒曲折,镇河塔披青挂翠,甘露寺馨钟萦绕……西濒黄河,有秦、汉等主要干渠,“水平岸阔浪无波”,黄河文明在这里展示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位卓越的治水专家。“管领江淮河汉”是他自己刻的一枚图章,这忠实地表现了他的抱负。他的治水赈灾足迹遍及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水,以及后来的新疆地区,特别在江南、湖北等地,其进行救灾奇策的事迹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初春的准格尔,乍暖还寒。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准格尔大地风起云涌。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旗委统战部也正经历着一场涤荡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释放着下基层、体民情、服务群众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初,连接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和华北煤炭运输干线大(同)秦(皇岛)铁路的大(同)准(格尔)铁路全线电气化贯通;这标志着历时10年、投资逾百亿元的中国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准格尔煤田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总经理宋瀚峰告诉记者,一个年产煤和年选煤能力都为1200万吨的露天煤矿和选煤厂将于今年10月正式投产,可望于2000年达到设计能力。目前,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已提前投入运行。这个以“煤、电、铁路运输~体化经营”为特色的项目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项工程,其露天开采、煤炭洗选等工…  相似文献   

5.
阮小明 《中国减灾》1994,4(1):42-4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疾病流行的影响阮小明(湖北省卫生厅)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评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分为引江和引汉两部分。近期引汉工程是首先从长江支流丹江口水库引出汉江水,引汉总干渠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四省(...  相似文献   

6.
黄慧 《今日海南》2023,(4):49-50
<正>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3月20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国党刊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采访团分别走进黄河博物馆、红旗渠、安阳殷墟遗址等地,近距离感受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和绚丽厚重的河南文化。一条河,书写“安澜”和“生态”新篇章走进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随着讲解员触发按钮,一扇门缓缓打开,播放着“黄河的形成”视频的LED屏出现在大家眼前……黄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被称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它生动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历代水旱灾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开发的远景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8,(12):90-92
西安,一座城市,凝聚了中国千年的历史血脉。那拆拆建建的城墙,就是13朝古都更迭的见证。穿梭在这城墙内外,发现积淀于这块土地上的王权气息,都萦绕在其周围。 汉长安城就在今西安市西北郊,从古城的北门出去不远就是。两干多年过去了,曾经堪与罗马媲美的长安城,如今地面上所有的建筑都荡然无存,惟有汉长安城的夯土城墙,还矗立依然,顽强地证明着一个王朝的存在。未央宫前殿高大的台基,建章宫、长乐宫的楼阙基址,仍旧显示着昔日权力中心的威势。汉王朝灭亡了,但是“汉”的文化遗存却保持着长久的影响。今天,我们书写的文字叫作“汉字”,我们使用的语言叫作“汉语”。“汉”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8.
秦亡后,楚、汉争雄。起初,军事实力楚强汉弱(楚军40万人,汉军10万人),而楚终为汉所灭,其胜败之机何在呢?各有各的说法。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宣扬他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因此,他对最后的覆亡只能归因于天意:“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说明他输得糊里糊涂,至死不悟。汉高祖刘邦于胜利后置酒南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07,(1):F0002-F0002,F0003-F0004
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以下简称呼准铁路)是以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为依托、以煤炭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地方性铁路,为自治区"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呼准铁路北起京包铁路呼和浩特西站,途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玉泉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跨黄河进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8,(2):F0003-F0004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准能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煤炭部直管企业——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1998年9月由原煤炭部划归神华集团公司统一管理。2000年实现债转股,2001年完成公司制改造,成立了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上市更名为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煤炭开采、发电、铁路运输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能源企业。目前,准能公司注册资本71.14亿元,股东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4.03亿元,  相似文献   

11.
征鹏 《今日民族》2013,(1):19-21
傣家人称节日为“摆”。称过节为“毫摆”。“赶摆”是汉、傣语混用词,“赶”为汉语,“摆”为傣语。连起来意为过节。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绕着准格尔流,她是蒙汉人民的结亲酒;草原上挑马一搭搭高,蒙汉人民最相好。”在我国晋陕蒙交界、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汇地区,诸如此类的漫瀚调歌词层出不穷。传唱了近200年,漫瀚调似一朵民间艺术奇葩久盛不衰,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蒙汉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3.
<正>“吃着特色黄河大鲤鱼,欣赏着黄河生态廊道的美景,真是有滋有味!”近日,在新安县仓头镇鹰嘴山风景区一家名叫“秋芬渔家”的农家乐,不少游客这样说。“秋芬渔家”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一侧是大河的烟波浩渺,一侧是青山的叠翠磅礴。从最初“门可罗雀”到如今“一座难求”,店主陈秋芬脸上写满笑意。她认为,这一切得益于新安县人大常委会推动国土绿化、打造黄河生态廊道带来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目前我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开发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不同类别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讲述不同的“黄河故事”,数字赋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黄河故事”进行虚拟化创设,从而有效实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元  郝峻 《思想工作》2006,(7):40-41
“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来眊你。半个月就眊你个十五六回,十五六回,单因为眊你就跑成个罗圈腿”。“喇嘛哥哥实在好,半夜想起送冰糖,来得迟来走得早,……”“头一道屹墚墚,唉嗨呦、唉嗨呦呦二一道沟,三一道屹墚墚,唉嗨呦、唉嗨呦呦双骑上上马唉~~”。这就是独具鄂尔多斯地方特色,深含鄂尔多斯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奇葩——蛮汉调。一蛮汉调这一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的出现与鄂尔多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鄂尔多斯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鄂尔多斯地区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向南越过明长城,便深入到中…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以石为纸、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用以装饰神道、宗祠、地宫。汉画像石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石上史诗”、“敦煌前的敦煌”。2009年10月,山东沂南“曹嵩冢”画像石被从砖埠镇大汪家庄运至沂南博物馆收藏,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观光游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黄河赤子情──记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崔树彬打开中国地图,一条“几”字形的巨龙赫然在北方的土地上奔腾。这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用她的乳汁哺育着华夏儿女。可是,曾几何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减弱了,黄河...  相似文献   

18.
胡政  孙昭民 《中国减灾》1997,7(4):30-32
1黄河灾害的演变山东位于黄河的下游,解放前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黄河是“善淤、善决、善徙”,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频繁的洪水和风沙灾害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成为闻名世界的害河。解放后大规模的治黄,使黄河有了固定的河道,尽管洪水威胁依然严峻,但在新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9.
黄河宁,天下平。近来,有学者认为,千百年来一直是“奔流到海”的黄河,“将成为一条内陆河、季节河”。还有学者则指出,在年年断流的今天,“黄河极有可能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全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水的问题的认识。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国加强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河已是百病缠身,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频繁出现断流。自1972年首次断流以来,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断流的时间和长度不断增加。1997年下游断流达226天,断流长度704公里。断流,不仅严…  相似文献   

20.
<正>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黄河之重,重在河南。地处黄河“豆腐腰”部位的河南,干流全长711公里,是确保黄河安澜、建设幸福河的关键点。大河奔涌,治理久久为功。近年,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综合运用立法保障、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用法治守护黄河安澜、传承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29日,《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