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阅相关资料,令人震惊地发现:家庭暴力是如此广泛地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家庭暴力存在的家庭比例是如此之大,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是如此复杂,家庭暴力的受关注程度是如此之高,家庭暴力的社会流毒是如此顽固,家庭暴力是如此放肆地吞噬着家庭的温馨与和睦。读了案例和专家们的文章后,更是深感预防、减少家庭暴力,追寻远逝的温馨家园任重而道远。谁制造了一起起家庭暴力?什么原因导致了家庭暴力的频繁发生?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减少家庭暴力?文明与宣传1.愤怒和怨恨在施暴中得以发泄,恩怨和情仇在施暴后悄然转变。惨剧的帷幕降落…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古老的违法犯罪行为,发展到今天其含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处理家庭暴力行为时,我们首先应当理解家庭暴力及家庭暴力的被害人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家庭暴力被害人的"恶逆变",研究家庭暴力的被害人是在何种情况下由被害人转变为施害人的。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发生"恶逆变"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家庭暴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郝艳梅 《前沿》2001,(9):62-65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增加了有关禁止家庭暴力方面的规定。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暴力内涵 ;分析家庭暴力发生原因 ;提出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对策。倡导公众群体、服务机构、执法机关改变已成定势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传统观念。消除家庭暴力重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是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危害家庭,同时又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家庭暴力不只是一般的家庭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我国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反家庭暴力是与几千年传统的封建的陈旧观念和行为做斗争,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持久战。消除家庭暴力不是单靠受害人自己,单靠妇女组织就能实现的,更要有赖于社会的干预,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现状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其手段包括殴打、捆绑、侮辱、残害身体、限…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所谓暴力行为,指的是会引起害怕,恐惧,不安全感,冲突等后果的行为。 (2)家庭暴力的类型: 家庭暴力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 a.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操,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攻击等。 b.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情绪难受的言语。 c.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 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看,可分为: a.虐待配偶:…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暴力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文明社会所不容。1995年在中国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家庭暴力”首次被列为全球12项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将家庭暴力视为一种犯罪行为,通过法律对家庭暴力进行干预和制止。这已是一种社会共识:即对他人身体的伤害(虐待)是违法的。不管这种攻击发生在何种场合,也不管受害者是否是亲属,只要你向你的伴侣或家人施加暴力,你就将被逮捕和被起诉。社会要通过警察、法庭和有关法律规定向家庭暴力者说“不”! 在90年代中期,英国…  相似文献   

7.
姜虹 《公安教育》2010,(11):42-45
<正>一、了解有关家庭暴力的基本问题(一)认清家庭暴力的本质警察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导致家庭暴力(简称家暴)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因为一方爱唠叨,因为一方不善于安排家庭生活琐事,因为一方对外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0,(10):28-29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99年下半年,全国家庭暴力信访案件20446件,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20%。 广东省妇联在广州等11个市对1995年以来的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共调查城乡1589个家庭,统计结果是,有29.2%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79.4%为丈夫对妻子施暴。近年来,全国信访工作数字统计和调查情况表明,我国有近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且施暴者一般为家庭成年男子,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其中妇…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9,(1):44-44
家庭暴力是国际性的社会问题。目前,世界上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禁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并对家庭暴力矿论与干预对策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95世妇会之后,家庭暴力问题逐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部、全国妇联联合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法海拾贝     
上海:家庭暴力纳入接警受理范围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改稿提出了遏制家庭暴力的创制性规定,透露出的信息是:依靠制度的力量,用“社会总动员”方式遏制家庭暴力。据了解,在修改稿中特别设置了一项规定:家庭暴力被纳入接警受理范周,警方应及时出警,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据上海市妇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市各派出所正在开设家庭暴力受理点。(据《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1.
王君宏  罗蔚 《公民导刊》2011,(11):44-45
30%的家庭有暴力行为 最近,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妻子的家暴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门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已成为全球公害而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7,(3):45-46
南通市公安局、市妇联联合出台了省内首部《反对家庭暴力报警投诉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大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力度。该工作规范要求全市各级公安部门要全面建立“反对家庭暴力报警投诉中心(站)”,并对各“反对家庭暴力报警投诉中心(站)”的工作职责、制度、原则和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要求,各投诉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受理家庭暴力报警投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的救助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帅海香 《前沿》2005,(9):237-238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庭暴力发生在基于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暴力影响子女的成长,损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的稳定,必须消除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方法,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在天津、辽宁、河南及陕西地区对1215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城市妇女进行调查,分析了中国北方部分城市人工流产妇女中家庭暴力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274名调查对象在本次妊娠前或后曾遭受过亲密伴侣的家庭暴力(包括性暴力、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2.6%。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均无关联。家庭暴力并非只发生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人流妇女有与暴力有关的生活经历以及与男方关系不良,易增加暴力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反家庭暴力立法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家庭暴力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制度、个体主观体验下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韩国《惩治家庭暴力专项法案》第2条规定:"(1)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肉体、精神或财产上的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一词尚未写进我国任何一部国家法律。 今年3月31日,我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法规──《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通过实施。 其中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罚条例的家庭暴力行为,应当视情节轻重对施暴人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对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立案查处。”“对有法定义务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而不予制止和处理,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6月 15日,湖南省公安厅和省妇联联合发文:《关于贯彻<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的意见》。 下面这个案件公安机关高效、迅速地在24小时内办结。亦是《决议》出台以来,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进行依法处罚的首宗案例,被称为“中国家庭暴力第一案”。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家庭暴力的妇联干预经验家庭暴力虽然发生在家庭,但暴力问题的影响早已突破家庭的局限,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引入干预机制,包括妇联干预。(一)妇联干预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广大妇女群众的需求。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有24.7%的女性曾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据统计,全国  相似文献   

18.
付冬梅 《前沿》2004,(4):147-148
家庭暴力是近年来全球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之一 ,为遏制这一丑恶现象 ,文章从家庭暴力的历史发展、家庭暴力与虐待的区别以及家庭暴力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相似文献   

19.
反抗与妥协--家庭暴力受害者个案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主要依据1996-1999年北京妇女热线的100个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来话资料,分析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及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情况.研究结论表明,家庭暴力受害者在暴力发生时和发生后均反抗暴力,但由于她们缺乏社会支持,因此,她们在反抗和妥协中摇摆;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将家庭暴力性质模糊化、将妇女忍受暴力的行为崇高化和将妇女受暴力遭遇命运化压抑妇女,使受害妇女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同时也表达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妥协.  相似文献   

20.
论反家庭暴力行为中的警察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介入家庭暴力行为时的关键职能在于防止家庭暴力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具体有以下几点: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教育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帮助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人;执行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向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在对制止家庭暴力行为过程中警察权力的立法要立足我国的国情,不能盲目求快、求多,要在严格执行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再进行必要的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