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协商论坛》2012,(1):64-64
近日,江苏常州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爆料称,自己的信息疑遭泄露。手机会收到大量的广告信息。另有网友反映网上有人公开兜售常州十几万中小学生家长的信息。经记者调查,家长信息多由校方管理,信息泄露疑与校方有关,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19)
<正>个人信息的泄露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2017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最常见的是手机号、身份证信息和居住地信息泄露,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2.3%的人曾遭遇电话、手机号泄露,48.5%的人身份证信息被泄露,38.5%的人曾被泄露居住地信息。刚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刚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烦心更让人忧心。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23,(10):62-63
<正>“谁有这个平台的会员?借我用用!”你是否曾在朋友圈见过这样的求助。如果现在有一个视频网站,花一份钱,就可享受多个平台的会员权益,你是否会觉得占了大便宜?这时,你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正在泄露。近日,浙江嘉兴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侵犯著作权、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件,打掉了一个以从事非法影视网站服务牟利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近日,公安部网安局、浙江网警巡查执法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该案件的破案经过。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2,(5):94-95
才买了新车就有人来推销保险;刚去医院作完孕检,返家途中就接到了孕婴产品销售商的问候电话;新房钥匙还没到手,装修公司就上门“拜访”……令人郁闷的是,究竟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泄露的? 据新华网报道,江西鹰潭市警方成功捣毁一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网络,刑拘犯罪嫌疑人4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随着侦查深入,一条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网络链条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5.
信息泄露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仍然是与大国有关的国际政治。从信息泄露情况来看,信息的机密程度越高,数量越大,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大。而这样的信息主要是来自大国,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该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6.
正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我们看到了由于信息权保护缺失导致信息泄露的"次生灾害"。一是缺乏根据应用场景对个人信息的分类分级保护,导致个人信息无序传播。二是掌握个人信息的主体多元,对这些机构主体在信息收集、使用、处理和保护方面缺乏规范和监管,个人信息泄露渠道不可控。三是法制不健全。缺乏收集、使用和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基础,无法保证个人信息有效用于合法性事由,导致隐私泄露。四是个人信息泄露直接影响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对应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应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周洁 《人民公安》2013,(13):6-9
当前,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日益泛滥,被倒卖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犯罪嫌疑人借助互联网实时、快捷地交易个人信息数据,已经形成泄露信息、买卖信息和使用信息实施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绑架、暴力讨债、非法调查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庞大犯罪网络,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8.
郁樗 《今日海南》2011,(7):23-23
2011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戒毒条例》。《条例》规定,吸毒者主动接受戒毒不予处罚,乡镇、街道将根据需要配备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应支付报酬,泄露戒毒人员个人信息可追究刑责。主动戒毒不处罚,社区帮助戒毒、戒毒劳动付报酬,保护戒毒人员的信息,新的《戒毒条例》近乎是通篇在保护戒毒人员,我们对戒毒人员是不是太过温柔了呢?如此温柔的《戒毒条例》,会不会太没有震慑力了?  相似文献   

9.
内幕交易罪的罪名与范围的判断是认定本罪的基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等活动中,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某一或某些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准确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参考外国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本罪应包含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所实施的买卖行为、泄露信息行为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买卖行为等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东鸟 《时事报告》2012,(3):52-53
现在,不少人对微博实名制还不太理解,既担心身份信息被滥用,又担心个人信息安全,因为前有网民发帖被跨省追捕教训,后有CSDN、天涯等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除了这些担心,我们还有更多无奈。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3,(1):3-3
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孩子还未出生,手机已被奶粉推销电话打爆……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对此类问题寻根究底的同时。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暴露在公众面前,如何保护好此类信息,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各种特征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说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垃圾信息、黑客攻击、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行为不断出现,其危害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甚至已发展到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对此,唯有织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网”,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5-116
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务例》规定,严禁经营者搜集与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信息。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姓名、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情况、居住地,址、身份特征、收入及财产状况等信息负有保密义务。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消费者的信息向他人泄露或不正当使用的,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侦查机关在搜集案件线索中开始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但同时也存在侵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风险。作为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保护者,侦查机关应采取合理的方式使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自觉接受内外部的法律监督,以切实维护公民利益与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时有发生。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8年下半年对2422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互连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Internt上的公司和社团的保密数据和敏感信息难免遭到主动或被动的攻击,如信息泄露、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增删及计算机病毒等。因此,在网络上构建一系列完善的安全策略已势在必行,网络防火墙(Firewall)技术也就应运而生。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领域的新创造,它在控制机构和安全措施方面具有良好的功能。防火墙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商业通信、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网络信息系统之中,为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保密…  相似文献   

16.
房呈军 《当代思潮》2012,(12):45-46
网购手机被诈骗、年轻女孩家中遭劫……近期一些由于信息泄露引发的恶性案件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竟然是小小的快递单,就将个人隐私全部出卖。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惹火了快递业,同时也催牛了各种灰色利益链。如今,一张小小的快递单号竟被明码标价,以0.4元至2元不等的价格在网上疯狂销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被记载在各种平台的数据库中,随时面临被泄露的风险。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黑客入侵网站非法获取;二是各行各业的内幕人员泄露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形成了从非法收集、提供窃取、交易到交换等各个环节完整的利益链。目前,国内尚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针对个人信息外泄的处理也比较困难。我们与市经信委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晓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适应打击证券、期货犯罪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的追诉标准作了规定。现将《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覆盖交通出行、医疗社保、公共缴费等多个领域,为公众支付提供了便捷。但移动支付高效便捷中也埋藏着安全隐患,尤其是数据信息泄露、滥用、失真、丢失等问题,必须善用法律思维,降低泄露风险、禁止滥用行为、遏制失真现象、应对丢失问题,以法律作为武器,保障移动支付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09,(4):2-3
公民身份证信息泄露严重近日发布的2009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称:身份证法没有对掌握身份证信息的主体保密义务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