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先海 《法庭内外》2014,(11):51-58
正六和女人聊天时间就是过得快。那天,曹阳和那个叫王婷的女孩不知不觉聊到了晚上七点多。聊些什么,曹阳已经记不住了,但感觉好像没聊多长时间,可是下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证明过去了四五个小时。他太投入了,投入得连马小伟等人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浑然不觉。不过,这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虽然结账时,一共花了他五十多块钱,有点儿小心痛,因为他没有一气花过这么多钱,但是走出网吧时,曹阳还是觉得这个下午过得充实而愉  相似文献   

2.
祖先海 《法庭内外》2014,(10):53-60
正一自从报到上班以来,曹阳每天早上都是七点五十到单位。单位上班时间是八点半。曹阳这么早到单位,是想赶在同事上班之前,把办公室卫生打扫一遍。他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朴素,就是想给领导和同事留一个好印象。对于曹阳来说,能得到这份工作,如同天上掉馅饼。已经两个多月了,曹阳的感觉还像在做梦。也难怪曹阳有这种感觉!就他那种家庭背景和他的学历背景,没费一枪一弹谋得一份在银行上班的体面工作,确实太不可思议了。  相似文献   

3.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敌对、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孩子则因为自己的要求稍微没得到满足就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4.
启程 《检察风云》2011,(10):72-73
4月19日凌晨,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因为晚期乳腺癌病情恶化,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伤心的父母、老公"光头"和两岁的儿子"土豆"。她眷恋这个世界。她在与疾病纠缠的两年中,开博客,写微博,写日记,在生死之间写下让许多网友深深感动的文字。她的博客题目是"活着就是王道"。  相似文献   

5.
雪耳 《检察风云》2013,(5):50-51
网遇"能人"老李的家位于城乡接合部,近年由于拆迁改造,分了不少的拆迁款,日子过得挺富裕。老李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有时觉得很无聊,只得通过上网聊天打发时间。2011年9月的一天,老李照常上网聊天,聊天过程中,一个女人主动与老李搭讪。她自称叫张英,是北京市某女子监狱的狱警,有房有车,连父母和自己家的住址也说的一清二楚。老李发现,这个张英住的离自己家很近,让他感觉两人很有缘份。  相似文献   

6.
古闻月 《政府法制》2013,(30):24-25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府有一个只有13岁的小女孩阿云,不幸的是,父母先后离她而去。在那个年代,父母死了,子女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阿云被自己的叔父许配给邻村的一个老光棍。这个老光棍叫韦阿大,相貌奇丑无比,家里又穷,阿云一百个不愿意,但她的叔父贪图韦阿大的聘礼,并不管阿云的死活。而那时子女没有自主权,一切都要听从家长安排,阿云父母不在人世,她只能任南叔父摆布。  相似文献   

7.
无意中获得的一则信息让她寝食不安,心血来潮 胡鹏一脸的憨厚,甚至看上去有些笨拙。可“拙夫常伴娇妻眠”,当时在闸北区红十字医院做护士的美英就相中了他。美英生在老中医世家,父母都在美国,家境和职业都不错。相比之下胡鹏就逊色多了,单位远在铁路分局南翔机务段,父母是一般工人,连婚房都没有。 1984年与美英组成小家庭后,胡鹏对她百依百顺。有了孩子后,他更是起早摸黑,不辞劳累。为了这个家他虽然累了一点苦了一些,但他心里甜滋滋的。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某地的大山深处,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出生了。父母给他起名为董诰,有承接天命的意思。不久,父母又回到南方打工,他们决心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庭更幸福。但是,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个人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女儿,五岁的董洁,也是小男孩的姐姐。  相似文献   

9.
人物     
萨达姆:枭雄糟糕的结局萨达姆终于没有挨过这个冬天,就在距2007年还有几十个小时的那个早晨,他平静地走向了绞刑架。从此以后,伊拉克的风风雨雨都与这个曾经主宰这个国家20多年的一代枭雄再无任何关系了。其实,萨达姆的政治生命早在三年前的那个冬天他被美国大兵活捉的那一刻就  相似文献   

10.
错位     
袁赢 《法治纵横》2011,(11):42-43
他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忧伤与快乐总归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而他,所有的忧伤大约都来源于自己的怯懦吧。比如说。一个人平生第一次进酒吧,喝酒,和女人调情。对一个男人而言,差不雨多就是长大了的意思,那么,他一定会记得那家酒吧的名字。偏偏他。无数次试图梳理那个夜晚的经络,然而却想不起那家酒吧的名字,眼前只是灯红酒绿中闪烁的人影。  相似文献   

11.
郭文斌 《政府法制》2010,(14):18-18
什么人最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不想它的答案在《论语》里:"克己"功夫到家者最成功。 圣贤的历史,本质上是一出"克己"的历史。"圣雄"甘地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典范。就衣食住行而言,他坚持穿自己织的土布衣衫,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素食,从来没有桃色新闻,35岁就彻底禁欲。对他来说,蹲监狱像做客。  相似文献   

12.
幽默的分量     
一次长途旅行,乘坐空调大巴。途中,一位小伙子把大巴车拦住,一口气往车上搬了十多个纸箱,一看就知道是做生意办货的。小伙子搬完箱子,大汗淋漓。车继续行驶时,他身边座位上一个中年妇女说话了:"大兄弟,你不觉得硌脚吗?"小伙子这才发现,自己一直踩在人家脚上呢。他立刻挪开脚,笑道:"嘿嘿,我还以为这车上铺地毯了呢。""哟,瞧这话,你们家地毯是肉做的啊?"  相似文献   

13.
李秀勤从未想过自己会患上艾滋病.5年前,当她被告知自己得了这种绝症后,她想像着自己一定会骨瘦如柴,全身布满疱疹,很快在痛苦中死去. 可她没有. 在煎熬了5年后,两家医院先后确诊,这个48岁的农村妇女与艾滋病没有一点关系.可她还是高兴不起来,有关部门的一个失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毁掉了她5年的人生.一切故事都是从那个高音喇叭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美丽天使,从网络中走来至今想起来,秦良仍觉得是上天将这个美丽的小天使派来拯救他失落的灵魂的。那天晚上,当朋友们把秦良送回网吧后,他翻江倒海般吐了起来。然而,吐过之后他并没有像朋友希望的那样沉沉睡去,相反,他却异常清醒——那穿着雪白婚纱、一脸幸福笑容的女孩就定格在他沉郁的目光里,怎么也无法走开。这使他心痛如割。那个女孩是秦良曾相恋三年的女友,两个人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  相似文献   

15.
顾建梅 《检察风云》2012,(24):78-79
一年级男生姚沐泽,由于小学离家很近,于是,当他对路线熟悉后,妈妈便让他放学时自己回家。某天,妈妈看见姚沐泽在拨弄一个身体可弯曲的玩具小兵,便问他玩具哪来的,姚沐泽略有点难为情地告诉妈妈:前天回家路上,他看到几家店面前的小摊档上都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玩具小兵,他很喜欢,就停下来玩,当他打算问守摊的姐姐玩具小兵怎么卖时,发现那个姐姐长时间在店里卖东西,顾不上摊档,他就悄悄拿了一个小兵……姚沐泽妈妈一听,脑袋"嗡"的蒙了:一向懂事的儿子现在竟然偷东西了!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相似文献   

16.
付杰 《人民调解》2009,(2):19-20
走进“一家人”早点部.迎面扑来的是阵阵饭香.迎接我们的是三张喜悦的笑脸:店主、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浏览一下店内的陈设.虽算不上高档.但干净整洁.而且顾客颇多,让店主应接不暇.许多人都不会把这个满面笑容的店主与那个两年前整天拎着酒瓶子闲逛的刑满释放人员王某联系在一起。提及自己的经历.后悔与辛酸之中夹杂着浓浓的感激之情.他说.如果没有社区主任王胜文就没有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7.
把"作家"、"博士"、"海归"和"贪官"放在一起,怎么都让人觉得古怪、别扭,无法接受。毕竟,作家、博士、海归是清高的象征;贪官贪污受贿,是遭人唾弃的对象。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而且"作家"、"博士"、"海归"和"巨贪"这多重身份偏偏组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汪风雄。汪风雄,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北师大博士、美国访问学者,曾出版多本文集,其作品多次名列四川省图书畅销书榜首。  相似文献   

18.
说起傅丽云,景宁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随便一问就能得到很多答案:就是那个走在街上一路有人与他打招呼的人;就是那个在大大小小招标会上洪亮宣读公一证词的人:就是那个刚刚为闹离婚的小王夫妇调解讲和的人:就是那个为滩坑移民无偿办公证的人……就是那个不顾自己的身体拼命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9.
杨燕 《法庭内外》2010,(8):48-50
2009年10月,国内某知名网站的情感论坛里,一篇名为《老婆的偷情日记》成了最热门的帖子,短短一个月时间点击量就超过了3万人次,回帖也超过了200条。而这个发帖者正是那个被戴了"绿帽子"的丈夫,他此举就是为了报复出轨的妻子。然而接下来,网友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却让他欲罢不能,他每天跟踪妻子,写下妻子和情人约会的点点滴滴发布在网络上。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他获得报复快感的同对,事情也逐渐变得复杂,整个局面令他难以控制。而最终的结局更是出乎他的预料,让他痛悔不堪……  相似文献   

20.
文建华 《法治与社会》2013,(2):F0002-F0002
在东府渭南,提起省著名企业家刘宝琴女士,人们都会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不只是她身上闪耀着许多耀眼的光环,还因为他用行动践行了一个民营企业家为民、爱民的诺言,而备受人们的尊敬。年近花甲之年的刘宝琴,50年代末期出生在渭南一个庄户人家的家庭。也许是那个年代的贫穷、封闭给了她启迪、或许是父母的勤劳赋予了她顽强拼搏的秉性,她勤劳善良,办事干练果断,乐于助人,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她似乎就是为别人而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