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出台之前,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申请法庭通知证人出庭,但没有强制证人出庭的规定。“证人出庭率绝大多数地方不超过5%。”刑诉法专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潘金贵曾就河南省某基层法院在过去五年的证人出庭案件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令人吃惊:其中应出庭的证人有4213人,而经过审判人员耐心做工作后,勉强出庭和自愿出庭的只有46人,其比例竟然只有1%。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证人不出庭导致许多案件无法查明。案件无法查明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案件久拖不决。甚至导致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庭前会议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修订后在第182条第二款中新规定的程序,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183条、第184条就召开会议的范围、会议的内容等作出列举性规定。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庭前会议程序就此确立。  相似文献   

3.
邓娟  何延 《民主与法制》2014,(28):32-34
“近年来,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并且,被害人年龄呈现低龄化、受害次数呈现高频化的特点。” 为此,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刑事政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方面,就加强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和工作部署。“意见”一经公布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然而。法律实务界人士关注更多的是,立法层面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检察审查羁押必要性的适用对象是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一款的被羁押者。审查程序的启动可以是检察机关依据职权审查,也可以是依据被羁押者或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其委托的辩护律师申请而进行审查。间隔性审查的期限以60日为宜。审查的方式是对席制和书面调查制,根据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程序。检察审查后作出的无羁押必要的决定应该具有程序效力,但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该决定的程序执行效力。这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虚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一部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颁布,一举填补了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空白。以此为起点,湖南开启了一场行政机关作茧自缚式的革命。在此背景下,位于湖南中部的一个经济强县——长沙县悄然打开了"门窗",以信息的全方位公开来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探索县域治理的新模式。从政府常务会议的公开、行政决策方式改革、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论证,到政府、公共事业单位信息的全面公开,社会公众一般性意见的收集处理,在农民和政府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和民主参与的桥梁,以及将来要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一个"开放型政府"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法律界人士认为,程序法治在长沙县的提前践行,与整个现行的制度框架是完全兼容的,完全可以作为范本不仅在湖南,甚至在全国推广。而政界人士则希望"开放型政府"的建设,成为推行"善治"的基本功,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种地、做点小买卖为生的赵作海,本来可以有一个虽不宽裕但很团圆的家庭。而今,两个稍大点的男孩子已经过了农村定亲的岁数,老婆带着女儿和最小的儿子改嫁他村。他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窘境。而这一切正是11年前商丘地区公检法违法办案导致的。这些执法人员依据的是一具无头尸体、几片口袋碎片、对赵作海的刑讯逼供、对所谓"情人"的屈打成招、对其妻子的威逼恐吓、赵振晌的失踪等证据形成的脆弱的证据链。赵作海案发在1999年,复核是在2003年。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无罪推定"原则被确立。刑事诉讼法修改三年后,赵作海丝毫没有享受到法律修改所保障的基本权利。赵作海被无罪释放后不久,"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规定在细化各项证据规则的同时,明确规定,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供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7.
柴艳茹 《公安教育》2013,(11):42-47
侦查人员出庭问题一直是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五章证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一审程序等分别规定了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以及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程序。由于法律赋予侦查人员和人民警察的职责权力范围、权力行使的法律依据、出庭所指向的对象、诉讼地位、权利义务、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分别予以研究。本文仅就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目的在于构建良好的司法生态,适应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的结构变化,落实人权保障、审慎用权的要求,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羁押必要性审查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减少社会对抗、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监督、救济,有利于及时恢复被羁押人正常的权利状态,保证审查程序的公正性。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监督与救济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审查程序的内容、标准、责任、构造等方面着手,精准把握、统一适用审查羁押措施的条件,以社会危险性为标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可量化审查,转变既往的错误办案观念,构建正确羁押观。  相似文献   

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27):16-19
庭前会议在中国是个新事物 2012年修改通过、2013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捕后羁押率一直较高、超期羁押等现象,要求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呼声一直不断。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正式确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同时也明确了检察机关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地位,但检察机关内部如何配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能的争论随之而起。比较而言,由监所检察部门进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14):36-39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议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7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其中涉及刑法的为4个,涉及刑诉法的有3个。这是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首次针对内地法律行使法律解释权,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法律解释活动。其中,有关刑法的4个法律解释因直面司法实践中诸多热点和争议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期关键词: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这句来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中的佳句揭示了一个简朴的道理: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我国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穆青也曾说过:“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18):26-29
声称“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移动客户端“今日头条”因涉嫌擅自发布《广州日报》的作品,被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公司告上法庭。该公司拥有《广州日报》的信息网络传播权。2014年6月4日,海淀法院公开审理这起著作权侵权案。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决策。时隔半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1979年7月1日通过了七部重要法律。其中《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律师辩护。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博弈多时、历经四审的《劳动合同法》终于成功通过。公众关注的就业促进法草案亦接受了二审。种种迹象表明,社会领域立法正呈现全面提速之势,这既是对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以往失衡的立法天平的有力纠正。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平、正义等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法进入公共视野,实现中国立法的一次历史性转型。 社会立法兴起于怎样的时代语境?应当坚守怎样的立法品格?“中国特色”的社会立法如何填补以往的立法空白?如何改造社会的精神气质……这些看似宏大的命艇,其实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本刊特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进行详细解读,并期望引起更多的公共讨论。因为,关注社会立法。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注生活的权利与安全,关注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18):12-13
三十年前,为了尽快摆脱动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刑事法制成为法制重建的优先选项。1979年7月出台的第一批7部法律中,《刑法》《刑事诉讼法》已位列其中。但直到十多年后的两场修法行动,才真正建构起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刑事法制,并使刑事司法实践和社会法律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已经2016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8.
新刑诉法在2013年1月1日生效后,“庭前会议”从纸面走到现实。这期封面的“前”字就指“庭前会议”成为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一部分。刘志军案因为被告人是铁道部长。高官受审.引起轰动是必然的。此案庭审只进行了三个半小时。之前的庭前会议却开了一天。  相似文献   

19.
毒品,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更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话题。从1987年开始的6·26禁毒日宣传有效震慑了毒品犯罪,让毒品的危害深入人心。但毒品带来的暴利仍然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毒品犯罪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4):10-13
作为发生在199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里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河北人聂树斌已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2005年,另一名河北人王书金被抓获,他主动供述曾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4人,其中包括一起“1994年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与聂树斌案高度重合。由此。“一案两凶”引发舆论长期以来对聂树斌案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王书金案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审理程序中,停滞不前。而在此前的一、二审中,王书金所供认的涉及聂树斌案的奸杀案,既未被公诉。也未被定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