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健 《人大建设》2010,(6):56-56
编辑同志: 我前几年到城市工作,但户口并未从农村迁出。母亲不愿进城生活.于是留在农村老家,由我堂弟照顾她的生活。两个月前,我母亲不幸去世。她在遗嘱中声明,老家的宅基地及老宅由我来继承。可我听别人讲宅基地是国家的,老百姓无权继承,我需要把老宅给拆了。请问,这种说法是合法的吗?  相似文献   

2.
丈夫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妻子处理掉尚未降生的人工授精的子女,同时又将房子赠送给自己的父母,妻子为了照顾刚满一岁的婴儿,与公婆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3.
夫妻婚后6年不育,原来是丈夫的精子有问题,万般无奈之下,夫妻俩一致同意借精生子。怎料命运多难,就在妻子怀上孩子5个月后,丈夫却撒手人寰。妻子坚持生下了儿子,但她没有想到,丈夫去世前竟给父母留下遗嘱,揭开了孩子的绝密身世,称孩子没有继承自己身后财产的权利。正是这份绝情遗嘱,引发了妻子与公婆间的法庭较量。据悉,这是迄今我国首例试管婴儿继承权官司,年轻的寡母挑战了法律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3,(21):32-33
自2013年6月28日起。北京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拨打“(010)96156社区服务热线”就可以免费办理遗嘱预约登记。中华遗嘱库网络预约平台www.will.org.cn也同步正式开通。与此同时,为解决“遗嘱下落”难题。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推出我国首个《遗嘱证》。凡成功办理遗嘱登记的老人,均可免费领取。  相似文献   

5.
蒋纬国生前死后事197年9月2日午夜,因严重败血症和器官衰竭,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81岁。按遗嘱,他的尸体火化后安葬在台湾,待其父蒋介石和兄长蒋经国两人移灵大陆后,再迁葬大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于9月23日致电台湾海基会,对蒋...  相似文献   

6.
遗嘱是人们对自己身后事的预先安排,亦是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眷顾。有的人通过遗嘱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热爱和感激,有的人则用遗嘱实现未了的夙愿。形形色色的人必然造就形形色色的遗嘱,而历史上那些知名人士的遗嘱更是引人瞩目,他们的遗言成为了人们透视他们精彩、神秘人生的新视角。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最后独白”,去领略和体味他们的独特人生.  相似文献   

7.
文典 《今日广西》2014,(7):22-22
台湾传记作家王丰《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真假遗嘱问题》一文讲到,蒋逝世后公布的最后遗嘱是“补写”,是台湾官方版“政治遗嘱”,不是真正的遗嘱。事实上,王丰等人所不了解的是,蒋介石有在预计将有不测之时留遗嘱的习惯,他在晚年曾数次留遗嘱,这在其日记中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8.
韩秋月 《人民公安》2006,(19):52-53
先讲一个故事。一对夫妻闹离婚,男的75岁,女的37岁。按常人的理解,离婚一定是这女的提的。原因很简单:37岁的女人,少女时的浪漫早已烟消云散,而中年旺盛的性需求却汹涌难挡。虽然对那做丈夫的有点残忍,但终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提出离婚的是那个75岁的丈夫。他说  相似文献   

9.
百年前,李白的一位后人置下一片房产。生有五房儿子。百年后,五房儿子繁衍的各自分支都是枝叶茂盛,百年老宅的价值也是节节飙升。因种种原因,“李白后人”对百年老宅从没有进行过分家析产。如今,因城市发展需要。百年老宅即将拆迁,围绕拆迁款如何分配,70多位“李白后人”打了一场罕见的遗产继承官司,成为江苏省有史以来人数最多、年代跨越最长、案情最复杂的遗产大战。  相似文献   

10.
黄老先生生前留下遗嘱,将与再婚妻子梁老太共同购买的房屋全部留给儿子黄某继承。将近70岁高龄的梁老太认为该遗嘱侵犯了她的权益,遂将继子女黄某等4人告上了法庭,要求共同继承该房屋。今年2月22日,某区人民法院审结该案。  相似文献   

11.
正张某去世前的口头遗嘱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基金会追要这笔捐款合理合法,毋庸置疑。从法律的角度看,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因此,张某有权变更遗嘱。同时,张某的口头遗嘱具备继承法关于法定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遗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26日晚上,吴坚在回家路上被一家公司的汽车撞倒,被送进省新华医院时,医生说已经回天乏术,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妻子阿丽心如刀割。十天之后,吴坚撒手人寰。同年10月,阿丽与肇事方就丈夫死亡的赔偿事宜达成协议,对方除支付抢救费用外,另支付死亡赔偿金等费用近13万元人民币。然而就在拿到死亡赔偿金时,阿丽却莫名其妙地成了被告,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丈夫吴坚的四个亲兄弟。四兄弟说阿丽没有资格继承吴坚的财产及13万元死亡赔偿金,因为他们不知道吴坚有这么一个老婆。四兄弟还说,吴坚在医院抢救期间,曾神志清醒过,这时他立下了一份"口头遗嘱",说如果自己真的不行了,一切财产由四个兄弟继承,财产包括吴坚名下的一幢1999年购买的房屋及死亡赔偿金。并称代写这份遗嘱的是某镇政府一姓钱的工作人员。兄弟告兄弟妻子要求分割兄弟的财产,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四兄弟提起诉讼主要的理由是:他们有吴坚生前立下的"口头遗嘱"。  相似文献   

13.
母亲去世十年后,父亲也撒手人寰,摆在三子女面前的,是一道继承难题。原来.母亲去世时,父亲邀请亲朋作证,在子女面前立下遗嘱,他们的房屋在其死后变卖,所得财产由三子女平分。哪料,父亲去世后,女儿突然拿出一份遗嘱。根据这份遗嘱,父母的遗产由她一人继承。秘密遗嘱突然曝光,锋芒直指前一份遗嘱,一场遗产继承风波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8)
正对于保守的中国人来说,并没有立遗嘱的习惯。中华遗嘱库的出现并不是偶然,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华遗嘱库改变的将是几代中国人长期以来避讳遗嘱、不注重遗嘱确立的守旧观念。我国有多少老人?截至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国内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5.
黄厚瑜曾是八千湘女援疆队伍中的一员,参军戍边、教书育人,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授予全国劳模称号,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为了专心教学,她与丈夫放弃了生育小孩儿。离休后回湘定居,主动担负起辅导贫困孤残少年学习的重任。丈夫去世后,住进养老院的她信守承诺,从绵薄的离休费中拿20余万元资助百多个孩子上学。她还写下遗嘱:死后遗体无偿捐出,帮助有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一位重症病人在进手术室前立下了一份口头遗嘱,对他的房产进行分配,最后注明生效条件是“因本次手术不成功而亡故后本遗嘱立即生效,本次手术成功后此遗嘱无效”。面对相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病人本指望立了遗嘱可以摆平身后事避免家庭矛盾,却不料正是这份带生效条件的遗嘱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7.
李春 《民主与法制》2011,(32):13-14
日前,中央电视台播报的一则新闻《遗嘱趋向年轻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记者调查,在某公证处立遗嘱的45岁以下人群已经达到了50%之多.而记者随后采访的一位年轻老板更表示,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各种风险也随时存在,为了妥善安置好家人,所以自己早早地就立下了遗嘱。  相似文献   

18.
财产继承起纠纷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由于被继承人徐老汉所立的遗嘱为打印件,且当事人无法证明该遗嘱系被继承人本人打印,又无其他见证人签名,法院因此认定该遗嘱无效。徐老汉和刘某育有两子一女。儿子成人后,徐老汉相继为他们盖了房子并按农村习俗分家另过。后来,徐老汉的女儿出嫁了,  相似文献   

19.
原告曲某在1991年凭一张字据诉至法院,要求钱女士返还存款。  相似文献   

20.
正市民张某在弥留之际,通过口头遗嘱方式改变公证遗嘱的行为,无法律效力,基金会也不能追要这笔捐款。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