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稍有知识者都听到过弗兰西斯·培根的大名,那句流传400多年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几乎是妇孺皆知。他的散文与莎士比亚的诗歌并负盛名,他的哲学堪称新时代哲学的开拓者,史书上常称其为”散文巨匠”和“哲学大师”。由此,培根在遗嘱中大言不惭地说:“我把灵魂遗赠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代和异国他乡的人们。”  相似文献   

2.
亦明 《政府法制》2014,(8):18-19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中坚,散文成就很高。在文学创作方面,他远学韩愈,又师承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宋代以降,许多人将其作品奉为典范,他因此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纵观曾巩一生经历,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实干家,只不过在那个文化重于经济、诗文贵于粟粒的特殊时代,其行政才干被耀眼的文名所掩盖住罢了。  相似文献   

3.
从明代到今天,济宁有两个下跪的官员,一个叫方克勤,一个叫李信。方克勤,浙江宁海人,洪武四年(1371年)任济宁知府。他以德化为本,劝农桑、任贤能、除聚敛、兴教育、安人心;他勤政爱民,曾下令:“民有不幸,诣府自言,禁吏不得叱呵”;他清正廉明,每到州县考察,“以物自随,杯水不肯受”。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江淮大地上的吴运铎;有人说,他是农技战线上的“王铁人”;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还有人说,他是活着的焦裕禄、孔繁森。温家宝总理称他:“全国农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残疾人自立的一面旗帜!”而他自己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根在农村,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正>坐落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九十一团有这样一个人。他脱下军装,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他离开部队,始终坚守着为民初心;他放下钢枪,拿起调解矛盾纠纷的“绣花针”,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他就是九十一团人民调解委员会“老兵调解室”老兵调解员周君。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8日,受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单位邀请,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张国钧在河北艺术中心作了题为《公民与政府》的主题演讲,从八个方面诠释了他对法治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为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法治启蒙。这八个部分是:(1)“本”与“末”——“官本位”与“民本位”;(2)“力”与“利”——“公权力”与“私权利”:(3)“力”与“力”——以权力制约权力;(4)“力”与“序”——以程序制约权力;(5)“法”与“法”——法制的统一及相互关系;(6)“法”与“理”——“合法”与“合理”;(7)“法”与“行”——“法之立”与“法之行”;(8)“行”与“果”——行为与效果的统一。由于张国钧的演讲视角独特、通俗易懂,他又应邀在多个地方演讲了十几次,受到广泛好评。现将最后一次演讲辞的三、四、五部分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佚名 《中国公证》2007,(9):53-55
他作为公证处“一班人”的班长,以锐意改革,勤奋进取为己任,在22个春秋寒暑中,他矢志不渝干事业、全心全意做公证,认真践行“人民要我做公证,我做公证为人民”的誓言:他以“公证”特有的效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以娴熟的业务能力和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用户的高度信赖和称赞,在推动南郑公证事业方面连创佳绩,他就是南郑县公证处主任——常宏。  相似文献   

8.
尘清印象     
樊离  郑义 《检察风云》2014,(21):72-73
自从在《清风苑》上看过《红黑之间》之后,我便留意起了这个名字,常常叹服于他在各式各样的文体之间转跃腾挪而游刀有余,从小说、散文、案件通讯、新闻评论到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人大报告;从2011年出版个人作品集《法眼人间》到近期萌发的诗歌创作激情;好奇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生历练,让他从事着最严谨规范的检察工作,却以文学人的视角看人生、看检察,并付诸文字;敬佩着他担任基层院检察长,为基层检务、创新创优忙碌的同时,仍不忘拿起笔来,从事念念予心的文学创作;感动于他在忧心忡忡地记录贪腐现象、犀利贬斥贪官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骨子里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
张国钧 《政府法制》2008,(22):20-22
2006年4月8日,受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单位邀请,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张国钧在河北艺术中心作了题为《公民与政府》的主题演讲,从八个方面诠释了他对法治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为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法治启蒙。这八个部分是:(1)“本”与“末”——“官本位”与“民本位”;(2)“力”与“利”——“公权力”与“私权利”;(3)“力”与“力”——以权力制约权力;(4)“力”与“序”——以程序制约权力;(5)“法”与“法”——法制的统一及相互关系;(6)“法”与“理”——“合法”与“合理”;(7)“法”与“行”——“法之立”与“法之行”;(8)“行”与“果”——行为与效果的统一。由于张国钧的演讲视角独特、通俗易懂,他又应邀在多个地方演讲了十几次,受到广泛好评。现将最后一次演讲辞分三次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8日,受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单位邀请,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张国钧在河北艺术中心作了题为《公民与政府》的主题演讲,从八个方面诠释了他对法治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为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法治启蒙。这八个部分是:(1)“本”与“末”——“官本位”与“民本位”:(2)“力”与“利”——“公权力”与“私权利”;(3)“力”与“力”——以权力制约权力;(4)“力”与“序”——以程序制约权力;(5)“法”与“法”——法制的统一及相互关系;(6)“法”与“理”——“合法”与“合理”;(7)“法”与“行”——“法之立”与“法之行”:(8)“行”与“果”——行为与效果的统一,由于张国钧的演讲视角独特、通俗易懂,他又应邀在多个地方演讲了十几次,受到广泛好评。现将最后一次演讲辞的六、七、八部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东伟 《政府法制》2013,(15):39-39
中国有这样一位外交官:他曾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稳定东北亚局势而斡旋;他曾在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之时,出使日本,进行了最艰难的“破冰之旅”;他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台办、闻务院台办主任,竭力加强两岸交流。他就是王毅,曾被誉为”新派外交官”。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他始终将法治理念其穿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公益事业在他同律所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作为一名律所主任,他将“同心文化”确立为律所发展的目标,组建起一支以青年律师为主体的“生力军”……他就是全国优秀律师、北京法政安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云雷。  相似文献   

13.
邢继才,中等个儿、体态较胖、嗓门特大,现任万州区检察院行装科科长。熟悉和了解他的人都说,邢继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因为“抠”,他也未少得罪人,说他有些不近人情;因为“抠”,他更赢得了院领导和绝大多数干警职工的赞许,称他是“抠门”的好“管家”。  相似文献   

14.
十四年弹指一挥间,石家庄建华百货大楼有限公司董事长郜墨昌以他的辛劳和智慧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说起“建华”,省、市各级领导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领头人那干练的身影;提起郜总,“建华”上上下下几百名员工无不交口称赞;谈起郜总,石家庄商业街的同行们都翘起大拇指,“老郜,有思想、有魄力!”  相似文献   

15.
他在危难中指挥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曾两任国共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他曾多次以口头或书面意见的形式,对蒋介石作逆耳之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四次向毛泽东直谏,一谏毛泽东,国名沿用至今;二谏毛泽东,国旗沿用至今;三谏毛泽东,人大代表视察制度沿用至今;四谏毛泽东,使宪法更完善了。他就是人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  相似文献   

16.
钱伟长:一片丹心为报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瑜  蓝英 《中国监察》2008,(21):59-61
他被誉为我国“力学之父”。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科学界的“三钱”;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体力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他是一名教育家,是我国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他,就是受中西文化熏陶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相似文献   

17.
他不是什么官儿,但他每天收到的投诉信不下两百封;他挣不到一分钱,但妻子和女儿都视他为英雄;他被时代人物周报称作“中国民间舆论监督第一人”,他扳倒了镇长、县长、市长直至扳倒济宁“下跪市长”李信而一夜成名。人们说他是把“黑夜里的强者”拖进阳光里的人,但他的妻子却像《大蓬车》里的吉普赛女郎一样,为寻找一个安稳的家而东奔西走。他不忍妻子跟着他受罪,  相似文献   

18.
张书克 《政府法制》2012,(17):35-35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谩骂他的人也是彤形色色,各路豪杰都有:有民粹派也有爱国贼,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狭隘民族主义者,有陈独秀的同党少年也有孙中山的武装同志。  相似文献   

19.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保尔”、“独眼神探”的黎定琦。你站在他面前,他看到的是一个轮廓;他听你讲话,你感觉他是在用心注视你。他表情活跃,动作敏捷,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他爱伺花弄草,尤喜摆弄兰花。工作上,他年轻、有朝气,是个实干家。浏览他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他的青春轨迹是激昂和灿烂的:20岁参加工作,31岁被任命为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36岁成为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而伴随他成长的是“先进团员”、“先进团干部”、“先进工作者”、“全市十佳侦查员”、“全国优秀侦查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