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2.
古土 《检察风云》2013,(8):33-33
二奶小三反腐,捷报接二连三。据说最近原配夫人也加入了反腐的队伍,原来“家中失窃、日记丢失、二奶翻脸”三利器,加上最近“网络反腐”、“艳照反腐”等反腐力量已蔚为大观。其实在这些手段中,只有一个关键字:色。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18-19
继纪检部门、媒体反腐以外,“情色”反腐借助网络的力量,几乎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都有哪些官员倒在“色”字下?在“情色”反腐的背后,留给我们的会是何种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惹众怒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正式锒铛入狱,到“最牛团长夫人”遭“人肉搜索”曝光后一周内被免职。2009年,内地网民以前所未有的公民意识参与网络维权,中国政府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利用网络了解民意,改善施政。当局还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网络反腐平台,形成网络反腐“正规军”与“游击队”的合力,进一步掌握网络反腐主动权,向政坛腐败宣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反腐成为媒体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不断升级,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都是空前的。
  “八项规定”、反“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派驻中央巡视组、公车改革,这一系列反腐“组合拳”的出击,逐渐树立了新的官风、政风、党风,权力反腐的快、准、狠,已经成为反腐败“治标”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被“双规”前口碑一直不错。其父去世后朱少中曾在灵堂立牌:拒收礼金,并发文大谈反腐经验,被誉为“一年查处88名党员干部”的“高调反腐干部”。  相似文献   

7.
阿计 《政府法制》2013,(32):32-32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  相似文献   

8.
李松 《法制与经济》2009,(13):28-30
◆民间反腐:突破和缺憾 在对各级官员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阳光”监督中,近年来不时可见我国民间反腐力量的身影。《嘹望》新闻周刊近期调查发现,以陕西省“华南虎照造假事件”最终被揭穿为标志,我国民间反腐已从传统的举报、信访等方式,逐渐转变为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反腐,并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  相似文献   

9.
化定兴 《检察风云》2014,(22):28-28
重拳反腐无疑是本届中央政府的一张亮眼名片,在共识稀缺的当下,反腐已然成为最大共识,可谓得民心,顺民意。《检察风云》推出的策划《反腐倡廉:公众参与的力量》也正契合当下形势,指出“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检察风云》新闻综合版2014年第20期)。不过,就在“老虎”“苍蝇”不断被打,大家齐声为反腐凝心聚力、大声喝彩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声音,比如有人称,就算把贪官都抓光了,似乎对我们而言,生活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我们要的是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养得起孩子、读得起书……这样的声音道出了不少人的困惑:一是反腐到底与我们关系有多大?二是反腐究竟为了什么?厘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上来。  相似文献   

10.
“总统反腐,立法先行”,这是普京反腐的基本做法。2000年,普京在誓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时,就启动了强势反腐的进程。从2002年起,俄政府围绕公务员体系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反贪腐法律,包括《俄联邦国家公务原则法》等。2003年,普京签署总统令,成立总统直属反贪污贿赂委员会,此后还在各级检察机关设立了反贪监督局。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即将结束,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但一些官员却在这一年里,因腐败行为曝光而提前结束了政治生涯。官员们的被查处引发了一场场舆论盛宴,但专家学者认为,“草根”反腐最终应真正推进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2.
高原 《政府法制》2012,(25):26-27
近些年来,中国民间反腐网站“风生水起”。但所谓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中国民间反腐网站也概莫能外。一些网站以“维权”、“反腐”等名义,进行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等违法活动的现象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先后关闭了89家此类网站。  相似文献   

13.
曾亚波 《检察风云》2014,(22):30-30
笔者参与督导了近一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一句感慨不是有多少官员落马,而是“现在什么事都上规矩了”。近两年的强力反腐,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也在悄然清除积弊,日渐改变普通民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就是法治反腐在人们心中的落点--懂得要遵循依法办事的规矩。  相似文献   

14.
2013年,“重速度、要广度”的“打虎捕蝇”行动是国家挥出的反腐重拳。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2,(36):11-11
《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12月6日登载黄冠文章:近来,“网络反腐”频频使官员落马,雷政富、孙德江、郑北泉、周伟思、单增德、吴红、袁占亭等公职人员相继因网络曝光被立案调查或被免职。“网络反腐”如何在干部清正中发挥更大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9月9日,两高关于信息网络诽谤等犯罪的司法解释,被一些人理解为给民间网络反腐套上“紧箍咒”。近期多个曾参与网络反腐的“大V”被抓。曾风光一时的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网民反腐似乎遇到“寒冬”。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随着制度反腐的不断深入,实践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寻求理论支撑,其中有些是涉及面较广、发生概率较高的“亚腐败”或潜在腐败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制度反腐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日,北京多个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各出“奇招”“狠招”遏制腐败,比如密云县建立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全国各地都在如何反腐的问题上出过奇招,如家庭内部反腐、娱乐反腐、高科技反腐等。不管是利用孩子纯真的眼神感化官员,还是用反腐屏保羞走送礼人,大多反腐招都是靠官员的自律,专家称,还是通过严格监督公款使用情况和要求官员财产公开等方式效果会更好。一天不公开官员财产,官员贪腐之欲就一天不会止息。  相似文献   

19.
严冰 《政府法制》2013,(7):37-3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腐讲话引起全球关注。1月22日。英国广播公司、英国《卫报》网站报道:“习近平发誓在反腐运动中既打‘老虎’也打‘苍蝇’、、”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习近平再度展示反腐决心,”并引用分析人士的话指出:“尤其是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谓切中腐败顽疾的要害。”……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后,短短一年多,数十名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反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场战役,也不是一次运动,而是要扎根于社会,根除腐败的社会土壤。因此,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充分实现公众的表达权、监督权,人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才会提高,反腐成效才能提高。同时,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是清廉文化扎根在全民心中,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不贪,人人反贪”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官员从“不敢贪”向“不愿贪”、从“不愿贪”向“痛恨贪”转变。各种形式的腐败就如同在云开雾散、太阳普照之下的黑暗一样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