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读者来信:2006年1月,我向好友李某借款8万元,并出具借条一份。事后我还清了借款,但未收回借条。2006年12月,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我偿还借款8万元。庭审中,我反复强调自己已经还款,但未能提供还款证据,一审法院判决我偿还欠款。我不服判决遂上诉,  相似文献   

2.
李兆军  高鲁军 《山东审判》2006,22(6):123-126
引言甲公司在某地拥有房地产一处,且有合法的产权登记证明。2004年4月28日,甲公司以该处房地产作抵押,在乙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到期后,因甲公司无力偿还借款而被乙银行起诉,经审理,法院判决甲公司偿还借款本息,乙银行对抵押的房地产享有优先受偿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法院对抵押的房地产变价处理过程中,案外人丙就该房地产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称:甲公司于2004年4月25日与丙签订了租期为20年的房地产租赁合同,双方于签订合同的当日到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20年的房租也已按租赁合同的规定一次性付清,随后甲公司将该房地产…  相似文献   

3.
梁伟 《山东审判》2004,20(6):108-110
一、基本案情 1997年10月甲厂以其所有的价值260万元的位 于某市海滨路的办公楼作为出资(注册资本)与丙厂共 同开办了乙公司。1998年3月乙公司向A银行借款 300万元,借期3年。借款到期后,未能偿还。A银行于 2003年3月诉至法院。同年7月法院作出判决:乙公 司偿还A银行本金300万元,利息60万元。执行中A 银行向法院请求执行乙公司的房产(办公楼)。B银行  相似文献   

4.
2002年2月,陈某与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审理后于同年5月13日判决陈某在2002年8月20日以前还清借款13126元及利息给李某。事后,陈某一直未上诉并履行判决,李某也未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2003年6月,李某见陈某久拖不还,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审查后认为,李某的申请已超过申请执行的期限,又无期限终止等特殊情况,遂驳  相似文献   

5.
洪传芳 《中国公证》2008,(11):34-38
甲公司是乡镇企业.申请集体建设用地建有房屋一幢共七层。甲公司将其中的一至五层作为抵押物,为乙公司向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后因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被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公司和甲公司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连带偿还银行本息及罚息。因判决后两公司均未自动履行判决书中还款义务,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放:前夫欠债致使已约定归属房产面临查封2012年3月,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张某因民间借贷发生纠纷,甲公司诉至法院。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乙公司、张某对该笔借款承担偿还责任。后因两被告未能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根据甲公司的申请,法院查封了被告张某与其前妻谢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唯一的一套房产该房产登记在张某名下。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据以分析的案例:2008年9月20日,俞某向凌某借款60万元,因俞某未按时归还借款,凌某于2008年10月28日向法院起诉要求俞某归还借款.2008年l 1月15日俞某与其妻子应某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并约定将双方共同所有的房屋归应某所有.一审法院判令俞某归还借款.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俞某没有其他债务可供执...  相似文献   

8.
中福担保案     
《法人》2004,(1)
虽然“中福担保案”案已经事过境迁,但是此案本身却具备标杆意义。案情1996年12月中国福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中福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闽都支行(简称闽都支行)的前身中国工商银行福州市分行第二营业部签订两份《人民币短期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4210万元,贷款到期后,中福公司未能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9.
正【典型案例一】王静与母亲在1999年申请取得了公房租赁使用权,房产经营公司办理了房屋租赁手续,该处房屋系王静唯一住房。2004年,母亲去世,外出打工回来的王静发现房子已被同母异父的哥哥李力卖给了张平。房产经营公司因张平未支付租金请求法院解除其租赁契约并将该房收回,法院判决支持了房产经营公司的诉讼请求。王静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房产经营公司归还其房屋,法院判决该房由房产经营公司收回。王静依法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经审查,兄妹争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1997年5月3日,台州市红阳甫塑料制品厂(下称红阳甫厂)以购买原材料缺乏资金为由,经台州市液压机械厂(下称液压厂)担保,向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市路桥区支行(下称路桥农行)借款人民币20万元,保证借款合同载明:款于同年9月10日归还,月利率为9]Q]24‰,逾期按规定加收罚息,保证人对借款承担连带责任等。期满,红阳甫厂未予偿还,路桥农行这起诉要求红阳甫厂和液压厂连带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罚息。法院判决原告路桥农行胜诉,认为借款、保证合同均为有效,被告液压厂应负连带偿还责任。嗣后,液压厂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19…  相似文献   

11.
吴婷 《法律适用》2012,(9):72-75
笔者对上述命题的思考源于最近碰到的两起案例。[案例1]林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杨某归还欠款一案中,法院依林某申请查封杨某房屋两套,后法院判决杨某在判决生效起1月内偿还借款40万元及相应利息。由于杨某无力归还欠款,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杨某出具承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张某与我有经济纠纷,最近法院判决张某应向我偿还借款,可张某逾期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封、扣押了张的汽车和车上准备出卖的水果。以及冰箱、彩电等物品。对被法院查封、扣押的一切物品,是否都必须采取拍卖方式变现?拍卖有无次数限制?  相似文献   

13.
曹霞  柳莹 《江淮法治》2012,(16):55-55
我因资金周转不灵,借款并把房屋抵押。现因无力偿还借款而被起诉。在法院执行阶段,我的房屋被查封,但是我没有其他住房,  相似文献   

14.
大地接待室     
中国电影家协会四川分会服务部帮我公司代销彩色电视机,因偿还代销货款发生纠纷。1990年8月双方达成协议,服务部欠海南电子公司137200元,由四川分会收回货款后再还我方。几年里,我公司多次催收没有结果,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四川分会立即清理服务部的财产,用以偿还我公司的货款,并承担本案受理费和诉讼费,该判决生效  相似文献   

15.
某农技站职工朱某因家庭承包经营种子、农药、化肥,于1994年10月从信用社立据贷款3万元,由其丈夫刘某去进货,刘某拿到钱后,购买了一万余元的种子,剩余的被其赌博输掉了。ITh年6月朱某在偿还部分借款后申请转据,并重新立下了贷款27万元的措据。lop年7月,朱某与刘某经法院判决离婚,朱某结婚时添置的财产归其所有,婚后共同添置的一套液化气灶具归刘某所有,所大信用社贷款27万元全部由刘某负责偿还。同年8月,该信用社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朱某和刘某共同偿还借款本息。在合议庭合议和审委会研究时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在一起借款纠纷案件中,原告以不法手段使被告打下“借条”一张。原告向法院起诉后,法院认定该借款合法有效,判决被告偿还原告借款。被告不服生效判决,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检察机关经过审查,以原审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提出抗诉。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再审,检察机关也派员出庭支持抗诉。再审期间,被申诉人并未提出撤诉。但不久,法院对该案作出裁定:因原告(被申诉人)撤销其原诉讼请求,属合法处分自己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准许原审原告撤回起诉。请问:抗诉…  相似文献   

17.
广西玉林市第二百货公司问:个体户文某因向金融社借款,找到我公司下属商店(不具备法人资格)负责人林某,要求其担保。林某未经公司同意,利用职权和掌管公章之便,在借款合同上加盖公章担保。文某逾期不还借款,经到法院诉讼,法院判决我公司及下属商店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在定某无力偿还情况下对我公司强制扣划款项,造成公司损失,请问:林某私自担保应否对公司承担经济责任,如何追究?本刊法律部答:担保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情况下,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法律规定应有之意。担保人不履行连带清偿责任的,法院可对担保人强制执…  相似文献   

18.
李冬梅 《法庭内外》2007,(12):64-64
肖桂发是天津市西青监狱服刑人员,1999年其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02年9月,肖桂发在监外执行期间.向案外人禹先生借款120万元.借款期限1个月.天津速达贸易公司为肖桂发提供了保证担保。借款期满后肖桂发并未及时偿还欠款.经天津市塘沽区人民法院判决速达公司作为保证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案情] 被告人郁某因向他人借款及拖欠某单位销货款而分别被债权人诉至法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分别于1999年9月、11月及2000年8月作出民事判决,判令郁某限期偿还三债权人的欠款本金计98695.50元及利息。一审判决送达后,郁某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即行生效。判决生效后,因郁某始终未主动向债权人履行判决书所规定的任何义务,经债权人申请,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之提出某银行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向支行借款人民币500万元,合同中有明确的借款期限、利率等。同时,银行又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保证合同,约定B公司对上述借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自主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借款本息全部偿还之日止。借款合同到期后,银行多次催款无果,逐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审理期间。对于涉案保证合同中保证期间的约定形式,是否属于《担保法》所述保证期间有约定的情形,原被告双方存在很大争议,而这一争议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也争论颇多。二、理论之争议及最高法院判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