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我国制度的十三大优势,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早期建设时期的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之制"形塑了基本框架;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之制"的基本体系,并提出以"中国之制"推动"中国之治"的时代命题。"中国之治"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丰富了内涵。以"中国之制"推动"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得出的,具有严谨的现实逻辑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以"中国之制"推动"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破除"历史周期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作出的重要决定,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一直自觉主动地接受西方法学的滋养,它的恰当表述与其说是"中国的法学",不如说是"法学在中国"。与"法学在中国"、"在中国发现法学"这两种对法学知识谱系的论证不同,魏敦友教授提出的"新道统论"突出了中国法学的历史之维,从子学、经学、理学、法学的视角来论述中国法学的正当性及其知识谱系,并自觉地寻找新的概念体系来创造"中国的法学",对重塑中国法学及中国思想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也是世界各国中最不缺伦理道德资源的国家。但中国目前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前中国道德危机主要还不是发生在"私德"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发生在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性道德的"公德"领域。历史上中国最不缺乏、最完备的是"私德",而现时代我们最缺的是"公德",人们广泛议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事实上是"公德"的危机。中国人过去拥有的"德"与当前中国人所缺的"德",事实上不是同一个"德"。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政治参与的探讨必须基于中国的政治语境。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是以"群众"概念为出发点进行构建的,因此,从"群众"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政治参与的当前问题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概念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独特内涵与特征决定了中国政治参与在逻辑前提、本质特征与历史形态上的中国特色,同时,"群众"在内涵、特征上的时代性与历史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困境。要推动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首先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群众"理念上的创新,其次需要在具体的政治参与渠道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彰显了党的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的执政新理念,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特点。十八大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美丽中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美丽中国"的内涵、"美丽中国"研究视角的拓展、"美丽中国"的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梳理和归纳了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基本问题的相关研究,并做了简要评析,以期为进一步加深对"美丽中国"的认识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力量作为一种伦理形态,是在国家层面由国家公共性和普遍性的伦理内涵所界定的具有汇聚作用和集合功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一种磅礴力量,是一切正能量的合力,是中国各族人民汇聚生发的具有普遍性的进步力量和文明力量。"凝聚中国力量"作为国家伦理的规范性诉求,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国梦在主体向度上之必须。它是一种伦理觉悟,其根本价值指引来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当家作主"的主体精神自觉,蕴含着从人民主体的主体向度定义"民主"的内涵及其实践原理,是"中国的民主"和"民主的中国"的发生学机制和动力学本源。凝聚中国力量应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心骨"作用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真正调动和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价值旨归上是要回归人民的梦想,要让中国力量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两种错误论调一直存在于国际舆论漩涡之中。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两种论调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近年来,部分西方人士炮制的所谓"中国渗透论"甚嚣尘上,就是"中国威胁论"的升级版。"中国渗透论"主要集中在西方某些政客、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三大群体之间,并且在渲染"中国渗透"问题上,各有侧重,甚至交相呼应。他们鼓吹"中国渗透论",其实质是时隐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关于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非洲梦的关系、关于中国梦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在"中国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梦"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加强"中国梦"的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括内容、形式与方法三个向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实践并"超越自我"的历史进程。当前,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在批判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中科学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强化"问题意识"与总结实践经验中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喻辉 《传承》2011,(14):64-65,88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经历着深刻的文化"危机"。在新时期,中国文化"危机"又有了新的表现。那么,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危机"?出路在哪里?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中国文化"危机"的化解之道:批判继承,融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通常,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被认为应当从中国神话传说中溯源;实际上,其源头可能并不仅限于此——远古先民对祖先业绩的追述乃至对亲身经历往事的回忆等等也可以产生历史意识,甚至更有合理性。其次,中国史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传说"而非"神话"当作中国历史意识的源头,这也折射出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中西方历史意识起源问题中的作用有某些差异;而实际上二者也确有明显区别。再者,"神话"和"传说"确非一回事,在寻觅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源头时,应该首先明确区分二者并辨别清楚它们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起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中国神话固然有明显被"历史化"的成分,而中国历史同样有被大量"神话化"的情形,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先后次序及彼此关系,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正艾 《人民论坛》2012,(30):44-46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中经受阵痛,但是中国经济不会在转型中衰竭,而是在转型中酝酿着新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将在转型中变得更加强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引发了激烈的争吵。中国经济到底还行不行?国际评论界可谓泾渭分明,分为"牛派"和"熊派"两大阵营。"牛派"认为,像中国这样的体魄,即使偶感风寒,也能保持强健。"熊派"则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患的不是一般的感冒,而是高烧。美国彭博社曾公布一个民调,声称通过对1097名投资者调查,有"61%的全球投资者预计中国银行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试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角度透视、剖析"五四宪法"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关系,揭示"五四宪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开创性、奠基性的地位,反思"五四宪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缺陷和教训,探讨"五四宪法"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传承》2014,(3):74-7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愿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两者相辅相成,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而实现中国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当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在坚决反"四风"上,在反"四风"上始终做到"四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一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指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形成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模式"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首届全国经侦论坛"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举办2013年12月22日上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建校65周年之"首届全国经侦论坛"开幕式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公安部以及全国各地经侦战线的嘉宾、代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经侦专业师生近200人参加论坛。近年来,随着经济犯罪渐成中国社会的主流犯罪,全国公安机关相继开展了诸如"亮剑行动"、"天网行动"、"破案会战"等一系列强力打击经济犯罪的专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指在中国应用、具体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具有实存性,才能被中国人真正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当中,只要一提起"中国萌芽"网,大家就像谈起自己的朋友一样,感到熟悉而亲切。正如中国那旬俗语所说:"千里之缘一线牵"。王晓宁和她的"中国萌芽"网,就像一位真诚的"红线女",用一条无形的红丝线,牵起了许多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缘之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仍然在流行或者前不久还在流行的"中国威胁"和"中国崛起"的说法代表着关于"中国"这个概念的典型误解。"威胁"和"崛起"本质上是同样的或者说对应的说法,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