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伊氏锥虫不同虫株免疫抗原差异性试验1)周金林沈杰王云飞周勇志石滨海(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伊氏锥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众多虫株,在进行免疫诊断时,用某株锥虫制成的抗原对其他株锥虫病的特异性不相同。王祥生等(1988)...  相似文献   

2.
杂交瘤技术产生的单克隆抗(McAb),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它是抗原分析、免疫诊断及保护性免疫等方面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试剂。当前,在不同宿主和同一宿主引起不同症状的鹦鹉衣原体病病原抗原性和免疫性尚不十分清楚。借助于MoAb对鹦鹉衣原体抗原进行分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将SP_2/O-Ag14骨髓瘤细胞与鹦鹉衣原体H_(23)株纯化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ELISA、IHA检测和克隆后,获得4株杂交瘤细胞。这4株所分泌的McAb对鹦鹉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抗原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抗鹦鹉衣原体McAb株的建立,将为我国动物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印渍技术(下称EITB)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结合了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和酶联免疫反应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生物化学、免疫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十分有用的分析手段。这几年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分析寄生虫抗原及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本文应用SDS-PAGE分析了血吸虫尾蚴、成虫、虫卵抗原及肝片吸虫成虫抗原,并对EITB在耕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Tsang(1981)、陶义训(1983)和黄民贵(1988)等先后报道了尿素溶解性虫卵抗原(JEU)的提取、分离和在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证明了JEU具有较高的活力和特异性。本文探索了JEU在耕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JEU和水溶性抗原(SEA)的制备: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抗弓形虫SAG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纯化的rSAG2蛋白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稳定分泌高效价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抗。用ELISA方法测定其效价;单克隆抗体类型鉴定试纸条鉴定其类型;Western-blot和IFA试验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SAG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被命名为5E2、2A8。间接ELISA测定其效价分别为1∶256 000、1∶128 000;2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κ链;Western-blot与IFA试验表明,这2株McAb均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构象的SAG2蛋白,并且进一步说明此蛋白是位于弓形虫膜表面的蛋白。成功获得了具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抗SAG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能特异性识别天然构象的SAG2蛋白,为弓形虫病免疫诊断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猪带绦虫的抗原特点,囊虫病的免疫机制,免疫诊断技术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家畜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水平和寻找保护性抗原,我们已建立了若干株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本文之目的是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术(Western blot)对上述单抗的抗原识别作用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8.
抗不同株伊氏锥虫排泄分泌抗原抗体的交叉反应谢超孙恩贵刘俊华王祥生(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伊氏锥虫病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的研究内容,但因为锥虫存在抗原变异现象,并对宿主造成免疫抑制,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无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以连续克隆分离的方法,从1株水牛伊氏锥虫中分离到40个克隆群体,从中分离鉴定出18个抗原变异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发现其中2个抗原变异型(即HbTatl.18和HbTatl.15)分别能与约80%和60%克隆群体的血清发生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确定这2个抗原变异型为该虫株的优势代表变异体.这为伊氏锥虫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以及遗传进化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对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菌Sg9株进行了基因组差异片段分析。结果,从C79-13株中共检出13个特异性差异片段。经同源分析,这些序列可分为3类:噬菌体相关序列、质粒相关序列和已知功能序列。这些差异片段包含一些重要的沙门菌毒力相关基因,如编码大肠杆菌素I、paJ蛋白、尾突蛋白、切除酶的基因。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菌Sg9株基因组间存在较多差异基因,这些差异片段为确定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遗传标志,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日本血吸虫童虫保藏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经冷冻的童虫直接应用于免疫预防、免疫诊断、药物治疗的感染动物模型及虫种保存。自从James(1981)首先提出冷冻保存曼氏血吸虫以来,Stirewalt等(1984)、许绶泰等(1989,1990)相继进行冷冻保存血吸虫方法的研究。本文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许绶泰等的冷冻保存童虫技术进行改进,以找出可以实际应用的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冷冻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由本所钉螺室提供,所用钉螺系湖北钉螺,血吸虫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贵池品系。冻存剂采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基于单个B细胞制备抗体技术,本研究以O型灭活FMDV为抗原,采集健康C57/BL小鼠脾细胞,经过磁珠富集、流式B220+/CD38+/Ig G1+/抗原+分选,获得单个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经单细胞巢式PCR反应扩增获得抗体完整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后,分别构建轻/重链表达质粒,然后共转染HEK-293细胞后,成功获得3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且证明均属于Ig G1型抗体;ELISA结果显示,获得的3株抗体均能与O型FMDV抗原结合;免疫荧光试验证明,3株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内复制的O型FMDV。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单个B细胞直接制备抗FMDV单抗的方法,为后期开发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纯化的蓝舌病病毒(BTV)11型VP7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借助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抗BTV11 VP7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C12D9、B4 F3、E1 A7.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代3个月再经液氮冻存6个月后复苏培养,仍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3株McAb均具有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其中C12D9株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256,腹水的ELISA效价为10-6.亚类鉴定,C12D9株为小鼠IgG1,B4F3、E1 A7为IgG2a和IgG2b.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间接ELISA试验表明,这3株均与BTV11型VP7发生特异性反应,为BTV群特异性McAb.  相似文献   

14.
猪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纯化的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VP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抗EMCV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0B和11D。经ELISA测定,2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1 600和1∶800,接种小鼠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6和1∶1.28×106。2株单抗的亚类均为IgG2a,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VP1蛋白,但它们识别VP1蛋白的不同表位。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证实,2株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均能够识别EMCV。  相似文献   

15.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是前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不少实验室已把它应用于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对ABC-ELISA法在耕牛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做了初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能够特异性识别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B(NMHCⅡ-B)的单克隆抗体,根据Marc-145细胞上NMHCⅡ-B羧基端的蛋白质序列,合成多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腹水并纯化;用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纯化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显示,2株细胞系所产生的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NMHCⅡ-B羧基端蛋白反应而且能与Marc-145细胞产生特异性的结合。这2株单抗的制备及鉴定为研究易感细胞上NMHCⅡ-B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合成的非洲猪瘟病毒K205R基因序列插入p ET-28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p ET-28aK205R重组蛋白。用制备的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化学融合方法融合、筛选,获得了6A4、7F5和7G3三株抗K205R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3株单克隆抗体(单抗)的亚类均为Ig G1型;单抗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51 200、1∶409 600和1∶102 400。将这3株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在第20代仍有很高的分泌抗体的能力,表明其稳定性较好。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抗与K205R重组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这3株杂交瘤细胞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分泌的抗体特异性高,为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郭东华  徐世文  李术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12):1019-1023
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的阿维菌素人工合成抗原AVM-BSA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2株分泌抗阿维菌素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F2和2H10。生物学特性鉴定的结果表明,2株杂交瘤细胞株诱生腹水的效价为1∶6 400,分泌的抗体亚型均为IgM;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抗体的50%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01 ng/mL,2株单克隆抗体与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红霉素和白霉素均无交叉反应,证实单克隆抗体2H10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用于阿维菌素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用KM 2培养基 (含马血清 )培养猪肺炎霉形体 (Mhp)ZCF2 3株 ,对培养物高速离心 ,用PBS悬浮 ,反复冻融裂解后作为免疫原 ,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 5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11C6、14C11、11B6 1、10C11 2和12E7 1。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 ,5株腹水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均在 1∶10 0 0 0左右 ;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5株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在 90、4 0、70和6 0ku左右的蛋白分子上 ,均不与马血清蛋白反应 ,说明这些单克隆抗体均是针对Mhp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0.
自Khlor和Milstein 1975年创立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后,使在体外产生抗弓形虫特异性McAc及在此基础上分离、提取抗弓形虫保护性抗原和研制弓形虫基因工程苗成为可能,据此我们将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分别与刚地弓形虫GJS珠、NT株和RH株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经IHA检测和克隆化后,获得了4株杂交瘤细胞。该4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McAb经鉴定均属IeG_1亚类,4株杂交瘤细胞经连续60代传递和5~23个月冻存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