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语有云:"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可以让人超越平凡世界里的琐碎与庸俗;读书,可以让人养成沉稳的品行;读书,可以培养人深度思考的能力;读书,可以让人战胜性格中的弱点,丰盈内心;读书,是  相似文献   

2.
书香沁乡村     
<正>2013年12月10日上午,我省2013年"农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举行,拉开了全省"农民读书月"活动的序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朱丹枫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农民读书月"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依托农家书屋平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Z1):273-274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又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0年两会召开之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出:"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  相似文献   

4.
下期话题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说:"如果我静坐不动,我的思想就停滞;我的腿若不迈步,我的想象力本身就发挥不起;所有学习的人若无书本就同此情形。"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读书的要义,则在于坚持,只要坚持"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就必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奇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14年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5.
读书的境界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能够读出一个人的境界来。匡衡凿壁偷光读书,那是因为家境再穷困,却难不倒读书求知的信念;孙敬头悬梁读书,那是因为他读起书来通宵达旦;苏秦锥刺股读书,那是因为他要立志做大事;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名人读书,都能在书籍里找到他们鲜活的身影。读书读出了境界,莫过于鲁迅先生在《从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读书,认为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引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酰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一书中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从古人的读书三味联想开来,现代人读书也应具有"三味":读书要有趣味。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德斯鸠曾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是人类累积智慧、传承道德、提升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福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自2006年以来,开展"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广场大家诵""读书论坛""百种优秀图书书目推荐""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等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自觉做到。但现实中,总是有一些党员干部读不进、学不深、用不精,存在一种"狭隘化"的读书现象,需要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注意改进"功利化"的读书——读书的目的仅仅定在自己拿文凭、获证书、评职称、谋职位、求提升上,只为"我"而读书;注意改进"碎片化"的读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回报     
<正>外出参加培训,同室是外地某单位的领导,夜里11点多,笔者躺在床上看书,这位领导开门而入,满身酒气。见我手里捧着书本,他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是好读书之人,难得呀!"我赶紧回答:"不是好读书,只是习惯了睡前看两页,否则睡不着觉。"他马上说:"好读书就是好读书,你用不着谦虚。其实,以前我也喜欢读书,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一大堆,应酬又多,就再也读不进去了。"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此语可谓至真至诚,发自肺腑,为世人揭示了读书的真谛。的确,读书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尤为重要,它既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更是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正如培根所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说:"读书如同吃饭,善吃者长,不善吃者病。"说的读书要有方法,得法者受益,不得法者可能受害。怎么读书?我体会到,就是"三种方法",即:问、钻、思。问是前提。问者,疑问也;学问者,边学边问也。"生疑—析疑—解疑"是读书的过程,有疑而入,无疑而出。一个人读书,如果心中无疑问,则无法调动阅读胃口,亦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读书,本人有如下五个忠告——人要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这句话是我家的"读书劝勉语"。我们家庭以"书香浸染全家,人人崇尚创造"为特点,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等称号。不读书极可能导致灵魂堕落。为了激励全家人多读书、读好书,我便总结并强调这句"读书劝勉语"。记者来我家采访,问:"为什么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对书情有独钟?"我回答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拜书之所赐;而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尝到了甜头,‘复制’就成为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正>读者留言@森林青海《党的生活》2017年第5期以读书为主题做了专题策划,我甚是喜欢。两年前党刊就发起了读书征文活动,每期都有"党员干部书屋"这个栏目。党刊及时关注到当下社会人们的阅读需求,作为一名老读者,我也甚感欣慰。今天大家都在"读书"和"读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农八师一四七团工会女工委紧紧围绕"提升素质、奉献企业"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女职工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进女职工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给女职工一个读  相似文献   

15.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感悟读书     
正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当你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18.
赵广忠 《当代贵州》2014,(35):58-58
正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滋养气质,更重要的还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仅仅为了需要的读书常常是苦涩的;只是为了兴趣的读书有时又会让人陷入迷茫。在自己的读书体验中,让人愉快而有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读书"如鱼入水,冷暖自知",趣味不同,方法各异。有人喜博览,有人爱精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读书迷信权威,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自然不对。可是立异以为高,一味指摘作者错误,也未必正确。这种读书法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  相似文献   

20.
读书之道     
毛泽东说:"有了学问,可以看到很多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康熙博览群书,嗜书如命,凡辞章、声韵、律吕、历算、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他说:"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即有一日之益。"他很重视实践,提出读书"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