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民警察现场执法受到现场指挥、徒手防卫与控制、临战心理、执法者综合体能诸多因素影响。而作为影响民警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语言控制贯穿于现场执法全过程。当前我国基层民警在进行现场执法时,对于徒手控制、警械具使用和武器控制重视程度较高,对于规范科学的语言控制研究和运用相对不足。在新时代执法实践中,应该提高一线民警对语言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强化执法程序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和法言法语培训,提升语言规范水平,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语言控制训练以强化其语言应变能力,不断提升执法警察语言控制技能和现场执法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基层一线民警在接处警、巡逻盘查、侦查抓捕等现场执法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现场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既有消极对抗执法情形,也有极端暴力抗法事件,加之社会公众关注度持续增温,对民警现场执法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民警现场遇抗处置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程琳 《公安研究》2013,(6):5-11
近年来,我国民警执法权威受损现象呈现出扩大趋势,民警执法行为得不到应有尊重,现场指令和措施不被尊从,警察人身安全及名誉权经常受到侵害等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有民警执法的公信力下降、威慑力弱化、强制力软化、保障力不足、舆情支持力分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公安机关应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制定民警现场执法规范和使用武力等强制措施的程序与标准,建立内部督查澄清正名制度和民警执法正当权益保障机制,掌握涉警舆情话语权,营建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层民警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其中遭遇的执法风险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案例对当前形势下的执法风险进行归类,从制度建设、执法环境、执法对象和民警自身等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从完善立法、加强警务保障、提升民警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多角度优化执法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对基层民警在执法中规避执法风险、保障自身权益提供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鑫 《公安教育》2021,(1):41-4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法治意识迅速提高,民警现场执法环境也日趋发生变化。使用警犬作为在现场盘查执法过程中辅助执法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被广泛应用。根据公安部提出"警犬按警用装备配发"的思路,将警犬作为装备按照50:1的比例进行分配,充分利用警犬强力震慑、灵活凶猛、大胆机动的独特功能,可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作用,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环境。本文从技战术的角度,探讨警犬在辅助民警现场盘查时,通过站位、吠叫等配合形式展现出震慑力,可以提高警犬辅助民警现场盘查时的执法效益,规范现场盘查时使用警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民警现场执法行为标准化是推进公安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和实施有关民警现场执法行为的一系列标准,可以有效实现对民警现场执法行为的系统控制,对规范和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形成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民警现场执法行为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误区,一些地方特别是江苏省公安机关在这方面所做的建设工作为破解难题、推进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公安现场执法记录仪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执法记录仪在民警破案、固定证据、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当前现场执法记录仪在使用中存在着使用不规范、佩戴率不高、执法信息不能及时转化、技术功能未完全开发利用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民警对执法记录仪使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规范性,健全执法记录仪的各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治安形势等不断发生新变化,社会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维护与捍卫,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公安机关来说,一切都离不开现场执法。在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安全感和满意度有了新的需求,对公安民警现场执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贯穿现场执法全过程的语言控制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广义层面来看,语言控制在现场执法中代表着沟通、调解、谈判,体现着引导、指令、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不容乐观,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民警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袭击甚至故意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暴力恐怖犯罪的手段极其凶残,对一线民警的执法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分析公安民警现场处置中的安全要素,探讨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中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执法任务,已成为警察执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情境式微课程是公安微课程的一种类型,是以民警警务工作中的"执法情境"为基础,通过分析典型情境,梳理执法流程、执法要点,提出执法规范和执法建议,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和公安内网传播,教学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对民警的实战培训形成支撑的公安微课程。2018年初,上海市公安局(以  相似文献   

11.
倪斌 《公安教育》2023,(8):45-49
<正>民警现场执法“六字诀”(以下简称“六字诀”)即判明、安全、控制,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执法规范为基础,以民警现场处警为视角,通过引导民警对警情准确判明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与处置的一种执法口诀。“六字诀”从判明、安全、控制三个层面,梳理了民警现场执法的关键要素,将执法价值观、执法规范、判明能力、安全意识、临战心理、现场控制和执法经验等融为一体。通过熟练使用“六字诀”,  相似文献   

12.
卢玉华  谢峰 《人民公安》2014,(22):16-18
<正>近年来,公安部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加强对现场执法活动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逐步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民警在外出执勤、执法时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并保证执法、执勤过程全程摄像、录音。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提高民警证据意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人民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随着社会治安形势变得日益复杂,对执法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线执法执勤的民警面临的语言和肢体冲突也越来越多,民警现场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执法水平的重要因素。民警在剑拔弩张的临战状态下保持清晰的认知思维和稳定的情绪状态,说该说的话,做合理、合法、规范的行为反应,发挥自己平常训练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省执法记录仪的配备及使用现状、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的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配备、使用与资料管理情况总体良好,也存在续航能力不够、容易故障、充电传输慢等质量问题;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时感受到执法安全感,能有效应对投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提高执法公信力等,但也存在一定心理压力,部分民警产生执法畏惧感、警民距离感等。民警对执法记录仪对公民隐私的影响认识不足,现场执法中是否需要专职人员进行记录,辅警能否使用执法记录仪等问题尚未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5.
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维护警察执法权益 ,南京市公安局建立维权机构 ,健全制度措施 ,及时依法查办惩处侵犯民警执法权益的案件 ,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做好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工作 ,既要高度重视 ,依法维权 ,还要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着力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 ,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切实宣传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重要意义 ,探讨实现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新发展征程上社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内外矛盾风险交织,社会公众对安全感和满意度却有了新的更高期待,这一切都使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面临更多新的压力与挑战。近年来,一系列风险警情或突发暴力犯罪事件使现场执法民警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每一次出现民警执法伤亡,都是对警务技战术应用的一次灵魂拷问,  相似文献   

17.
施振华 《人民公安》2014,(22):19-19
<正>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为一线执勤交警配发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了民警规范执勤执法,同时也提升了民警的现场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水平和质量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改变了以前交警执法程序随意,轻视证据的习惯,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  相似文献   

18.
<正>开展民警心理训练能提升民警认知水平。民警通过掌握心理学常识更能感知自我和执法对象的心理状态,能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增强民警执法自信心,提升民警适应能力。为保障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得到有效实施,公安部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公安部2005  相似文献   

19.
暴力袭警、民警受到围攻、被恶意投诉屡屡发生,执法环境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民警素质不高,处警不规范;法律不完备;执法环境恶化;非警务活动频繁;民众法制意识淡薄;酒后闹事增多。减少和遏制民警执法权益被侵害案(事)件发生,一是建立维权机制;二是规范日常执法,以法依规使用警械;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应对不法侵害案件的能力;四是加大执法保障,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五是依法办事,科学界定警务活动;六是加强立法保障,依法遏制民警被侵权案件的发生;七是加大法制教育宣传,改善公共关系,为公安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行为主要包括侵害对象、侵害行为、危害后果、行为人主观故意等四个要件。处理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人民警察法》等。要分清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与人民群众提出合理要求的界限,处理好打击与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