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正式施行,为我国反恐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社区反恐就是以维护社区安全和群众生活稳定、解决社区治安问题和减少犯罪为根本目标。通过分析当前社区反恐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社区群众为防范恐怖犯罪的主要力量,以基础信息摸排、情报先行、先发制敌为基本原则;以重点人管控、重点部位管理、风险评估等机制建立。同时把社区涉恐情报信息搜集、去宗教极端化、反恐法律宣传、群防群治列为工作重点,积极构建全民反恐的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2.
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一环——国际反恐怖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国际社会见证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巨大危害和残酷本性。有关国家在采取外交、军事、司法、金融、情报等手段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快着手制定反恐怖法律。在很短的时间内,许多国家都通过了新的更为严厉的反恐怖法或在有关法律中增加了反恐怖条款。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反恐决议。有关起草并通过一个全面的反恐怖国际公约,成为联合国大会辩论的重要话题。但是,鉴于世界各国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含义以及如何认定恐怖组织等问题上尚存在分歧,能否通过一个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全面的反恐怖公约,将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3.
全民反恐体系包括力量构成体系、指挥领导体系以及运行保障体系。力量构成体系包括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领导指挥系统由各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和各级反恐怖情报中心组成;运行保障系统包括设备保障,经费保障和抚恤、优待保障。构建全民反恐体系,应建立群众参与的涉恐情报获取途径,提高群众反恐积极性,增强公安机关的反恐能力,落实社会单位的反恐责任。  相似文献   

4.
孔书玲 《人民论坛》2013,(10):126-128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效果,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结合《食品安全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文章从整合法律资源、完善法律追究机制和监管体系以及完善消费者保护机制等方面探索了《食品安全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的背景下,合理配置政府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反恐怖治理效能。借助NVivo 12软件对韩国国家反恐对策委员会会议公报进行分析,发现韩国政府反恐怖治理注意力配置呈现如下特征:立足内外反恐情势宏观调控注意力;系统谋划当前与长远科学分配注意力;构建法治框架的协同治理机制;遵循注意力前置原则,强化源头治理;以可持续效果为导向,完善支援保障机制。我国应加强恐怖主义态势评估,为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反恐怖战略提供支撑,优化反恐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加强国家安全等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反恐怖工作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反恐人才是国家安全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当前,我国反恐专业是一个新兴的  相似文献   

7.
“9·11”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打击恐怖活动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美国联邦调查局自“9·11”后打击恐怖活动的主要措施:加强情报搜集、 分析与交流;建立反恐专业队;改革《外国情报监控法》的实施工作;更新信息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高公民的反恐防恐能力,公安部反恐怖局曾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组织专业力量编写印制了《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手册主要就发现、识别和应对恐怖活动和恐怖分子,设计了39种情景。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反恐怖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反恐方面的刑事立法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宏观上看存在法律体系散乱,指导思想不明确,程序法缺失等问题,微观上看存在恐怖犯罪地位不明,罪名遗漏较多等问题。应该借鉴国外通行做法,构建以反恐怖法为中心的反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6月8日,德国议会通过决议,允许德安全机构特工为了反恐怖的需要监听移动电话。议会允许安全机构为了反恐需要,购买和使用体积仅30立方厘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英国不断加大对国家反恐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力度,发展和完善国家反恐预警机制,不断加大反恐投入,加强安全情报队伍和反恐专门力量建设,增进和改善反恐预警能力;适时进行反恐怖立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本国反恐怖主义斗争提供法律保障.这些都对我国反恐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提高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很多国家通过立法确立了完备的反恐怖工作体制.我国反恐怖工作体制已初步形成,但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因此,我国应加快完善反恐立法,建构以反恐怖专门机构为核心,以特定国家机关为主导,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协助的反恐怖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3.
比较与借鉴:论恐怖主义犯罪追诉中的恐怖组织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组织认定是各国反恐实践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恐怖主义刑事打击的准确性和法律效果。在恐怖组织认定上,各国主要有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模式。前者具备诉讼的基本构造,既是"身份"的确认也是刑事制裁的法律依据,但存在滞后性;后者具有单向性、主动性和集中性的特点,但在权利保障上似有不足。我国的反恐斗争中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认定恐怖组织,但目前的相关立法和操作存在诸多问题,对反恐效果产生不利影响。2011年10月24日,《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审议通过,明确了行政认定中的很多问题。然而,从程序完善的角度讲,未来的反恐立法应当借鉴域外经验,充分汲取两种模式之长,在立足我国反恐实际的基础上,采取程序衔接的策略对认定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20,(2):1-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十分重要。要紧紧围绕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扎实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要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邪教斗争,牢牢绷紧反恐怖斗争这根弦,加强侦察打击、基础防范和国际反恐合作,严密落实反恐措施,不断巩固我国反恐怖斗争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反恐斗争的史册。面对暴力恐怖活动频发、反恐怖斗争愈发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反恐全面发力,密集布阵,频频向暴恐分子亮出铁拳。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随着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各地举报暴恐信息奖励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已进入全面反恐的新阶段。然而,受国际恐怖活动持续高发的影响,恐怖主义阴霾一时难以驱散,接连发生在南疆的莎车  相似文献   

17.
《航空保安》2007,(3):21-21
为切实加强奥运期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安保工作,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反恐”能力,熟悉和检验《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前不久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联合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哈尔滨市公安局,举行了以“反恐怖袭击”为背景的应急综合演练。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英国政府公布了最新的反恐怖主义战略,从政府、警察、各有关组织机构的职责任务,到制定反恐怖战略的战略背景、工作目标、计划步骤以及伦敦奥运会安保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从立法上确立了反恐怖的战略地位,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公布;从捍卫人权和维护法治出发,要求谨慎、节制地使用公权力等内容,对我国的反恐怖工作和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涛  王鹏涛 《公安学刊》2005,(4):106-108
恐怖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掌握有关反恐怖犯罪专业知识在公安机关日常执法中越来越显重要.但目前在与反恐怖犯罪的斗争中还存在反恐怖犯罪的人才缺乏、意识缺乏和基本知识、技能缺乏等问题.因此,在公安院校开设反恐怖专业尤显必要.可以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以及学科核心课程的学习等方面,加强反恐人才的培养,尽快造就出高素质、高专业水准的反恐怖犯罪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安》2014,(16):22-23
<正>2014年7月22日,国家反恐办编制出版了《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并在京向群众免费发放。公安部反恐怖局曾于2008年印发《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于2010年改版。相比于旧版本,最新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内容更加细化,增加了"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的定义,以及如何应对刀斧砍杀、车辆冲撞碾轧等恐怖袭击的内容。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