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经济学人智库基于2016年的数据,发布了《2017全球生活成本报告》。报告显示,生活成本最高前十大城市中一半是亚洲城市,新加坡和香港蝉联冠、亚军,上海排名第16位,较去年下降5位,是中国内地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今年生活成本最高的十大城市依次为:新加坡、香港、苏黎世、东京、大阪、首尔、日内瓦、巴黎、纽约、哥本哈根。中国  相似文献   

2.
《党风与廉政》2002,(2):44-44
到2015年,亚洲最大的三个大陆城市群,将可能是东京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这是2001年9月3日在沪举行的“2001年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专家学者们认为,从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看,以纽约、伦敦、巴称、东京等大都市为中心的大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与道德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和重要突破,是对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关于道德建设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有着十分重…  相似文献   

4.
最近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积极机制,也有一些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从而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纲要》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  相似文献   

5.
《求贤》2014,(11):55-55
目前发布的《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年)》蓝皮书显示,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失业率最低,每干人拥有的医师数量最多,但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排名较为靠后。此次发布的蓝皮书依据《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社会环境、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共37项指标对国内各城市社会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与上年度相比,全国社会建设总指数继续提升,其中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北京在全国备省市自治区和特大型城市中排名继续领先,北京市绝大部分区县比上年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这是由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及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一、提高全民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所谓人的素质是指在人的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教育训练和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社会成员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道德,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笔者认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主题,这是由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样,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当代爱国主义要以邓小平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的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对全体公民的道德教育,是全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否坚实和牢固,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败: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化作用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从而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型新农村建设是当代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制,积板利用大城市带给郊区型农村的有利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把握重点,构建好制度基础,才能探索出符合大城市郊区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萧山范式可以为同类地区提供示范,其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5):23-24
1.《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决议》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提出,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方法途径。它提出并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廓清了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错误论点,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在新时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体系还是"重建"、"重构"新的道德体系伦理道德问题向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社会变动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化最为灵敏,其复杂性也表现得更为突显。我国在粉碎"四人帮"和进入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道德建  相似文献   

12.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纽约的“革命书店”里,人们能看到《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语录》等和毛泽东有关的许多书籍。这家书店专门出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以及一些关于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的图书,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3.
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党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战略,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内在要求。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更应予以格外的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作者于利中、王宜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所取得的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具体而言,我认为,该书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基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我认为道德建设的内容市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15.
正《环球时报》4月10日刊登李铁的文章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受影响最大的城市有两个:美国的纽约和中国的武汉。这两个城市主城区人口分别是800多万和600多万,都属于特大规模城市。由此引发的思考是,超大城市管理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对一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全面采取经济和社会生活干预措施,可能对于任何决  相似文献   

16.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9,(2)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木森在1998年12月31日《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邓小平特别重视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他多次强调总结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的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对全体公民的道德教育,是全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否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不可以没有道德。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无论是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后现代”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人类精神发展的新挑战,因而都面临着如何引导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公民道德情感、提升公民人格境界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国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公民角色与公民道德范畴的现实性阐释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道德问题时,一般都是讲社会主义道德,甚至在讲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问题时,大多是从社会整体角度讲道德。虽然这并不否…  相似文献   

19.
吴重庆同志在《东方》(1996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目前社会生活形态发生转换之际,要使道德的规范功能得以恢复,需培育如下的社会生活形态:一、拓宽社会成员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渠道,调动参与热情,增加政府在决策社区公共事务过程中的透明度,改善社区公共福利设施,完善社区生活体系。社会流动程度与越轨行为发生的概率是成正比的。即使现在的假冒伪劣产品遍地,但在中国许多大城市的老居民区内,设立于内街里巷的小店铺也绝少销售假货,因为他们的顾客都是同一生活社区中的熟面孔.其经营一旦违反职业道德,就会受到邻里的长期谴责抵…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称《纲要》),这是人类文明史和伦理道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和过去相比,《纲要》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