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美国先后有两部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著作问世:其一是泰格、利维二人合作的《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1977),其二是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1983)。这两部著作都是以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为主题,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旁征博引、潜心研究的结果;两书所讲述的历史在时间上亦有重合之处;甚至于两书所追溯的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渊源、所列举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等也多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两书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观点、侧重的对象乃至得出的结论等却又是如此的不同,以致于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西方法律传统形成观。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此加以比较和考察,从中探究其内在思想根源及相关背景。  相似文献   

2.
王哲 《中外法学》1991,(6):48-51
<正> 西方社会的法律文化十分发达,历代都留下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法律理论或学说被后人所称颂和继承.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一大批世界名著,都闪烁着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彩.一般说来,西方政治学和法学著作往往反映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叶远涛 《法制与社会》2014,(12):201-203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理想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外交官和思想家。他所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法律制度的状况进行了客观介绍评论。该书对日本成功移植引进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制度的评介,对清末宪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分析法学(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是7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兴起的西方法学思潮之一。这一思潮的先驱者是G·卡拉布雷西(Guido Calabresi)和R·科斯(Ronald Coase)等人。前者于1961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风险分配和侵权行为法的一些思想》的论文。后者在1961年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它们代表了经济分析法运用于法律领域中的最初尝试。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Posner,1937年出生)。他的主要著作是《法律的经济分析》(1972—1973年初版)、《正义的经济学》(1981年版)。他在前一著作中,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学说,后一著作基本上是一本论文集,涉及伦理、历史、法律和社会等各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摩西十诫》和《圣经》等西方宗教经典来论述早期宗教思想、律法对后世法律发展的影响,进而论及基督教及其教会产生以来,其制度和教义对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逐本溯源,从而认清西方法律发展进程中的宗教因素,目的在于使我们在借鉴与引进西方法律的同时,理解与认识到东西方法律在形而上层面上的差异,不致邯郸学步,抑或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7.
<正> 由北京大学法律系饶鑫贤教授主编的《明代法律思想研究》一书,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就明代法律史,主要是法律思想史进行重点研究的一部专门性学术论著。全书收集专论十二篇,共二十三万余字,是比较全面地反映明代法律思想发展与演变过程的一部提要性著作。书中关于《大明律》、《明大诰》等几部法典立法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其著述中介绍了欧洲法律,并将拉丁文国际法著作《法律及神作为立法者》译成中文,开启了国际法在华的星火传播。1689年中俄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西方国际法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运用。但总体而言国际法在当时的中国曲高和寡,反映出国际法输入中国并非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传统中国以天下观为中心的对外秩序与西方国家主导的近代世界秩序碰撞和消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哈特著作《法律的概念》的解读,试对其法律思想中有关法律的概念进行探索,并通过分析哈特对奥斯丁的批判,比较了两种版本的法律实证主义对法律内涵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杜尔克姆法社会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杜尔克姆(Durkheim1858—1917年)①,法国社会学家和法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劳动分工论》、《论规则》、《职业伦理》、《论自杀》等。杜尔克姆法律社会学的中心,是探讨社会连带及社会分工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现代法社会学的基石,并对犯罪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研究杜尔克姆的法社会学思想,是探讨西方法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环节。一、法与社会连带关系杜尔克姆对法律的分析,是从社会分工和连带关系开始的。他认为,在不同的社会里,由于社会分工的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连带关系。他将这种社会连带关系分…  相似文献   

11.
葛韵 《法制与社会》2010,(24):289-289
历代刑法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各篇《刑法志》记载和阐述了各个朝代的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本文所要讨论的便是儒家自然法思想在历代法律制度中的体现,并由此揭示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正义——读丹宁法官的判决书和他的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与正义———读丹宁法官的判决书和他的著作龚祥瑞编者按:本文作者龚祥瑞教授因病于1996年9月不幸逝世。龚先生系我国著名法学家,对西方宪法理论与实践、法学制度、行政法以及政治学理论均有精湛的研究,并出版了《比较宪法与行政法》、《西方国家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涂尔干关于社会秩序的法律社会学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以《社会分工论》为起点,结合涂尔干不同时期的著作,梳理其关于社会秩序建构与整合的观点,探讨社会学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代西方先哲柏拉图于2500百年前创作的《法律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法学著作,开创了西方法学的学术传统。它论述精到,内容丰富,对后世法和法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五个部分,分别对该书的作者、译者,该书写作的历史背景,该书的思想传承关系,该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以及该书对后世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解读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三个比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法律思想起源于何时 ,并无定论 ,但是 ,西方法律理论以柏拉图的著作为起点 ,则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事。在柏拉图的著作中 ,学科的划分并不存在 ,也就是说 ,他的著作本身并不是某门学科的专门论著 ,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法律思想溶为一体 ,这是阅读柏拉图的困难之一。再者 ,就文体的华丽而言 ,柏拉图在哲学史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我们常常分不清他通过哪个人物和哪种方式在表达他的看法 ,哪是在嬉戏玩笑和哪是在一本正经 ,这是阅读柏拉图的又一困难。他批评说“比喻是油滑的” ,而他自己却又从一个比喻滑进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16.
《法律史学》是研究中外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和各种法律思想的内容、本质、特点及其产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整个法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它划分为《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四个分支,在我国政法院系的教学计划中,这四个分支就是四门基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齐法家的著作汇编,内容丰富、思想庞杂。本文试对其法律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法的作用《管子》曾试图给“法”下过定义,《禁藏》篇说:“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涉及教育、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其中在法律领域进行的翻译西方法律著作、修改旧律、制定新律等一系列改革使得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和主张得到传播,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华法系传统被打破,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维柯是17、18世纪著名的法律思想家,在其著作《新科学》中,维柯高扬伟大的历史精神,对法律起源进行了极富启发意义的探讨,对古典自然法进行了最早的批判。同时,维柯的法律思想对后来历史法学派的思想也存在根本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中外法学》1981,(3):2
<正>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思想家。世界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政治学》、《伦理学》和《修辞学》等等。亚里士多德竭力提倡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