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复杂的民族状况决定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犯罪控制的特殊性及难度,宗教因素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应当在我国民族地区发挥预防犯罪的社会控制作用。本文拟从基本范畴界定、宗教在我国民族地区犯罪社会控制中的运行方式、宗教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犯罪可行性、宗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社会控制的意义几个方面对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作用问题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宗教慈善组织广西佛教济善会为研究样本,对宗教慈善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管理创新视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规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省昭通市彝良县少数民族中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分布广,而其中的一些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就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加快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宗教极端势力是打着宗教的旗号、传播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一股社会政治势力。进入21世纪后我国宗教极端主义呈现出活动范围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完善、采取的暴力行径增多、与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等特点,给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形成宗教极端势力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滋生宗教极端主义、语言隔阂引发沟通障碍、以及认同感的缺失导致民族仇恨等。针对宗教极端主义形成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重心应该放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提高对宗教极端势力的打击力度等。  相似文献   

5.
宗教极端主义是滋生恐怖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宗教氛围异常浓厚,为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宗教狂热的深层次原因必然是教育、就业、民生、文化、宗教等问题。因而,要从推行全面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就业率,规范宗教活动等方面改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在对一个典型的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苗族社区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宗教与群众法律意识的关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法治建设和法律普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当尊重当地的宗教传统和民族习惯,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加强传统宗教信仰和现代法治观念之间的协调与通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广阔,占国土面积大。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信教群众人数逐年增多,宗教影响力不断扩大,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在此岸现实世界里分析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根源,并指出宗教最终消亡的条件和途径,而不是从心灵和意识上作精神性的考察。其基本内涵包括宗教历史观、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等。联系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中有着鲜活而生动的实践。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撷取关于宗教产生根源上的认识论、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论和宗教在未来社会中的消亡论三个方面,观照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实践来展开。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文化对各民族群众的道德观、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文化力量。本文从宗教文化格局的多元并存性、宗教文化关系的吸收融合性、宗教信仰状况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宗教文化生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四个方面,对内蒙古地区宗教文化基本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推动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保障多民族地区族际关系的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宗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王悦南根据调查,目前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宗教工作的主要问题是:①宗教发展过快、过猛,呈失控的状态和趋势,不仅宗教徒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组织建设,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②宗教问题上的“三乱”现象比...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宗教经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宗教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宗教经济观和宗教经济政策的发展进程。这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的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深入挖掘世界三大宗教和道教的教义教规中的健康文明内容和发挥信教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宗教活动场所是一个汇集人群、活动频繁的聚集点,也是一个容易被坏人利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白族本主信仰、彝族土主信仰等民间信仰广泛存在。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宗教场所的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宗教管理干部培训力度,把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宗教场所管理规范化、宗教活动法制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原始宗教和巫术的两个特性阐明了宗教艺术如何发生,即原始宗教和巫术是宗教艺术发生的重要驱动力。它们的两个特性是生存体验的精神内在需求和原始社会生产本身的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精神的特性和生产的特性归结为人的特性,是人的宗教情感的艺术化方式。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如何发挥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旨在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维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局面作出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反渗透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影响我国最大的"三股势力"已将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对象从新疆的高校大学生逐渐转向了内地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重点目标,给国家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及教育机构应结合内地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特点,从文化、教育、管理、宗教等方面实施有效策略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的特殊情境,少数民族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具备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危害特征的共性特征之外,还需把握地缘性和血缘性犯罪组织突出、文化领域的意识控制、对抗性突出的个性特征。新形势下,原始性暴力减弱而隐形暴力增强、组织结构智能化、政治利益减弱而经济需求增强的特征演变也需引起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认定需要自身的思路建构,包括妥善处置刑事司法政策的内部张力、方法论的运用以及特征认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民族地区防止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一个地区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福祉,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破坏和平与稳定的是以宗教极端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宗教极端势力。新时期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渗透的渠道更加广泛,产生的危害更加巨大,渗透的原因更加复杂,需要采取的防止渗透的措施更加多样化。防止宗教极端势力渗透,应从分析民族地区极端势力渗透的现状与危害、产生的原因和渠道入手,从源头和渠道上制定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宗教经济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政策基础"三大基础"从时间起点、思想起点、学术起点"三个起点"上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蕴含的发展规律,是宗教经济学的发展基础。宗教经济学的发展基础中,有两大基础至关重要:一是理论基础中的宗教典籍、教规教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实践基础中作为传承主体发展载体的信教人数的发展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本文通过对一些地区宗教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原因的分析,提出我们要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高度,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利用和开发宗教功能,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身处"二元结构"与"二元区隔"的夹缝之中。城市是一个影响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随着近几年舟山城市化和少数民族散居化进程的加速,舟山群岛新区也日益面临多民族共处的问题。本课题以舟山群岛新区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选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点及模式、社会关系、宗教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描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指出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成因,并提出提高和拓展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