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爱国行为的内在机制包括爱国认识、爱国情感、爱国意志、行为能力和习惯等。培养爱国行为的外部机制指行为教育、行为激励、行为引导和法律保障。将引发爱国行为的内外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试析爱国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和最高形式,是推动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促进个人完善的手段。它既要遵循道德原则,又要遵守政治原则。爱国行为是自觉自愿的、具有利他性的、具体的社会行为。爱国者的身份不同,对爱国行为的要求层次也不同。爱国行为分为一般行为和特殊行为。研究爱国行为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现阶段我们不仅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明晰理性爱国的内涵,探索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转变,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强调依法治国下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本质入手,指出因大学生自身的特定因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偏颇、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等,大学生身上呈现出爱国意识的弱化和行为偏差。从而提出要完善大学生爱国教育内容、优化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等,以促使大学生能够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人们“恶”的行为的规范,只是两者沿着不同的路径:法律注重外在强制和不侵犯他人,对人性的约束力强;道德强调内省和利他,对人性的约束力弱。因而,法律与道德相通相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依其各自特点决定了法律对道德教育具有强化功能。所以,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的社会状态的实现,需要从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逐渐过渡到公民道德内省的自觉行为。贯彻落实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要把道德的教化与法律的强制结合起来,发挥法律对道德教育的强化功能,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引导我国公民践行“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价值观和行动表现出一些新问题。正确的全球化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教育、理性爱国是爱国价值观教育需要加强的几个重要方面。提升大学生爱国价值观教育的质量需要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7.
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解读建基于:准确把握爱国的"国"的内涵及爱国的主体身份,爱国主义才不会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伪爱国主义相混淆;在宪法、法律等制度框架内爱国,爱国主义才是理性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我们日常的自治生活中,才能培育出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之所以爱国,是因为这个"国"是建立在"健全的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为国人共谋安宁幸福之团体"。  相似文献   

8.
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性爱国主义是一种高级的、坚定的、成熟的、纯真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狭隘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的超越.理性爱国主义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核心在理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把爱国主义从对爱国情感的直接描述提升为理性爱国主义,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是赢得"战略机遇期"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弘扬理性爱国主义,必须深入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国民心态;把爱国情感与公民意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公民的爱国行为;激发公民理性爱国的内在动能,把公民的爱国情感提升为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爱国青年”是学界在2008年反藏独暴乱、抗震救灾等事件后针对青年人的爱国行为和爱国热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与其他青年相比,“新爱国青年”整体上展现出理性爱国、价值多元化、公民意识成熟、自我认同感回归等特征,其爱国角色在爱国形象和爱国行动组织方式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新爱国青年”可能在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创业等方面影响中国未来。“新爱国青年”应当克服青春期的不成熟性,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僭越,做到爱国行动与角色期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道德同是规范人们日常社会生活行为的基本准则。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法律具有一定的道德教育功能,道德教化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强化。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可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融入法律规范,对“耻辱”行为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议政的新平台。我国大学生网络议政呈现出主体共同性与特殊性并存、空间隐蔽性与开放性同在、方式公共性与个体性统一、心理理性与感性共存等特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自身受教育程度高和心理年龄特征等成为他们网络议政的优势所在。同时,大学生网络议政影响具有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当前,应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加强官方对大学生网络议政的引导与规范等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议政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必然性 1.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吸收。法律与道德虽属不同的范畴,但他们都在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内容上是相互吸收的。一方面,许多法律规范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要求。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又如,刑法规定了盗窃罪及其刑事处罚,偷盗行为既为人们所不耻,又违反了国家  相似文献   

13.
爱国宗教团体的功能定位应包含宗教事务管理、社会自我服务、软性支撑作用,其中软性支撑作用又包括维护道德秩序、提供精神依托、促进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联系密切,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强力维稳的背景下,理性执法之于公安机关具有特殊的意义。理性执法基于公安民警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强调对执法环境全面、理智的权衡和分析,正确恰当运用法律,兼顾情理,以期达到执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相对于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性执法具有政治性、思维性、理智性、统一性、沟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在情感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终极关怀,在理智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超越性的理性把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但转型时期我国道德信仰危机日益严重,如非道德主义、官德的日趋下滑等,导致人们道德信仰失落与无所适从。分析道德信仰危机根源,按道德信仰规律"重建"社会基本道德信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共同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形成良好和谐社会风尚,从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  相似文献   

18.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要责任,但追求利润绝不应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全部责任,成功的企业家一定会在社会责任方面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企业和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要注重3种基本行为,一是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二是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要求;三是要自愿成为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在社会转型的环境中,我们的企业家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财富的力量来推动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诚信应不仅是道德的要求 ,而且应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诚信从道德到法律 ,并且在行政法中立足 ,是由于人民对政府的伦理要求提高、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性质和行政行为的效力理论、行政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政府诚信缺失的现实以及现代行政法理论的发展等多方要素综合的必要和必然的结果。目前 ,行政诚信原则已在我国一些法律中确定 ,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 ,这一原则必然贯彻到各种行政行为中 ,实现其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相互补充。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