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延伸。探索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教育功能,开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教育内容,进行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学校民族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团结誓词碑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进取的奋斗精神,是屹立于各族人民心灵之巅的不朽丰碑,为促进云南各民族大团结、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产生了巨大的感召作用,它的誓词精神在今天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力的促进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纽带和精神内核。云南民族团结局面的呈现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特质和实践息息相关。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平等团结互助的道德观念、天人互益的生态伦理以及多民族长期和谐共存互融的文化实践是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和精神纽带,是民族团结文化的宝贵历史财富。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乃至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中,都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对民族团结文化资源加强保护、继承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形成了关于民族团结的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具有世界眼光的民族团结理论。毛泽东民族团结理论包括"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全民族团结"、中华民族"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等三个层次,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团结、为什么要搞民族团结、如何实现民族团结等有关民族团结的最基本问题,是观察和认识当代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当前脱贫攻坚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忽视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贫困群众存在"意识贫困"、"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三个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尤其是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倾注大量心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我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65年来,延边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创造了民族工作的"延边样板",2016年延边州被国家民委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殷切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布局,明确"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民族团结进步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齐心协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创建"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开展好"美丽幸福家园""提升人居环境"活动,实施好"兴边富民""边疆美丽乡村示范"等行动计划。云南各地涌现出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和谐发展典型示范,彰显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及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成立30年来,通过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呈现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事业繁荣、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好形势。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综合扶贫开发,奋力推进小凉山区"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确保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基调和主旋律。边疆地区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宝贵的遗产,承载了各民族的集体记忆,有助于维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契合和心理认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老州长召存信被誉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压舱石""定海神针",联系召存信民族团结事迹,深入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实践,有助于以学习宣传召存信为切入点,探索铸牢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关系是当代中国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新变化进行理论思考和全面把握,而且需要深刻认识影响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因素。理论界、学术界和民族工作者应该多看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国防教育,使各民族树立国防意识,是保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全的需 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繁荣、边防巩固的需要。目前. 要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探索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团结是非常重大的政治问题和非常深刻的学术课题。解决好民族团结问题是各个国家、地区及全球必须面对的任务。广西是我国有特色的民族地区,总体上和谐稳定,但民族团结问题仍存在隐患。解决民族问题要抓住要害、釜底抽薪,不能浮光掠影、隔靴搔痒。民族团结问题对公平正义有着强烈价值诉求,不仅要从一般口号上倡导公平正义,还要落实到制度层面。要谋求真正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大汉族主义。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发展经济,共创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兄弟民族文化素质。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和谐社会语境中公平正义与民族团结是可以共生互进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平等团结不仅是国家制定其它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更是新疆地区和谐发展的必然需要。《新疆日报》作为新疆地区最具权威性的省级党报,通过新闻报道推进民族团结是其一项重要使命,而其中的民族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疆各民族现状的真实反映,更对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以《新疆日报》的民族新闻报道为着眼点,探究其民族团结报道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60多年来,云南省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云南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被称为“云南现象”。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将推动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环节。面对扶贫脱贫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将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实现精神脱贫,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动员协调各方,广泛凝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红旗渠精神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族观。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民族平等问题、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及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问题,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首先要正确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结合问题;其次要很好处理民族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问题;再次要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脱贫不仅要实现物质脱贫,更要注重精神脱贫,以精神帮扶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既能够加快贫困人口脱贫,又能够对脱贫攻坚战进行固本培元。精神贫困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导致的,就贫困人员内部因素而言,需通过“扶志”调动贫困人员脱贫的积极性,同时开展“扶智”工作以提高他们自身的脱贫能力,以此切断贫穷的根源;就外部因素而言,需要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并加快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此为贫困群众脱贫营造积极健康的脱贫氛围。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才能使贫困人民真正实现脱贫,不再返贫。这一举措不仅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建构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更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保障、物质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教学保障、载体保障、制度保障以及评估保障,有助于破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增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切实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的建构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更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保障、物质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教学保障、载体保障、制度保障以及评估保障,破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增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根据新时期云南民族工作任务,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班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困民族地区和散居民族地区,对新时期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展开深入调研,进一步形成了在民族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提出了"改变一代人、培养一代人"的民族工作思路.通过"改变一代人、培养一代人",缩小发展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改变一代人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改变一代人"是针对民族贫困地区成年一代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