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的美国,泛娱乐化现象进一步凸显,主要体现在美国社会政治泛娱乐化、社会生活泛娱乐化、个人生活泛娱乐化等方面。泛娱乐化给社会生活和公众理性价值观念造成负面冲击。对于泛娱乐化的治理,需要明确泛娱乐化内容界定和题材界限,加强对泛娱乐化市场的整治,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同时,媒体需要加强文化自觉、道德自律、媒体自觉,以社会共同记忆和基本价值规范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大学生存在审美情感反传统化、审美感受肤浅化、审美理解功利化和审美理想世俗化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影响其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透析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着力促进审美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优化,建立特色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学习与生活,自觉抵制"泛娱乐化"对自身审美心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e时代"青年人仅沉溺于浅显碎片化的阅读,不利于知识积累的系统性和思维体系的完整性。通过阅读经典,能有效克服碎片化学习所带来的认知"浅显化""从众化""注意力涣散""价值观混乱""浮躁化"等负面问题。在这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应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职责,通过教学理念、方法、体系和配套辅助设施的改进,全方位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会阅读经典。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泛娱乐化"的不断泛滥,对青少年形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如政治冷漠,信仰缺失;恶搞经典,价值混乱;告别崇高,抛弃理想;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等,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泛娱乐化"的正确引导,从而使青少年明荣知耻,识美辩丑,追求崇高理想和价值,自觉抵制"三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泛娱乐化"现象在我国愈演愈烈,日益演化成一种社会思潮。在泛娱乐化思潮的裹挟下,娱乐本身作为一种压力排遣方式被异化为带有狂欢特质的生活方式,致使当代部分大学生精神生活出现异化。这种异化集中表现在精神层面,它模糊理想和道德,虚无必要的政治立场,挑战人类的美学底线,弱化社会责任感,解构人的理性思维模式。面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构成的异化之域,我们可以从加强方法指导、筑牢课程防线、平衡供需矛盾、媒体承担责任四大方面,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异化之域,构建科学合理、丰满厚重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当前,"泛娱乐"大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泛娱乐"分散和掠夺了受众大量的注意力,动摇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导致宣传思想工作被边缘化、弱势化。因此,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破立结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多出精品和力作,及时引导和纠偏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培育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黄子纯 《创造》2021,29(4):54-59
在网络空间中,"泛娱乐化"思维入侵了新闻、教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正处于价值观塑造重要阶段的青年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a为避免青年在娱乐中迷失自我进而形成不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理性分析网络"泛娱乐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现状与归因,立足现实提出可行性引导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凤 《前沿》2009,(3):169-173
晚近以来,“泛娱乐化”成为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批判角度和方法的单一性特点。文章以社会——文化批判学的方式,对“泛娱乐化”问题背后的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四重背景进行分层剖析,以期能以理性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取代之前的政治、道德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泛娱乐主义把本不该娱乐的事情给娱乐了,其产生的社会危害不可低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嵌入,泛娱乐主义与民族主义等思潮相勾连,产生了新的变体,从而解构与重构着社会文化形态,也给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为解决泛娱乐主义引发的价值真空和失范问题,亟需提升文化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置身于一个娱乐消费时代,很多人感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与娱乐纷纷结缘。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是接收短信,立刻会被歌声舞影、美女靓仔、笑话和恶搞包围——我们似乎开始进入一个泛娱乐化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媒介化"阶段,"网络泛娱乐"现象随之而生。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娱乐化和娱乐产业化随之扩充,娱乐性、虚拟性、碎片化、媚俗化等因素,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侧目:当红艺人的"官宣"婚讯竟然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微博因用户接入过量而瘫痪;号称"国民老公"的富二代给宠物狗配带一只价格不菲的苹果手表、晒出与兔女郎的合照,  相似文献   

12.
智能传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传播技术,使网络信息传播呈现自由化与全球化、公开化与迅速化、碎片化与隔绝化、透明化与泛娱乐化等特点,为网络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为其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对网络疆域主权安全、政府公信力、社会信任度、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网络伦理生态等方面造成一定冲击。在智能传播时代,可通过共建网络平台、树立网络权威、加强网络引导、整治网络伦理等路径,助力网络空间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与娱乐的结合催生了泛娱乐主义。泛娱乐主义导致娱乐离实现人的本质的存在意义愈加遥远,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价值功利化、价值碎片化、真实幻象化。在泛娱乐主义的影响下,青年价值观亦显现出碎片化、肤浅化甚至有些低俗化,出现娱乐狂欢中的精神缺失、深陷娱乐下的道德失范、盲目尊崇中的自我迷失等消极现象。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从强化娱乐市场尤其是网络娱乐空间的监督与管理、培养青年的娱乐鉴赏品位、涵养娱乐本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娱乐行为边界自控制能力、青年娱乐主体性自生成能力以及全社会理性认知娱乐价值自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欣 《重庆行政》2019,20(2):57-59
在网络技术发展和消费主义的助推下,自媒体在信息发布内容和发布形式上都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这种泛娱乐化背后隐藏的风险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泛娱乐化风险的表现、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多元化的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爱国主义是新媒体视域下爱国主义在网络中的表现,以青年群体为代表,具有多样化和泛娱乐化、民间化和有组织化、感性化和弱对抗化等新特征。对此,我们在辩证看待的同时,应着力引导青年网络爱国主义由群体自发向个体自觉转变、由情感向信念转变,通过线上爱国和线下爱国相结合,使理性爱国精神迸发出更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泛娱乐化庸俗化的文化生态成为当前网络社会的"文化景观"。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叠加,容易使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陷入信仰风险的困境,青年信仰风险问题突显。本文试图从泛娱乐化庸俗化的视角,探讨网络社会青年信仰风险的文化表征,剖析青年信仰风险的现实成因,进而提出破解网络社会青年信仰风险的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5)
正我们很高兴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浩瀚的文化经典,那一册册光辉的篇章,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犹如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又如璀璨炫目的繁星,在人类文化的星河中闪烁华光。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去人文化"易致工具理性之困,网络信息"同质化"易致网络社会生活物化,信息碎片化和单子化易致网络生活"去意义化",网络交往"去身体化"易致主体自我中心主义之困。为此,在网络治理上,需要建设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增强其网络应用、网络辅导咨询、网络舆论危机管控、校园网络文化和学风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等职业能力;创建微博、微信、便携式智能终端等社会化网络平台,健全官方博客圈和社群博客圈等网络社区,开辟引领社会风俗的特色博客、微信,加强网络场域建设和治理;加快制度建设,强化法律治理,规范网络传播内容和行为秩序;推进网络技术治理,强化信息筛选;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推广网络道德规范,制定载体自律公约,推进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建设,构建化育机制;网络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国家、社会、职业媒体对草根媒体的引导、规范,增强网络个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碎片化"阅读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本文以延安精神的传播为切入点,从延安精神传播过程所能获得的文化感知、生动体验、情感升华等现象分析入手,对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构建体制机制、关注读者需求、创设阅读环境、多样化阅读形式等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潮——2007年文化现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闳 《探索与争鸣》2007,(12):41-44
"泛娱乐化"是2007年文学和文化界最突出的现象。无论是文化界还是学术界,都卷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娱乐化运动中。一方面,百家讲坛的兴起,标志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新说书运动"正在展开,这是有关古典的时尚消费,虽然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青睐,但是并不能拯救传统文化,相反加速了传统文化经典的垃圾化;另一方面,出版商和作家的合谋,让文字垃圾快速市场化;垃圾制造者和垃圾消费者,共同造成了文化生态圈的劣质化和粗陋化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