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的<道德经>蕴涵着丰富的重民思想.<道德经>中的重民思想包括平等待民、处民之下、反对战争、慎刑薄赋等,既表达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了调和治国者和民众之间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历代统治者施政的参照系,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民"、"惜民"、"教民"、"从民"、"信民"五个方面,民本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民主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民本思想所蕴含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当代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抗灾救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周礼》中出现荒政思想后,先秦诸子对荒政从不同方面加以阐述,文章针对《孟子》中的荒政思想进行论述。首先,《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仁政"思想是其荒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次,《孟子》的积极预防荒政思想包括:制民之产、劝种备荒、精耕细作、不违农时、薄税赋、兴修水利和保护生态平衡。再次,《孟子》的消极救济荒政思想包括:确定救济主体、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赈灾、蠲赋免役、节约、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和民众互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古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意识的萌芽,西周时期产生了保民思想,经商周两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继承发展,民本思想成为儒家君主治国哲学的核心理念。先秦思想家孔子、管子、墨子、孟子和荀子等先后提出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对民的地位的认识;对君与民关系的认识;对如何养民、爱民、恤民、教民的认识等。先秦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和重要内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以春秋为纲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书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领导思想,主要包括忠民听民,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不患无人;德刑兼施,宽猛相济;善于谋划,勇于决断;选贤任能,上下协力;和而不同,以成其政等方面。当前,学习和研究《左传》中的领导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领导规律,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先秦时代朴素的天道观。君权政治开启之后,民本思想完成了从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重要转变。儒家坚持入世论政,试图以德治、仁政等民本智慧打造开明专制。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孔子"仁治"的民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说"的民本学说,以及荀子"君舟民水论"和"立君以为民"等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富民、惠民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相吻合。建立在这种历史逻辑之上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教民思想为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理念的宣传和践行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
管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管子的“顺”民思想既系统而又有特色。中国古代许多论者立论的基点是力求民“顺”统治者,而管子的基点则是统治者“顺”民。管子的“顺”民思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超前性,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根植于中华大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群众路线"智慧的集中表现,体现了重民、贵民、为民、裕民、从民、顺民、信民、畏民等重要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渊源。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中的"相信、依靠、联系群众"观点、"实现群众利益"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受群众监督,对群众负责"的制度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不仅如此,由于始终坚持依靠群众阶级的根本立场、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由此在阶级立场、主体地位和利益取向上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性超越。  相似文献   

9.
《三醉人经纶问答》是中江兆民对于明治维新成功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如何面对当时的国际关系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即君主立宪、和平外交、与中国交好.该书反映了当时中江兆民的国际政治思想,是中江兆民在他的民主理想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做出的判断.中江兆民国际政治思想的形成受到了法国的卢梭、阿科拉等人的影响,同时也深受中国的孟子等汉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解读孟子“制民恒产”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孟子的社会思想入手,在分析了孟子“制民恒产”的富民思想后,重点阐述了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制民恒产”思想在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深化、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及现代产权制度的创新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许多论者将孟子的王道政治主张理解为以民为政治主体的民本论,提出:孟子没有民本思想,其思想的真义是重民思想。所谓民本思想是汉以来帝王及其思想家们共同创造的思想成果。孟子重民思想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本质意义上说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写照。把握“代表制”的本质,正确处理党民、政民关系,规范并落实政府为人民服务行为,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是我们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从国内外环境的呼唤、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来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意义。建设的具体措施,则包括观念的转变、政府职能和结构的变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有着真挚而深沉的“爱民”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以“谦”德待民、以“百姓心”从民、以“损有余而补不足”安民、养民三个方面。他的这种“爱民”思想无论在当时或今天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价值,故学界判老子思想为“愚民”应属于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4.
何炳麟是湖南民进的创始人,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何炳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为国培育人才、重视师资建设、全面培养人才、重视校风建设、关心爱护学生、创新职业教育、实施民主办校、重视文脉传承、注重以身作则等十个方面内容。在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由他创办主持的岳云中学,先后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何炳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使民”思想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很多的典籍中都留下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如《商君书·更法》中称:求使民之道。”《孟子·尽心上》中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荀子·正名》中讲:……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如此等等,可见历代对“使民”命  相似文献   

16.
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群书治要》作为一部治世要典,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义。本文从贵民重民、爱民恤民、富民利民和恕民教民四个方面,对《群书治要》中的民本思想的内涵进行挖掘与分析。旨在为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当中,更好地处理干群关系、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施政参考。  相似文献   

17.
儒家民本思想对人的主体价值的肯定和重民抑君的主张,为传统司法追求世俗理性、价值理性和司法温情主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儒家民本视闺中的"民"缺乏独立主体资格,以及后世对民本思想过于教条化的解读,又使得传统司法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封建等级社会压制民权、兜售教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统战须做人的工作,应了解中国素朴民本思想。其合理立意,“君民”互动,“信”“诚”“礼”“刑”与“民”之关系,民本的目的性、主体性,“君”“民”区别对待等理论对统战都有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法机关及其干警,要打牢服务于民的思想根基,在执法理念、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方面上践行服务于民的使命,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警民亲"活动,务实工作,有效促进政法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是胡锦涛总书记高度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胡锦涛民生思想是由价值涵量、价值主体、价值评判、价值路径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民富、民权、民质、民意、民适是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价值涵量,人民群众是其价值主体,社会和谐是其价值评判,科学发展是其价值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